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有幾種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有幾種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歡迎閱讀!
計算所得稅費用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反擠壓:
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另一個是直接計算的:
所得稅費用=(會計利潤+或-永久性差異)x 25%
注: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沒有預期的稅率變化。如果有預期的稅率變化,則不能直接用這種方法計算。
結論:暫時性差異是不影響所得稅費用的金額。
因為:
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利潤+或-永久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5%+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利潤+或-永久性差異)×25%+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5%-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5%+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利潤+或-永久性差異)×25%+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利潤+或-永久性差異)x 25%
所得稅=應稅收入*稅率(25%或20%)應稅收入=總收入-非應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境內企業或者組織取得應納稅所得額,并對其生產經營的凈收入、收入和其他收入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征收的一種稅種。
(一)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人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三個條件:
1、在銀行開立結算賬戶;
2、獨立建立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
3、獨立計算盈虧。
(二)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是指納稅人在每一納稅年度內來源于境內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年總收入-允許扣除的項目
(4)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
一、總收入。
(1) 生產經營收入: (2) 財產轉讓收入: (3) 利息收入: (4) 租賃收入;(5)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6)股息收入: (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盈余收入、罰款收入、欠債權人的應付賬款、材料現金盈余收入、教育費附加返還、逾期沒收包裝押金收入和其他收入。
2.其他幾項收入計入總收入。

(一)企事業單位技術所得減免稅憑主管稅務部門核準的《技術所得免稅申請表》。
(二)企業在建工程的試營業收入,應當納入收入總額征稅,不得直接沖減在建工程的成本。
(三)事業單位(企事業單位)從事證券交易取得的收入,計入當期損益,并按規定征收企業所得稅。不得將證券交易所得隱匿于賬戶之外。
(4) 實施新外匯管理制度后,外貿企業因匯率合并和匯率變動產生的匯兌損益,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調整,并在5年內按直算法轉入應納稅所得額線法。
(五)納稅人享受流轉稅減免、退稅以及國家財政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家另有規定特殊用途外,一并納入企業所得計算繳納所得稅。
(六)企業用于基本建設、專項工程和職工福利的商品和產品,作為收入處理;企業在來料加工、裝配中節省的材料,按照合同約定由企業留存,也應當作為收入處理。
(七)企業取得的收益為非貨幣性資產或權益的,參照當時的市場價格計算或估計收益金額。
(八)企業依法清算時,清算完成后的清算所得,應當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3.允許扣除的項目。
(1)成本。
(2) 費用。營業費用、行政費用和財務費用。
(3) 稅收。
(4) 損失。
在確定納稅人的扣除項目時,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一)企業在納稅年度內應計未計的應計扣除項目,包括計提未計的各項費用、應計未計的折舊、等,不得轉入后續年度扣除。(二)納稅人財務會計處理不符合稅收規定的單筆業務企業所得稅怎么算,按照稅收規定進行調整,按照稅收規定允許扣除的數額準予扣除。
此外,稅法允許下列項目按規定的范圍和標準扣除:
(一)利息支出。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額扣除;非金融機構貸款利息支出,不高于按同期同類金融機構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準予扣除。
(二)應稅工資。納稅人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應當從應稅工資中扣除。
(三)納稅人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教育費分別按應稅工資總額的2%、14%、1.5%計扣。
(4) 捐贈。納稅人用于公益事業和救助的捐贈,允許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3%以內扣除。納稅人直接向受贈人提供的捐贈不得扣除。
(五)業務招待費。
(六)保險基金。
(七)保險費用。納稅人參加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的,準予扣除已繳納的保險費。保險公司給予納稅人的非賠付優惠,計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
(8) 租賃費。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可根據實際情況扣除。融資租賃發生的租賃費不得直接扣除。承租人支付的手續費和安裝交付使用后支付的利息可在支付時直接扣除。
(9) 儲備金。納稅人按照財政部規定計提的呆賬準備和商品降價準備,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十)購買國債取得的利息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十一)轉讓各類固定資產發生的費用,準予扣除。
(12)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當期發生的凈損失、損毀和損毀等允許扣除。
(13) 匯兌損益計入當期收益或于當期扣除。
(十四)納稅人按規定向總行繳納的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管理費,總行須提供管理人的征收范圍、限額、分配依據和方式等證明文件總行開具的費用單筆業務企業所得稅怎么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后,準予扣除。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