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級的投資分析框架,值得你讀100遍的文章!!
本文為2010年已退出江湖的原基金經理李國飛先生2012年在北大的演講,李國飛是投資界的一前輩高人,此文全面闡述了投資學。推薦給大家。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能和北大的年輕校友們一起探討投資的一些理論。
我對投資理論研究一直就很有興趣。95年,這關系到股票買點和賣點的問題。
那么我們怎樣判斷公司處于成長期的什么階段呢?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大致可從四個方面判斷:首先‖要看市場容量,有時候要看細分市場的容量,韋爾奇有個“數一數二”的策略,是指在細分市場里數一數二;第二,看核心產品的市場份額,如果份額已經很高了,那就意味著成長起來就比較困難了,如果比較低,業績增長的潛力就大些;第三,要看公司新產品儲備;第四,要看它的并購策略,尤其對科技公司。
(四)巴菲特的遺憾
巴菲特常有談論選擇公司的標準,他非常強調護城河,但是,很少談論公司處于什么成長周期,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甚至誤導了不少中國投資者。
實際上,從98 年開始,他的股票投資做得非常一般,真正成功的投資只有中石油和比亞迪,但相對他管理的資金規模,金額都不大。在98 年之前,他有過非常成功的投資,例如吉利剃須刀、可口可樂、蓋可保險、喜詩糖果、運通信用卡、富國銀行,無一例外全都是消費類公司,而且都處于比較高速增長的階段,股價都漲得很好。
98年之后,也許他公司規模太大了,或者他年紀太大了,以至于他很難體驗一些新的產品,對消費產品的的敏銳性就不夠了,所以就難以重演當年的神話了。現在他投資了很多能源、公共事業類的公司,這些公司的成長能力當然不會很好。
因此,我們學習巴菲特選股,是指學習他在98 年以前的選股,而不是現在。可口可樂,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的可口可樂股價,比98 年跌了30%。他在02~03 年的時候檢討過,說在98年的時候就應該把他賣掉,因為當時可口可樂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里的占有率已經很高了。上個月,央視采訪巴菲特,但斌向他提了這個問題,說你的可口可樂十年來跌了 30%,你怎么看啊?巴菲特當時顧左右而言他,說公司很優秀啊之類的話,隨便對付過去了。
我覺得挺很遺憾的。一個公司,哪怕它的護城河再深,它的管理團隊再優秀,當它過了成長期,的是以下幾個問題:
(1)賣點
我介紹過,一個處于成長期的公司,成長期又可以分為高速成長期、穩健成長期和緩慢成長期,然后進入平臺期。我認真研究過,在高速成長期的后期,或者是穩健成長期的中后期,市翅給公司一個很高的估值,PE 會很高。在高速成長期的末期,市場往往會極度不理性地給它一個不可思議的PE。
我們看01 年的時候,網絡股泡沫就是這樣吹起來的,有些網絡公司之前可能以每年400~500%的速度在增長,市場就認為這種速度可以長期持續,一個沒有任何贏利的公司也可以賣出一個天價,這當然是一個好的賣點。高速成長期之后,到了穩健成長期,在它的中后段,市場給他的PE 會稍稍回落,但仍然能維持一個比較高的估值水平,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賣點。一旦進入緩慢成長期,價格往往會大幅下跌,它的PE 水平就會大幅下滑。
看看Google,一家偉大的公司,穩健成長過去之后,現在的PE 水平大概只有24 倍。微軟也是,微軟現在的價格是2000 年最高價的一半不到,PE 只有 11 倍,過了穩健成長期,公司價值可能大縮水,所以判斷它現在處于什么成長階段,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漲不動的時候,也是一個賣點。怎么解釋這個問題?我們經常會琢磨,公司經營情況如何,這個公司的目標價是多少。如果有一天,發現它漲不動了,各種好消息都出來了,它還是不漲。那它現在是什么價格,那它就值什么價。不要和市場過不去。這個道理聽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
(2)買點
