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軟件計算,非常簡單。輸入個人賬戶余額,輸入當地社平工資,就出來了。
工資怎么算我們平時說的工資是指一個月拿到手?
1、社保基數中的年度月平均工資包括獎金。
2、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的工資總額項目計算,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貨幣工資收入。也就是員工每月所拿到的所有的現金都要作為社保繳費基數1、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2、失業保險費: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
3、醫療保險費:單位繳納7%,個人繳納2%。
4、工傷保險費: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
5、生育保險費: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
應發工資與實發工資如何計算?
應發工資=基本工資+加班費+全勤獎+技術津貼+行政獎勵+職務津貼+工齡獎金+績效獎+其它補助+....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缺勤-行政處罰-養老保險-代繳稅款-....
兩者無比例
應發工資扣除社保繳費部分,扣除個人所得稅(如果達到標準的話),扣除其它費用(比如個別單位的住宿費、住宿水電費等)后剩余的實際拿到手的工資就是實發工資。
1、應發工資,即根據勞動者付出的勞動,應當得到的工資待遇。
應發工資=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勞動者因個人原因缺勤或曠工造成的工資或者獎金減少的部分。
2、實發工資,也稱應得工資,即勞動者應當實際得到或者用人單位應當實際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實發工資不等同于應發工資。實發工資=應發工資-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應繳個人所得稅。
公司職工的年平均工資和月平均工資是如何計算的?
員工平均工資計算方法 平均工資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定時期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 【公式】: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月平均工資的計算方法 平均工資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定時期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 【公式】: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年平均工資的計算方法 職工年平均工資是指職工在1年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其表明1年內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 【公式】: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公司算工資的計算方式
(一)按年、季、月的天數進行核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根據計算方式的不同,各有所長。所以結合薪資,可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哪種情況更為符合自身。
根據企業的勞動管理制度,在員工工資包含基本工資、職務津貼、全勤獎等的情況下,這些都屬于工資的固定部分,正常情況下,只要出勤都會支付。因此,隔離期間不能僅發放基本工資,不應扣除其他在正常提供勞動的情況下應發放的工資項目,包括全勤獎等
實發工資計算方法
實付工資=稅前工資-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稅
對于高科技企業等法律規定的特殊扶持行業,按照國家稅務總局有關文件規定,職工的工資可以完全稅前扣除,因此不受計稅工資稅額限制。
拓展資料: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怎么核算工資啊
工資一人一核算,依據是人事部門的用人合同,上面的工資就是會計核算的依據,工資又漲又跌也是依據人事來的書面文件上面右老板簽字。你在結算工資的時候是依據每個人的考勤,請假扣除的或加班的工資,都要按照企業的規章來執行,不論是加還是減都要在工資表最后負責人一欄人事主管確認或老板簽字。這樣就完整了,會計的責任是核算,確認工作交給行政。根據你公司制度的勞資制度,用工合同,出勤天數、及制度規定的津貼、補貼、崗貼等核算出應發工資額,減去五險一金、所得稅、其他扣款等扣除項目,核算出實發工資額。計時,計件,月工資,基本工資加其他補貼費用等
工資的核算方式
工資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定額工資、浮動工資、獎金、津貼。1、計時工資計時工資是指根據勞動者的實際工作時間和工資等級以及工資標準檢驗和支付勞動報酬的工資形式。工資形式按照工人的勞動時間支付的工資,是資本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之一。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出賣勞動力所得的工資,是由資本家按照勞動力這一特殊商品的價值支付的,工人按一定時間出賣勞動力,工資就要按一定時間來計量和支付,表現為日工資、周工資、月工資等。計時工資實際上是按照勞動時間支付的勞動力價值的轉化形式。計時工資具有幾個特點:1)直接以勞動時間計量報酬,適應性強;2)考核和計量容易實行,具有適應性和及時性。3)具有時顯的不足,即不能直接反映勞動強度和勞動效果。2、計件工資計件工資是按照勞動者生產合格產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計量和支付勞動報酬的一種形式。按照工人所完成的產品數量或作業量支付的工資,是資本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之一。計件工資是由計時工資轉化而來的,是變相的計時工資。例如:在實行計時工資時,工人的日工資額為3元,每日的產量為10件;而在實行計件工資時,計件單價是按照日工資額除以日產量來確定的,即3元÷10=0.3元。