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基金的意義在于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通過引導基金帶動產業發展,實現“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管理、風險共擔”的目標。目前,我市已成立5支支基金,總規模達100億元。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大對基金的支持力度,推動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力爭到2020年,基金規模達到200億元。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積極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創業。
一:產業引導基金
日前
融中2022(第八屆)中國產業投資峰會
發布
2021-2022年度“融中榜”榜單
廈門火炬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
從激烈的評選中脫穎而出
榮獲“融資中國2021-2022年度
中國最佳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稱號
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
區級產業引導基金
▼▼▼

融中集團持續
融中研究依托融中自有數據庫和專業研究團隊,通過問卷調研、訪談、指標計算、匯總核實、綜合評分等流程進行篩選和評定,針對機構和企業分別通過不同維度評價標準,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專業評估,打造中國股權與產業投資領域極具影響力的綜合性榜單。 榜單有分量 上榜靠實力
廈門火炬高新區
究竟是如何取得
如此“優秀”的成績呢?
關于火炬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
2020年7月,總規模30億元的火炬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正式組建,由廈門火炬產業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火炬產投”)作為出資代表和受托管理單位。
成立以來,火炬產投根據“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險”的原則,精選符合高新區戰略發展定位的投資機構到高新區設立產業子基金。
目前,火炬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已批復中兵國調、聯和二期、芯跑、惠友豪嘉、昆橋二期、申萬火炬、聯和三期、德屹長盛等8只產業背景深厚的子基金,總規模超160億元。廈門火炬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始終堅持鮮明的產業特色,受托管理機構“火炬產投”發揮在集成電路、新能源產業等招商領域的豐富經驗,近年來協助火炬管委會洽談引進了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天馬等一批百億量級的產業項目。同時,充分發揮“招投聯動”優勢,通過與產業投資機構及子基金管理機構密切配合,推動鋰電池隔膜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恩捷科技、Micro-LED領域的領先企業思坦科技、中科華聯、集睿致遠、奕力科技、天德鈺、華大北斗、宏芯創、長沙馳芯等一批優質項目落戶高新區,助力產業強鏈、延鏈、擴鏈。
火炬產投也獲得業內認可,先后榮登FOFWEEKLY 2021年度產業機構LP榜單全國20強、融資中國2021年度中國最具成長性有限合伙人等業內權威榜單。
二:福田引導基金
政府引導基金又稱創業引導基金,是指由政府出資,并吸 引有關地方政府、金融、投資機構和社會資本,不以營利為目 的,以股權或債權等方式投資于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或新設創業 風險投資基金,以支持創業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政府引導基 金一般有幾種不同的運作模式:對創業投資發展處于初期階段 的地區,可采用引入“補償基金+股權投資”的模式以快速 啟動引導基金,嘗試引導社會資本引人創業投資領域;對創業 投資發展處于成長階段的地區,可通過引入“引導基金+擔保機構”的模式,擴大融資規模,加速創業投資的發展;對 創業投資發展處于相對成熟的地區,可以通過引導基金作為母 基金來吸引社會投資的方式,發揮其最大功效,促進創業投資 發展。
三:深圳市引導基金
政府的“引導基金”重點是“引導”,是要“引導”民間的資本進來 政府引導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各地區域性自主創新企業和創業投資企業,以自身示范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到政府扶持的產業。 建立政府引導基金,讓政府作為主體(機構投資者),將原本直接扶持企業和直接創建創投基金的行為,改變為投資到良好投資業績的投資基金,通過約定產業和政策方向來規范資金的管理,這是政府資金運用效率最好的選擇今年深圳市本級財政要設立總計800億元的發展引導基金,其中包括民生事業300億元,創新創業200億元,新興產業200億元,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引導基金100億元。其中創新創業和新興產業引導基金一共400億,與正在設立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相當。如果按照這幾年深圳引導基金的杠桿放大倍數,這些資金將形成近5000億的資金規模,澆灌不斷涌現的科技型創業企業。“今年還有7個月,如何花完800億政府引導基金?”這是上月初,深圳人大預算審查委員會上熱議的話題。代表們審議的預算報告顯示,今年深圳市本級財政要設立總計800億元的發展引導基金,其中包括民生事業300億元,創新創業200億元,新興產業200億元,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引導基金100億元。其中創新創業和新興產業引導基金一共400億,與正在設立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相當。如果按照這幾年深圳引導基金的杠桿放大倍數,這些資金將形成近5000億的資金規模,澆灌不斷涌現的科技型創業企業。在這些資金的支持下,深圳將不僅成為“創投之都”,也為“現代化國際創新性城市”目標提供支撐。與這樣的資金規模相比,2008年,深圳提出財政出資30億設立創業引導基金,只是小試牛刀。根據《2014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年度報告》,2009-2013年,借助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劃,深圳成立了6只國家新興產業創投基金,覆蓋了生物、信息技術、超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這六只基金由深圳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作為日常管理部門。該機構是深圳市政府直屬事業法人單位。該辦公室副主任蔣玉才接受媒體采訪透露,截至2014年11月,深圳正式參股的子基金一共是17只,總承諾出資額約為107億元,按投資期3-4年分期出資。政府引導基金承諾出資8.75億元,相當于財政資金放大倍數12.26倍,效應非常明顯。按照深圳的規定,政府為這些子基金在選擇管理機構時要求合作方要有3個成功退出案例,以往管理基金規模要達到5個億以上。而在投資目標上則主要有三個要求:一、基金必須有60%-70%投向鼓勵產業;二、投資早中期階段占比也要超過70%;三、如果政府引導基金出資占20%,要求創投基金必須保證40%投資于深圳本地。此外,深圳市還強調,政府資金是在基金管理機構向其他社會資本募資完成之后,才最后到位。蔣玉才透露,截至去年底,深圳政府引導基金子基金已經投資的23.8億元中,投資于深圳的項目數為56個,占全部項目的46%,投資于深圳的金額10.4億元,占全部已投資金額的44%。已投資的56個項目全部都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初創期,早中期的項目數量合計占比超過90%,pre-ipo的項目基本上消失。也就是說,這些子基金超額完成了前述投資目標。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