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注意了!?看了這個數據就明白了】延遲退休、未富先老、深度老齡化……關于養老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今年地方“兩會”和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早早就透露出“適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也意味著,今年養老金“18連漲”幾乎沒有懸念。這對于已經退休的長輩們來說,無疑是件值得開心的事兒。但是年輕人卻要注意了,因為在養老金“18連漲”背后,還有一項數據與咱們的退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那就是:。所謂養老金替代率,指的是“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計算公式為:養老金替代率=退休時的養老金/退休前工資收入*100%。舉個例子,60歲的張先生現在月薪是2萬,退休后工資為1萬元,那么他的養老金替代率=1萬/2萬*100%=50%。根據世界銀行組織建議,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而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養老金替代率最低標準為55%。只有維持在這個水平以上,才能保證退休后的生活質量不出現大幅度下降。那你知道咱們這一代人退休后的養老金替代率是多少嗎?根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研報顯示,截至2021年基本養老金已經連續17年上漲,然而按照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即: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根據2020年平均工資8115元/月,繳費工資8115元,22歲大學畢業工作至60歲退休,養老金收入3084元,養老金替代率為38%。顯然,如果只依靠基本養老金,咱們這一代人退休之后的生活水準很有可能出現大幅滑坡!只靠基本養老金越來越難讓我們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要想老得體面,需要發展養老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其中第三支柱指的就是個人養老制度。那么目前我國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如何?2018年,我國先后試點了養老目標基金和個稅遞延商業養老保險;2021年9月,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全國開啟養老理財試點,開始推出養老理財產品。養老目標基金、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理財產品,共同形成了個人養老產品三大序列,從而滿足不同投資者的理財需求。近期銀保監會發布“養老理財產品”擴大試點范圍通知,自3月起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同時,已開展試點的4家理財公司,單家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上限由100億元人民幣提高至500億元人民幣,養老金融產品市場及規模將在政策引導下進一步擴容。(貝塔)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2-03-28/2190184.html
1、對沖基金中阿爾法和貝塔指的是什么?
不管是買基金進行投資的基民,還是專業挑選基金經理的各種機構,都會面臨這么一個問題:
XX基金在過去X年漲/跌了X%,它的表現如何?算好,還是不好?
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我們就需要向大家介紹阿爾法這個金融概念。
上面這個公式,被用來計算某個投資組合,或者基金經理的阿爾法。
第一個字母,Rp,代表的是該投資組合的總回報。接下來的Rf,表示無風險回報。Rm,表示市場回報。最后還有一個字母貝塔,等一下我會更詳細的解釋。
作為一名普通的投資者,我們需要明白的就是,阿爾法,其實就是一個差值。它體現的,是某位基金經理的投資回報,和某一個比較基準之間的差。
如何理解這個差呢?讓我用F1賽車的例子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這個道理。
假設在一場方程式賽車大賽中,賽車手小王,跑完一圈花了2分30秒。現在我們問:小王開的快還是慢?
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是看他的成績和誰來比。假設我們獲知,所有賽車手跑完一圈的平均耗時為2分45秒。那么我們就可以計算得出,小王比平均的賽車手水平快了15秒。這,就是小王的阿爾法。
所以,我們在金融投資中經常提到的阿爾法,其實指的就是,基金經理能夠創造的,超越市場基準的超額回報。阿爾法衡量的,是基金經理和某個比較基準對比以后,超越或者落后于該基準的那部分差值。
現在我們回到一開始寫的阿爾法的公式。我們注意到,除了一些不同的回報以外,在該公式中還有另外一個希臘字母,貝塔。下面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貝塔的含義。
在這張圖中,有兩條價格線。第一條綠色的線,是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歷史價格。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段時間里,標普500指數從2000點左右上漲到2700點左右。
第二條橙色線,是美國公司Facebook的歷史股價。同樣在這段時期里,Facebook的股價從每股70美元左右,上漲到每股160美元左右。
那么問題來了:購買facebook股票,和購買標普500指數基金,哪種投資承擔的風險更大呢?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Facebook股票和標普500指數的每周價格波動歷史,就不難得出結論,Facebook的投資風險要大得多。
如圖所示,橙線代表的是Facebook股票每周的價格波動,而綠線則代表標普500指數每周的價格波動。兩相對比,Facebook股票每周的價格波動,要顯著高于標普500指數,因此其投資風險也更高[1]。
相對于標普500指數來說,Facebook股票的投資風險更高。這個特性可以從該股票的貝塔值上得到體現。
這里顯示的是貝塔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股票的貝塔值,是該股票歷史回報和市場基準歷史回報的協方差,除以市場基準歷史回報的方差。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得出,Facebook在過去三年,相對于標普500指數的貝塔值為1.14左右。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標普500指數上漲10%,那么facebook股票的價格大約會平均上漲11.4%左右。而如果標普500指數下跌10%,那么facebook股票的價格則會下跌11.4%左右。
一個股票的貝塔值,體現的就是它相對于市場基準價格變化的敏感度。股票的貝塔值越高,其價格波動的范圍就越大,也可以被近似的認為,其投資風險更高。
現在,我們回到一開始提到的公式,把阿爾法和貝塔結合起來分析。
我們已經知道,阿爾法,衡量的是投資組合或者基金經理,超過某個基準的投資回報。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正的阿爾法,比負的阿爾法更好。阿爾法越大,說明該基金經理創造的超額收益越高,因此也越好。
而貝塔,則體現了該投資組合,或者基金經理相對于市場基準的風險。從投資角度來講,風險自然是越低越好。從公式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貝塔高的話,公式中被減去的成分就越多,因此也會拖累阿爾法。而要想獲得高一點的阿爾法,想辦法把貝塔降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過上面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希望大家可以理解,一個好的投資策略,應該有兩項重要指標。
第一,有正的阿爾法,并且越大越好。
第二,該投資組合的貝塔比較低。
低貝塔,高阿爾法的投資策略/基金,非常難找,萬里挑一。這也是很多投資機構面臨的最大挑戰。當然,如果連大型投資機構都很難找到這樣的基金的話,個人投資者能夠找到好的基金經理的概率,可想而知。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擴展閱讀:伍治堅,股票價格上漲很快,算高風險么?