工資形式的差別,并不改變工資的本質。計件工資和計時工資的本質是相同的,它們都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計件工資具體有以下幾種形式:1.直接計件工資。計件工人按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和計件單價來支付工資;2.間接計件工資。按工人所服務的計件工人的工作成績或所服務單位的工作成績來計算支付工資;3.有限計件工資。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工人規定其超額工資不得超過本人標準工資總額的一定百分比;4.無限計件工資。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工人超額工資不加限制;5.累進計件工資。工人完成定額的部分按同一計件單價計算工資,超過定額的部分,則按累進遞增的單價計算工資;6.計件獎勵工資。產品數量或質量達到某一水平就給予一定獎勵;7.包工工資。把一定質量要求的產品、預先規定完成的期限和工資額包給個人或集體,按要求完成即支付工資。3、定額工資定額工資是按照勞動定額完成的情況支付勞動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一種觀點認為,定額工資制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既涉及國家與企業在工資分配方面的關系,又涉及企業對職工個人的分配關系。另一種觀點認為,定額工資制是專指國家對企業的工資基金實行按某種定額提取的制度,比如前蘇聯實行的“工資基金定額制”。這一制度規定了每1盧布產品中應含的工資定額,每增加一盧布產品,即可按工資定額相應增加工資。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定額工資制是指企業在勞動者進行多種形式的定額勞動的基礎上,按照勞動者完成定額的多少支付相應勞動報酬的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形式。 以上各種認識,各有各的道理。但比較而言,最后一種認識更符合中國當前企業工資分配的實際情況。根據這一概念,定額工資制應包括三個組成要素:第一,能反映職工勞動量的各種定額,即職工無論從事何種具體形式的勞動,都必須明確具體地規定生產、工作和應完成的數量及質量;第二,各種定額都應該有科學準確的計量標準,并能進行嚴格的考核;第三,職工工資的多少取決于其完成定額的多少。完成定額多,其工資就多;完成定額少,其工資就少。任何一種工資形式,只要具備上述三個要素,即可稱之為定額工資制;反之,若缺少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稱為定額工資制。通過以上對客額工資制內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定額工資制并不是特指某一種具體的工資形式。它是對具備上述三個組成要素的多種工資形式的科學概括。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對各種工資形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個要求就是:企業的工資分配應以定額勞動制度為基礎,職工的工資收入應與其完成的定額緊密聯系,并隨著完成定額的多少而上下浮動。4、浮動工資浮動工資是勞動者勞動報酬隨著企業經營好壞及勞動者勞動貢獻大小而上下浮動的一種工資形式。職工工資隨著職工勞動成果的大小而上下浮動。浮動工資總額通常不包括固定性的津貼和補貼(如副食品價格補貼)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工資總額中浮動部分的構成。社會主義條件下,每一個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量是不斷變化的,因而,從工資的本質形態來說,他的工資應該是浮動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在過去很長時期內,職工的基本工資一經確定,在一定時期內實際上就成為固定不變的了,致使職工的基本工資與其本人的實際勞動貢獻和企業經濟效益脫節。80年代初期,遵循克服平均主義、打破大鍋飯的指導思想,許多企業探索試行了浮動工資這種新的工資分配形式。這是一種將職工的勞動報酬與企業經營好壞、職工勞動貢獻大小緊密聯系起來,并隨之上下浮動的工資形式。5、獎金獎金是對超額勞動的補貼,以現金方式給予的物質鼓勵。獎金作為一種工資形式,其作用是對與生產或工作直接相關的超額勞動給予報酬。獎金是對勞動者在創造超過正常勞動定額以外的社會所需要的勞動成果時,所給予的物質補償。中國企業中實行的獎金制度,是50年代初開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曾在1958年和1966年下半年兩次被取消。現行的獎金制度,則是1978年以后恢復和建立的。6、津貼津貼是對勞動者在特殊條件下的額外勞動消耗或額外費用支出給予補償的一種工資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地區津貼;野外作業津貼;井下津貼;夜班津貼;流動施工津貼;冬季取暖津貼;糧、煤、副食品補貼;高溫津貼;職務津貼;放射性或有毒氣體津貼。1、在實際工作中,工資結算是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的。以工業企業為例,由人力資源部門制定全公司的薪資結算辦法,其中包括那個單位是實行計件工資,那個部門實行計時工資,那個部門實行日工資,以及對超產、補貼、加班等如何處理,都有制定比較詳細的方案。每月由其負責職工應付工資的計算和統計,并把工資發放明細表報給財務部門。 2、財務部門主要負責實發工資的核算,這里包括在勞資部門報來的應發工資中作各種扣款:三金的扣款、職工個人借款、應由職工負擔的房租水電費扣款,醫藥費扣款還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 3、如果企業規模比較大,可以設一名專職的工資會計。 具體帳務處理如下 具體處理如下: 計提工資時: 借:管理費用--工資 經營費用--工資 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 代扣水電費時:借: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 貸:其他應收款-公司代付職工水電費 -公司代付保險費(職工承擔部分) -公司代付個人所得稅 支付工資時:借: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 貸:銀行存款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