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話講基金系列(31)基金持有收益率怎么算的?我們在投資基金過程中,經常會看到一個持有收益率,那么基金的持有收益是如何進行計算的呢?下面二種算法結果是一樣的。算法一:基金持有收益率=(基金凈值-基金持倉成本)/基金持倉成本*100%算法二:基金持有收益率=持有收益/(基金持倉成本*基金持有份額)*100%還很多人直接用基金的持有收益與基金的持有金額做對比,但是算出來的結果是不對的,因為持有金額就已經包含了持有收益,需要將其減出來之后再計算。比如圖一,正確算法是,4497.09/(30796.25-4497.09)=0.1709974767,四舍五入為17.10%你會算了嗎?明天我們來講一講和持有收益率相關的“累計收益率”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想要速成,請點擊我的頭像,看我置頂文章“510操作大法”我是大白,每天用大白話講你能聽得懂的基金小知識,關注我每天進步一點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有問必答[比心][比心]
一:基金投資的收益如何計算
舉例如下: 一、申購: 假定用1萬元申購某只基金,申購費率是1.5%,當日凈值是1.2000。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10000.00÷(1+1.5%)≈9852.22(元)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10000.00-9852.22=147.78(元)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T日基金份額凈值=9852.22÷1.2000≈8210.18(份) 二、贖回: 假定一個月后贖回該基金,贖回費率是0.5%,當日凈值是1.4000。 贖回總額=贖回份額×T日基金份額凈值=8210.18×1.4000≈11494.25(元) 贖回費用=贖回總額×贖回費率=11494.25×0.5%≈57.47(元) 贖回凈額=贖回總額-贖回費用=11494.25-57.47=11436.78(元) 凈利潤=11436.78-10000.00=1436.78(元)
二:基金投資如何獲得收益
看市值來了解收益。你隨時都能看到市值,和你的投資額比較,超過投資額的部分就是收益。不存在到期問題,你隨時可以贖回,也可以不贖回。這里的到期是指扣款期,五年后就不扣款了,你的基金照樣還在。如果你還要繼續定投,就要再進行一次定投操作。另外,五年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打個比方,現在股市行情不好,你開始定投。三年時間,行情大好,你的基金漲了很多,如果三年的時候市場又有不景氣的現象,你擔心基金下跌,那么你可以直接贖回,并且撤銷定投。以前就有人提前贖回后沒有撤銷定投,到了扣款日又定投的事情。還是看你的投入和5年后凈值*所有份額差值什么時候贖回由你決定,銀行只是幫你買入如果到期后想繼續定投需要重新簽訂定投協議基金定投n年后的資金總額 Xn=a[1-(1+b)^n]/-b 其中X表示共n年總金額(包括收益和本金),a表示每年投入的金額(比如每月投入200元,其a=2400元),b表示含收益(比如年收益為15%,其b=0.15),^n表示是n次方(百度無法打上標,只好這樣表示)。 比如某只基金每年15%利潤,本人想每月買1000元,買20年,20年后收益加本金共多少呢? X20=1000*12*[1-(1+0.15)^20]/-0.15≈123萬元 收益=123萬-20*12*1000≈99萬元1。上工商銀行打開網上銀行網上基金,那你有你買的基金的金額,和收益數據。3。可以繼續定投的,不過要再簽定一份協議。定期定額買基金[基金定投]是指投資者與銷售機構(包括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約定每個月固定購買某一基金,買多少金額、購買日期[那一天幫你買],由銷售機構在每月約定固定日期為投資者從指定的資金賬戶內自動完成扣款及基金申購申請的一種長期投資方式。 由于定投每月扣款時基金凈值不一樣,從概率學而論,高低凈值的可能性均能遇到,故定投可攤薄成本,降低風險。據有人推算,一年收益率可以達到10%以上。只要能堅守長期投資原則,波動幅度較大的基金更能獲較高收益
三:基金投資一年收益多少正常?