這個問題舍我其誰…
Alpha是基金與大市無關的超額收益
Beta表示基金收益有多少與大市相關
對沖基金終極目標就是更高的alpha和更小的beta(小=絕對值趨于0)。
宏觀上了解以上就夠了,下面講講具體怎么算(其實就是線性回歸)。
假設基金月度回報率是
Y = {y1, y2, y3, …, yn}
大市(指數,比如滬深300、SPX等)的回報率是
X = {x1, x2, x3, …, xn}
跑一跑線性回歸,我們得到以下參數
Y = alpha + beta × X
如果beta = 0、alpha = 1%,那么無論大市是漲還是跌,基金都能有平均12%的年回報率(一年12個月,之前是用月度回報率作為參數),豈不美哉…
2、在股市反彈時,應該選貝塔值高的股票,還是低貝塔值股票?
“股市反彈時”,這是個非常模糊的背景,如果非要在這么模糊的背景下回答問題的話,那答案是高beta值的股票。
但是,在這個粗糙的答案的背后還有很多讓你得不到預期收益的影響因素需要考慮進去。
首先,回顧一下什么是貝塔(beta)值。beta值可以理解為股票和指數同步的那一部分波動相對于指數的波動的比例。簡單的說,一只beta值為3的股票在指數上漲1%的同時它和指數同步的那一部分會上漲3%,一只beta值為0.5的股票則只有0.5%。在其他影響因素可以忽略的前提下,自然選擇高beta值的股票。
接下來我們聊聊有哪些影響因素可能讓你的“算盤”落空。
一,beta值的計算用的是歷史數據。
沒有任何理論支撐“未來beta值等于歷史beta值”這樣的論斷。所以歷史beta值為3的股票在這一波股市反彈時只有0.5,而歷史beta值為0.5的可能變成了3,這時候“算盤”落空了。另外對于歷史數據的時間選擇也會影響數值的大限,比如用一年,用三年,都能算出beta值來,而且很可能不同。但是沒有任何理論告訴你是一年更好還是三年更好。
二,beta值僅能部分解釋一只股票的波動。
在上面的解釋里,我強調了“同步”的那一部分,既然有同步的部分那就有不同步的部分,不同步的波動來源因個股自身的特征而異,并且也是隨著時間推移而“飄忽不定”的。有的時候不同步的波動占一只股票全部波動的比例非常高,換句話說,它的走勢可能和指數毫無關系,再換句話,它無所謂股市反彈不反彈,它有它獨立的行情。這種情況下,“算盤”又落空了。
三,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知道一只股票的beta值非常容易,有定義非常明確的公式可以使用。要知道股市會否反彈要非常之難,恐怕可以排到股票投資者最想掌握的技能排行榜的前三位。萬一提問者有幸掌握了這么一項技能的話,我建議你換一個思路,不要依靠買高beta值的股票來獲取收益,太不保險了,我建議你買入股指期貨或者股指期權,這兩者可以提供杠桿功能,具體使用多高的杠桿可以通過倉位控制來調整。這樣的話,“算盤”就不會落空了。
1、 什么是貝塔值?
定義:是用來量化個別投資工具相對于整個市場的波動,將個別風險引起的價格變化和整個市場波動分開來。也常常被稱作“貝塔系數”。
2、 貝塔值和收益的關系
正常情況下,貝塔值越高,潛在風險越高,投資收益率越高;貝塔值越低,潛在風險越低,相應地投資收益也越低。
3、 用貝塔值來選基金
我們在買基金時也會經常看到一只基金的貝塔值。大家有沒有發現,貝塔值高的基金,在市場環境好的時候,它的**能力更強。而那些貝塔值低的基金,很多情況下會原地踏步。
4、用貝塔值來選股
貝塔值不僅可以用來選基金,同樣也可以用來選股。
股票市場反彈,也就意味著市場好轉,這時候應該選貝塔值高的股票,投資收益率會高一些。
當股市下跌時,應該選貝塔值低的股票,盡管投資收益率會低一些,但風險也會小很多。畢竟這時候安全更重要。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