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妍
出品:洞察IPO
在去年被曝假疫苗事件的長生生物,在年底最后一個月正式摘牌,成為了A股首例強制退市案例。這一操作更是倒逼市場和監管層對醫藥行業打起十二分精神,醫藥類企業IPO或將更加從嚴。此背景下,于2019年5月21日發布招股書的奧銳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銳特”)日前更新了招股書。
根據招股書,奧銳特本次發行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4100萬股,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
奧銳特成立于1998年,主要從事原料藥及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洞察IPO》研究發現,奧銳特與已經上市的圣達生物曾經有過相同的股東基因,屬于“被賣掉的孩子”,其股權變更頻繁,實控人在資本運作領域長袖善舞,過于集中的控股權讓投資者油然產生“恐被輕易割韭菜”的擔憂。此外其外銷比重過大,業績波動相對劇烈也是讓投資者擔憂的因素之一。
資本運作長袖善舞的股東
知道圣達生物嗎?炒醫藥股的投資者應該會知道。
但你知道奧銳特和圣達生物從“血緣”關系上說其實是“親兄弟”嗎?想必知道的人就少了。
《洞察IPO》研究發現,奧銳特的前身叫大古化工,成立于1998年3月,由圣達集團、匯通化工和王為文共同出資設立,圣達集團在其中占比51%,是第一大股東。
1999年11月,大古化工進行第一次股權轉讓,此次轉讓中圣達集團退了出去,將其所持股份轉讓給了褚義舟。根據招股書解釋“本次股權轉讓的原因是圣達集團自身資金需求和投資策略調整,選擇退出。”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此處的圣達集團正是圣達生物目前的大股東,其法人代表洪愛同時也是圣達生物的董事長。
大古化工2004年變更名稱,正式變更為奧銳特醫藥化工。
所以,奧銳特其實是圣達集團“賣掉的孩子”。
奧銳特在被新股東接手后,又經歷了幾次股權變更,中間一度變更為外資企業。其變更為外資企業的過程也費了些周折。2005年3月發生第四次股權轉讓,褚義舟將其持有的255萬元出資額轉讓給了華達工藝,同年8月,華達工藝又將這255萬元出資額原封不動轉讓給了AURISCO PHARMA,并由此變更為中外合資企業,同時奧銳特醫藥化工更名為浙江省天臺縣奧銳特藥業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AURISCO PHARMA的實控人和奧銳特現任實控人均為彭志恩。而AURISCO PHARMA是由彭志恩于2002年在境外注冊,當時持有奧銳特51%的股權。招股書顯示,通過各種間接公司控股后,彭志恩合計控制奧銳特47.25%的股權。
到了2016年11月,奧銳特的公司性質又從外資變回了內資。當然為此股權又經歷了一次倒騰,AURISCO PHARMA將51%的股權出資轉讓給了桐本投資,桐本投資是內資公司,故而奧銳特又變更回了內資企業。
但現在看起來,這樣的操作更像是為了當時特定目的謀劃:2005年變更為外資企業或是為了減稅,2016年的變更或是為了上市清理障礙。
畢竟AURISCO PHARMA將51%的股權出資轉讓給桐本投資的行為,更像是左手倒右手,企查查信息顯示,彭志恩100%控股桐本投資。

此外,雖無公開信息可查,但從頻繁股權轉讓過程中,可以看到彭志恩和褚義舟夫妻關系匪淺,兩方在奧銳特的股權比例合計達85%。股權過于集中,加之這幾個股東過去老練且頻繁的資本運作經歷,讓不少投資者有些擔憂其內控制度的有效性,以及自己被“割韭菜”風險的擔憂。
2017年1月,奧銳特曾以分紅款的名義向AURISCO PHARMA匯出66.07萬美元。但這一行為違反了我國外匯管理的相關規定,為此奧銳特收到罰單。
信息顯示,2018年9月2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天臺縣支局出具“天外管罰[2018] 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奧銳特調回外匯,并對發行人處以罰款人民幣24.8萬元。
業績波動巨大
原料藥企業外銷比重較大,奧銳特也是如此。
奧銳特是國內出口特色原料藥較多的企業之一,客戶主要為國際大型制藥公司,目前直銷是奧銳特的主要銷售方式。據招股書顯示,公司產品96%以上銷往境外,其中前五大客戶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40%左右,均為外國藥企。
《洞察IPO》研究發現,2016-2019年上半年,奧銳特國內的營業收入在整體收入中占比分別為 3.21%、1.76%、3.26%、3.53%,占比極低。
受此影響,在當前國際環境形勢下,經營會比較受影響。奧銳特近年來業績起伏也比較大。
奧銳特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2018年的報告期內,奧銳特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9億元、5.44億元和5.75億元;即2017年與2016年相比下滑7.79%,而2018年奧銳特的營業收入同比又實現增長5.7%。
財務費用受匯兌損益影響更大,從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期間分別為1377.53萬元、1626.53萬元、-547.66萬元、-79.55萬元。
反映到凈利潤上波動更加明顯。2016-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87億元、0.45億元和1.37億元。波動率從2017年同比大幅下滑48.42%到2018年同比又暴漲205.96%。
招股書顯示,奧銳特的核心產品氟美松2018年的銷量較2017年出現較大下滑,主要原因是GSK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采購量較大,需要逐步消化庫存,2018年GSK調整了采購策略,導致氟美松總采購量下降。這就造成了奧銳特當年氟美松的銷售單價下降,對其業績造成一定規模影響。
業績波動大,未來股票走勢波動大的風險也會加大。
此外,奧銳特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也是起起伏伏。2016年到2018年期間分別為0.85億元、0.2億元、-0.2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醫藥公司,奧銳特在招股書中多次強調將通過提高研發技術實力,來進行新產品研發以及新市場拓展,提升產品競爭力。
但實際情況是,其研發費用占比極低,在報告期內均為5%左右。
本文源自洞察IPO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