【】今天,記者從湖南省委宣傳部召開的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38人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青項目支持,97人獲得優青項目支持,一大批青年才俊挑大梁、當主角,成長為中堅力量。近10年我省累計增選兩院院士26人,在湘兩院院士增至42名;國家級、省級高層次科技人才突破3100人,翻了兩番。(湖南日報)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的申請條件
申請的條件如下: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申請當年1月1日男性未滿38周歲,女性未滿40周歲。
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博士學位。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與境外單位沒有正式聘用關系。
保證資助期內每年在依托單位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在9個月以上。
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華人青年學者,符合前款條件的,可以申請。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的簡介: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也被稱為“小杰青”,是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鋪墊性科技支撐基金。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的部署,加強對創新型青年人才的培養,完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自然科學基金委決定自2012年起設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作為人才項目系列中的一個項目類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之間形成有效銜接,促進創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長,主要支持具備5~10年的科研經歷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學技術人員,在科研第一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基礎研究。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重點包括申請人的工作基礎和創新潛力。其中工作基礎方面,重點考察申請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創新性和科學價值;創新潛力方面,重點考察申請人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所展現的創新能力及擬開展的研究工作的創新性。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程序包括同行專家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由自然科學基金委委務會議審議批準。
學術頭銜有哪些
院士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我國科技界最高的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風傳終身制正在醞釀改革)。院士的份量有多重,想必不用多言。
千人是指獲得”千人計劃“的科技工作者。千人計劃,全稱是”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從2008年起,中央決定用5到10年時間有重點的引進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
千人分為2類:創新型和創業型,前者為高校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引進的人才,后者為企業引進人才。對于A類國家給予100萬人民幣的補貼,對于B類國家給予50萬人民幣的補貼。此外,引進的高校還會給千人相應的待遇。

千人的資格要求比較高,必須是在國內科研院所拿到相當于教授的職位、國際知名企業高級技術專家。因此,千人計劃要求人才全職回國變得不太現實,而一般要求一年至少6個月(千人計劃短期項目要求至少2個月在國內)。
此外,中央還實行青年千人計劃,即“青年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每人50萬元的生活補助、3年100萬-300萬元的科研經費補助。這個項目的門檻就低多了。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或者從事數年博后,愿意回國發展的“海龜”,提供很好地起步資本。“青年千人”俗稱”小千人“,而前述則稱”大千人“。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簡稱萬人計劃。萬人計劃是從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時間,有計劃、有重點地遴選支持10000名左右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會科學和高等教育領域的杰出人才、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萬人計劃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100名,為具有沖擊諾貝爾獎、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潛力的杰出人才。金屬所盧柯2013年入選。
第二層次8000名,為國家科技和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領軍人才,包括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教學名師、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
第三層次2000名,為35歲以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萬人計劃是與千人計劃并行,前者支持國內后者引進國外。
4、973項目首席、863項目首席
973是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863是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一個重理論,一個重應用,是我國科技領域內最重要的科研經費支撐計劃。這兩個計劃資助的項目數額巨大(幾百萬幾千萬),實行專家負責制,設立項目首席科學家,被授予科研經費及人員選聘的管理權。能成為項目首席科學家,在學院都是“狠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863、973項目雖然成果卓著,但是飽受詬病,將于2017年被整合。
5、長江學者
長江學者是指獲得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科技工作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是教育部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于1998年共同籌資設立的專項高層次人才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分為特聘教授和講座教師項目,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50名講座教授;特聘教授聘期為5年,聘期內享受每年20萬元人民幣獎金;講座教授聘期為3年,聘期內享受每月3萬元人民幣獎金。
杰青是指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的科技工作者。杰出青年基金自1994年設立,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資助經費一般為200萬,期限4年。
優青是指獲得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的科技工作者,俗稱“小杰青”。支持具備5~10年的科研經歷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學技術人員,在科研第一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基礎研究,資助經費100萬,期限3年。
這些頭銜,不僅僅是榮譽,也不僅僅是所獲得的資助、獎金。科研界馬太效應也非常明顯,獲得這些計劃資助的老師,有較大的可能性獲得其他計劃資助。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不值錢嗎?
杰青、優青嚴格上說,屬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評審門類,由于學科門類范圍,加上國家社科基金并沒有同樣的設置,所以人文社科學者,除了從管理學部有些機會以外,就基本無關了。但唯其如此,反而增強了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在文科里面的分量。當然,因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的評審程序相對而言,公平、公正要差很多,所以也未見得拿到的文科青年人物,就一定比沒拿到的要強。這個是學校自備干糧,所以由學校自主決定。不管怎么說。在中國,有總比沒有好!比優青差很多一般35左右甚至更早上新世紀的 都是潛力股 未來的牛人 40左右上的 基本沒啥潛力可挖了教育部給個名頭,985各校自己買單,其他也只出一半!!第十二條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期限為3年。資助強度,自然科學類為50萬元;哲學社會科學類為20萬元。資助經費主要用于資助期內的研究工作,一次核定,分年度撥款。實施“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高等學校入選者的支持經費由所在高等學校“985工程”建設經費資助;其他高等學校入選者的支持經費由教育部和所在單位按1:1比例共同資助。不少新世紀人才本身就是優青。
優青教育?
優青教育成立于2015年6月,由一群有理想情懷的教育培訓資深人士發起和創立,政府相關部門和行業投資機構積極支持,一批年輕人熱烈響應并投身其中,共同努力,以達致迅速成長、健康發展、利國利民、實現理想的目標。優青教育以“互聯網+教育”的時代理念,走O2O(線上線下結合)路線,力爭做“職業教育培訓的小米”。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