好公司碰到不好的時候,是最佳的買入機會。或者是由于股市大跌,或者是行業遇上低潮,或者是公司碰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導致價格大跌,那都是很好的買入機會。
巴菲特說過熊市是投資者的好朋友。每次碰到股市大跌的時候,都是好的買點,所以我們應該很Hi 才對,而不應該愁眉苦臉。當年他買運通,那時公司剛發生了色拉油丑聞,股票跌得一塌糊涂,但巴菲特認為這一事件并不影響公司長遠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加碼買進。當年買萬科也是,05 年上半年,公司發展得很好,但行業受到宏觀調控,市場如驚弓之鳥,一路暴瀉,股價跌到你不敢相信為止。這種機會,太難得了。
另外,跌不動的時機,就是買入的時機。舉個例子,08 年10 月份的時候,金融風暴,跌得非常厲害,港股從32000點一路往下狂跌,當時的PE 是25 倍多,到底能跌到哪呢?是20000 點嗎?18000 嗎?不是,跌到10600 點,PE 是6.3倍,令人難以置信。
騰訊當時從70 多塊跌到40 塊,還曾經下探到過35 塊。跌到40 元的時
候,按當年的業績算,PE 在23倍左右,仍然是香港,甚至全世界最昂貴的股票之一,還能跌嗎?為什么就不能跌到20 塊錢,10 塊錢?如果跌到10 塊錢,就是6 倍多的PE,和市場差不多。那個時候,還連接發生了幾件事情:百度出了個“央視門”,央視爆光它的搜索廣告里有假藥廣告,大家口誅筆伐,股價從400 多元暴跌到102 元;騰訊廣告部的一個領導出了一點丑聞,據說是一些廣告費用不清不楚,那叫“廣告門”,投資者很擔心;這還不算,馬化騰在41 塊錢左右,出了大約1186 萬股,震驚市場,他為什么這么做,是不是對公司不看好了?大家嚇壞了。
但是,這么多很壞的消息出來后,40塊錢左右它就跌不動了,我們還能指望它能跌得更多嗎?要不要再等等】實際上,跌不動了,就是一個最好的買點。說來容易,做起來也很難。需要冷靜分析公司業務,更需要勇氣。
(3)和宏觀面的相關性
有些公司的業績和宏觀面是強相關,有些是弱相關,還有些比較中性。對強相關的公司,我們在判斷買賣點的時候要有定力,要耐心等待周期的頂部區域或者底部區域。對弱相關的公司,我們更多的是了解公司本身基本面的情況,而不必太關心宏觀面。這有很多的教訓,比如說一些消費類的公司,其實和宏觀經濟的走勢相關度并不太高,很多人等啊等啊,總想在宏觀面最差的時候才動手買入,這會錯過很多機會。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要建立一個框架,判斷公司和宏觀面是何種相關。
(4)對巴菲特的誤解
很多人認為巴菲特買股票后就是“長線持有,一直不賣出”。巴菲特也曾經講過:“如果不想持有公司10 年,就不要持有10 分鐘”,事實真是如此嗎?巴菲特從60 年代開始至2008 年,有數據可查的,他一共投資了200 多只公司,持有超過3 年的,只有22 只。可見,護城河的深度是需要經常作評估的。一旦公司的經營有問題,就要走人。或者認為未來增長空間有限,也要出貨。巴菲特在07 年賺了五六倍賣出中石油就是一個好的案例。
2.重組估值
重組估值,不是我的研究對象。但我覺得大家可能有興趣。我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李XX的《展望’99 股市:誰是重組大黑馬?》。他是我以前的一個同事,99 年寫了這篇文章。他有嚴謹的思路,經過認真分析,篩選出20 多只公司,事實情況是,他推薦的這20 多只重組公司基本上都是后來一兩年的超級大黑馬。
直到現在,我都認為這是非常精彩、非常有深度的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學習他的選股思路。后來他自己做私募了,做得很好,收獲頗豐。所以我覺得,一個人的財富,和他的的深度直接相關。
3.相對估值
還有相對估值,其實也并不是我研究的重點。剛好有一個朋友做了分析師,有時候向我請教,我就幫忙總結了一下。相信在座很多人,可能經常捕捉熱點進行操作,可能也會感興趣。
所謂的相對估值,它的特點是不在乎公司的好壞,而是在乎公司是否在中短期能夠上漲。它現在是券商和基金主流的估值方法,講究的是資產配置、板塊輪動、博弈。當然他們也做基本面分析,但不是最重要的,它的核心是敏感性分析,對經營指標、行業政策、經濟指標(利率等)、資金喜好等‖進行一些敏感性分析。我在此拋磚引玉,希望能給大家開拓一下思路。
(1)總結一個行業里幾類公司的盈利模式,各種模式之間的優缺點,核心的幾個經營指標是什么。對一個具體公司,什么經營數據的變化,可能對他的經營產生重大的影響。比如說連鎖店的商業和百貨類的商業,最重要的營運指標是不一樣的。