基金一年的收益率一般是15%左右。如果基金漲勢比較好的,一年漲60%都是有可能的,若行情不好時,跌30%也是有可能的。不同的基金投資者在這個年化收益率上是會有著很大的差別,有些人的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非常高,比如說一只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就可以來到100%多,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基金投資者都能夠準確的把握住機會,很多資金投資者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追漲殺跌,最后只會導致自己的這個收益情況變得非常的差,甚至會導致自己虧損。這樣的情況在基金市場中是非常常見的,基本上剛進入基金市場的新手都會做這樣的事情。那么在這個時候再來談年化收益率的話,就是一個非常難以判斷的標準。高的人特別高,低的人特別低。就只能看滬深300的這個年化收益率,一般來說,滬深300是代表整個基金市場中一個平均的數值。
四:基金投資的收益和風險特征
股市漲漲跌跌,全民炒基的熱度卻絲毫不減,可是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基金嗎?如何用基金來**?又如何控制其中的風險?今天小夏就帶大家揭秘“基金”的風險和收益~
基金初體驗之慧眼識“基”
什么是“基金”?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把投資交給專業的人。
基金是一種正規的理財產品,受到國家非常嚴格的日常監管。我們可以通過基金分享國家經濟發展的機遇,有時候,也會遭受階段性的損失。
第一,最核心的問題,長期投資基金真的能**嗎?
站在基金的角度,投資就是投國運。那么歷史上基金的整體收益怎么樣?數據顯示,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偏債混合型和債券型基金自2004年到2021年底,年化回報率分別為17.32%、15.63%、9.25%和6.09%。
用望遠鏡看18年來的成績,各類型基金基本都獲得與產品類型相匹配的收益。但是我們如果用放大鏡去看每一年,就會發現市場行情有好的年份,也有很差的年份,正確投資的第一步,首先要了解基金有哪些品種,對應的風險與收益特征。
我們常見的基金類型有五種:其中股票型基金風險收益水平最高,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希望獲得高額回報的積極型投資者;其次是混合型基金,風險收益水平低于股票型,可以同時投資股票和債券,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股票多于債券的叫偏股混合型,投資債券多于股票的叫偏債混合型,我們需要記住的是,隨著股票占比提高,風險和收益都會提高。然后是債券型基金,主要投向各種債券,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中等偏低,偏穩健的投資者。最后一個是貨幣基金,風險和收益水平最低,適合厭惡風險,或者只是資金短期存放的投資者。

第二,了解收益時,我們也同樣要重視基金投資可能面臨的風險。
基金風險
其次,在風險等級相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重要的指標,去排除掉風險過大的基金。這里主要介紹兩個指標,第一是最大回撤,它是衡量一定時期內的最大虧損,也就是歷史上基金遇到最倒霉的情況時,會虧損多少,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都排除掉;
第二是夏普比率,都說風險與收益并存,但我們更希望承擔同樣風險時,獲得更高收益。這時候就要用到夏普比率,它是客觀衡量基金的風險收益比的指標,數值越高,性價比越好,當我們面對兩只基金陷入選擇困難時,不妨選擇夏普比率更高的那個。
舉個栗子:
小明在下定決心買基金之前需要有三個步驟,第一步,他通過風險評測獲得了自己的風險等級是平衡型,于是決定買風險等級是R3或者R2的基金;第二步,他覺得自己年輕愛刺激,希望買投資股市的基金,于是找到了產品簡介是偏股混合型,同時業績還不錯的基金;第三步,小明通過基金過往的最大回撤指標,排除掉一批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同時根據夏普比率,選擇了數據更高的那幾個。那么前期準備就大功告成了。
總結一下,開始投資之前我們要做個簡單的功課,通過風險等級等指標認識基金的風險,再進一步掌握一些投資技巧,能夠降低風險、提升勝率。
進“基”攻略之注意事項
首先,在購買基金之前,要考慮自身的理財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畢竟沒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基金,如果不小心買到了超出承受范圍外的基金,當遇到市場回調時,可能會帶來極為不好的投資體驗。
其次,利用組合投資降低基金投資風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一個好的基金組合,是把不同類型、不同風險特征以及投資不同標的的基金搭配組合,保持基金產品的差異化,如此才能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第三,手續費也是投資成本。基金手續費包括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托管費和銷售服務費,這些費用一般根據投資金額和投資時長來收取,具體的收取方式和費率在每只基金的產品概要中都有詳細介紹。
比如A類基金會收取認購費和申購費,而C類基金則會每日計提銷售服務費。如果對A類、C類基金相關費用“傻傻分不清”也不用擔心,可以試試用“長期選A,短期選C”這句口訣來做大致的參考,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投資成本啦~
風險提示:定投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定期定額投資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