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每年資助寧夏12.6萬名大學生,每人每年4000元。2011年,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彥寶與夫人邊海燕成立了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開展以教育扶貧為重點的公益慈善事業。燕寶獎學金每年對資助的大學生獎勵4000元,連續發放4年,直至其完成學業。其實像這種好企業中國應該多一點,只有少年強才能中國強!
一:燕寶慈善基金會官網
具體配捐標準為:網友每在“頭條問答”中回答一個問題,今日頭條就會代網友向“跳動未來計劃”捐贈0.1元(十分錢寓意“十分愛”)。捐款將全部用于支持項目線上線下課程開展、優秀學員獎學金等方面。
網友可通過登錄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官網,在“基金會項目”欄目的“項目動態”中查詢捐款情況。
“跳動未來大學生創業培訓計劃”由團中央宣傳部、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擔任指導單位,今日頭條聯合中3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共同發起。
二: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
黨彥寶,男,漢族,1973年出生,寧夏鹽池縣人,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在讀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班。現任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歷任靈武市天力商貿公司總經理、鹽池縣寶豐工貿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寧夏寶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寧夏燕葆建材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寧夏商業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
三:燕寶慈善基金會官網學生登錄
中新網銀川9月8日電 (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主席崔波為學生頒發燕寶獎學金。 羅鳴 攝
當天,寧夏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并為受資助學子發放獎學金。
寧夏寶豐集團燕寶慈善基金會成立十周年大會暨2021年獎學金發放儀式現場。 李佩珊 攝

2011年,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彥寶與夫人邊海燕成立了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開展以教育扶貧為重點的公益慈善事業。燕寶獎學金每年對資助的大學生獎勵4000元,連續發放4年,直至其完成學業。
截至目前,燕寶基金會已累計捐資25.83億元,資助了25.67萬名青年學子,14.4萬名受資助學生走上了工作崗位。同時,燕寶基金會還為寧夏移民扶貧安置區捐建了9所學校、17所衛生院。疫情期間,燕寶基金會累計捐資捐物超過5300萬元。
在場領導與受獎學生合影。 羅鳴 攝
“燕寶獎學金不僅減輕了我們的負擔,也給予我們追求夢想的堅實后盾。這是善行,更是對大學生價值觀念取向的正確引導。”剛剛考上中央民族大學的鹽池學生吳帥表示。
“我們以教育助學為杠桿,找準精準扶貧的支點,撬動貧困家庭斬斷‘窮根’的內生動力。在資助過程中,我們不僅注重經濟上的資助,更注重精神上的支持,將‘助學金’改成‘獎學金’,無差別、全覆蓋資助寧夏每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也對部分貧困高職、中職、高中生進行長期資助。因為我們始終相信,教育帶來的改變和效益是最大的、最深遠的。”寧夏寶豐集團董事長、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黨彥寶說。據悉,黨彥寶近日第四次榮獲了“中華慈善獎”,該獎項也是中國慈善領域政府最高獎。
寶豐集團燕寶慈善基金會與寧夏黨委統戰部、教育廳簽訂捐資助學框架協議。 羅鳴 攝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白尚成表示,慈善事業是惠及社會大眾的事業,對于促進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民族之間的和諧發展,推動先富幫未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意義和作用。寶豐集團多年潛心教育扶貧、致力助學濟困、深耕人才培養,體現了民營企業的致富思源與奉獻擔當。“飲水需思源,希望學生們常懷感恩之心,主動擔負起祖國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白尚成說。(完)
四: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官網登錄系統
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學生登錄官網網址是(一)對寧夏南部山區9縣區、5鄉鎮(包括原州區、彭陽縣、西吉縣、涇源縣、隆德縣、同心縣、鹽池縣、紅寺堡區、海原縣及中衛市興仁鎮、蒿川鄉,中寧縣喊叫水鄉、徐套鄉,永寧縣閩寧鎮)考入二本及以上的大學新生全部進行獎勵資助。(二)對寧夏除南部山區9縣區、5鄉鎮外的其他市縣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城市貧困戶考入二本及以上的大學新生,新增1500個名額,進行獎勵資助。(三)對寶豐集團員工子女考入二本及以上的大學新生全部進行獎勵資助。(四)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城市貧困戶的高職、中職新生新增10000個名額,進行獎勵資助。(五)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城市貧困戶的高中新生新增3200個名額,進行獎勵資助。此外,對本科連讀碩士、碩士連讀博士的已受助學生繼續進行獎勵。例如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是集能源化工、新能源、枸杞農業、醫療、養老等產業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堅持以“做社會企業”為發展目標,以成立的燕寶慈善基金會為平臺,每年拿出企業10%的利潤,大力發展以“教育扶貧”為重點的公益慈善事業。已累計捐資16.53億元,累計資助學生14.36萬人,已有5萬多人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每年資助學生約10萬人,每年捐資約3億元,每年新增資助約3萬人,每年畢業約3萬人;資助學生分布全國500多所院校,成為全國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教育扶貧項目之一。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