地產公司,它的地儲備和土地成本,對業績的影響很重大,對股價影響也很敏感。對網游類的公司,ARPU 值、平均同時在線人數這些指標,就很敏感。當這些營運指標出現比較大的變化的時候,就需要你非常認真去關注了,可能會引起股票價格的比較大的波動。
(2)行業政策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比如行業標準、出口退稅、稅收政策的變動,對公司影響是怎么樣的,哪些公司會受益,哪些公司不太好,提前要做好功課。
(3)宏觀經濟指標,例如利率上調對公司的影響。簡單而言,對負債率高的公司影響就比較大一些,對輕資產低負債的公司影響就會小一些。
(4 )資金偏好的敏感性。講幾個例子。一是市值,小市值的公司比較容易受到資金的喜愛。在中國,中小板、創業板的估值比一般A 股公司的高一些,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市值小嘛,我認為這是合理的事情,但也不能過高;二是機構持倉的比重,如果機構持倉某只股票比例已經很高了,那么股價再漲就難了,如果持倉比例比較低,才容易跑出黑馬;三是在行情反彈的時候,行業內估值相對比較低的公司,比較容易受到資金青睞;四是有代表性的新公司的IPO,其定價會影響已上市的同類公司,等等。
(5)一些公司經營情況很糟糕,股價很低,這種公司往往是敏感度很高的公司。它經營方面稍稍有改善,就可能對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同進也存在一些重組、收購和資產注入的可能性,容易成為黑馬。
(6)高度關注公司的增發和回購。
(7)關注管理層激勵。公司業績是很容易受到操控的。我們要認真研究管理層激勵的具體條款。它可能會對公司的未來業績有所指引。
還有更多,希望大家不斷總結。
此外,對于一個分析師,他的中心任務是持續地系統性地尋找黑馬和回避風險,我們可以做兩個測試和一個評估。第一個測試叫股價強弱測試,還有一個是好消息壞消息測試。它們的理論模型是這樣的,叫內部消息泄露模型,或者叫老鼠倉模型。

比如說一個公司已經公布季度業績了,三個月之后才會再次公布業績。我做一個假設,這三個月里面公司沒有發生重大的事情,行業方面也沒有發生什么重大的事情。那么在這3 個月里,能影響股價波動的,應該只有大盤整體的走勢。三個月內股價的波幅減掉股指的波幅,按道理應該是一條直線,對不對?但是情況一般并不是這樣的,往往有波動,甚至大的波動。為什么會這樣?因為發生了內部消息泄露。
一些內部人,比如說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或者銷售總監等‖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消息就這樣泄露出去了,他的親人,或者好的朋友,或者一些關系較好的基金經理,就會不斷地買進或者賣出,導致股價有所波動。
股價強弱測試:就是周期性,如一周或一月,對同一個行業里的一批個股,或者找一批最有相關性的個股,比較彼此走勢的相對強弱。如果發現某個公司股價持續相對走強或持續相對走弱,作為分析師,應該打個電話或登門拜訪了解一下情況了。
第二是好消息壞消息測試:就是當公司遇上好消息或壞消息時,對它的股價表現進行打分。例如政府出臺了一個地產利空,地產公司平均跌幅在5%,但某個地產公司只跌了1%,甚至還漲了,那就給它打個很高的分數。或者,公司公布了一個重大利空,分析師猜測應該會下跌5%,但是它只跌了1%,甚至還上漲了,那也給它打個高的分數。如果這種情況持續的話,可能是由于公司經營方面起了某些變化,那么分析師就應該關注了。
堅持運用這兩個工具,因為都是可以量化的,可能有助于系統性地分析公司情況。
另外,可以進行一個分析師評級評估。有份量的分析師對公司股價走勢的影響會比較大。我們要了解他們是如何估值的,主流的估值模型是怎么樣的。我們要分析其平均預期,也就是所謂的市場共識。
自己研究這公司后,如果發現公司業績比市場共識要高得多,那可能是一個好的買點;如果遠低于市場的共識,那就是一個好的賣點。另外,如果發現很多分析師高度一致看多或看空的時候,往往是好的買賣點。
五。小結
現在我想做一個小結。市場里有很多種投資理念,每一種都有成功的案例,都有可取之處。我所堅持的理念,和大家分享一下。說簡單也很簡單。
首先‖分析宏觀周期,每三五年就是一個經濟周期。我們要耐心觀察;
其次,制定十分苛刻的選股標準,耐心等候合適的買點;
最后,既然公司是無所謂估值的,我們要和市場若即若離,關注市場的情緒。
六。投資的境界
和做人一樣,投資也是有不同境界的。巴菲特的境界很高,高山仰止,我們應該有信心見賢思齊。
有一天我看《莊子》里的《庖丁解牛》,豁然開朗,覺得我們做投資能達到的境界,原來和庖丁沒有分別。
《庖丁解牛》故事很精彩。文惠君要找庖丁講講他是如何解牛的,為什么水平如此之高,聽完之后,文惠君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庖丁說,宰牛之初,“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下刀時,“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我的理解是,任何事物都有脈絡可尋,對每一個重要節點,都要認真把握,掌握其規律。例如投資,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宏觀面、波動性、公司經營、估值體系這些節點都很重要,我們要全盤考慮,發現規律。
普通屠夫宰牛,一個月就要換刀,好的屠夫宰牛,一年就要換刀,因為他們總是猛割猛砍,當然刀很容易就折了。庖丁不一樣了,十九年了,一把刀沒換過。
他說,“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他對骨頭關節這些地方,不是一輪猛砍,而是用非常薄的刀,游走于“有間”(空隙)之中,自然游刃有余。
我的理解是,投資是件很寂寞的工作,很多時候是自己對自己心靈的拷問,會遇到很多困難,股價的漲跌,也會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很大的壓力和影響。我們要力爭發現一些重大的趨勢,包括宏觀面的、或者公司經營層面的,在困難堆積如山的茫茫前程中尋找一條坦途,盡可能回避一些非常痛苦的選擇。
垃圾堆里找黃金,非常困難;大勢很不好,有些聰明人橫刀立馬,火中取栗搏反彈,很不容易;巴菲特一位很有智慧的好朋沃爾夫曾教育巴菲特:“沃倫,如果你在一個黃金堆里找一根黃金做的針,那么找這根針就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可是看一看周圍,到處都是拿著放大鏡去尋找這根針的聰明人。簡而言之,我們要去掙一些容易掙的錢,不要去掙一些很難掙的錢。容易掙的錢呢,容易掙很多倍。很難掙的錢呢,即使我們很努力,付出非常多,但還是很難掙錢。
庖丁解牛畢,“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這種感覺太好了,有志于投資的各位,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達至庖丁的境界。
李國飛簡介:從1994年5月開始到深圳市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證券從事證券工作,任國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管理部調研科副經理,投資科高級經理。1998年12月加盟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任普惠基金經理助理、普豐基金經理、基金管理部副總監。
關于私募排排網
專注私募投資基金十一年!做最受尊敬的投資者服務公司一直是排排網的企業愿景,全心全意為投資者服務并創造更高的價值是排排網的宗旨與使命!為客戶提供最優服務是排排網發展的生命線!我們的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始終如一的做到客戶100%滿意。
官方網址:www.simuwang.com
熱賣產品
萬思定增寶5號02-06
融智FOF5期02-06
理成轉子新三板2號基金02-09
野風定增成長6號02-09
泓信安盈三期02-09
融智新銳11期02-10
尊享和聚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02-10
抱樸卓越成長1號02-10
海中灣2號02-13
清水源4號子基金02-13
昭時4期02-13
淡水泉成長基金02-17
睿策1期、2期02-20
海中灣3號02-25
展博1期系列產品02-27
↙了解更多產品信息請“閱讀原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