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企業一般涉及的稅費主要包括消費稅、增值稅、印花稅等
電子商務企業普遍涉及的稅費主要有消費稅、增值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附加稅等。
一、消費稅的定義
對特定消費品流通的特定階段征收的稅款。其成立的目的是通過提高消費品價格來抑制消費,同時保證財政收入。一般都是比較高檔的煙酒、奢侈品。
2. 增值稅的定義
對貨物(或應稅服務)流通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征收的一種稅種。根據財稅[2018]32號文,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的稅率網店企業所得稅怎么算,分別調整為16%和10%的稅率。
三、印花稅的定義
對簽訂經濟合同、產權轉移資料、企業賬簿等征收的一種稅種。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征求意見稿)》國家稅務總局,印花稅統一申報繳納,不再采用貼花的納稅方式,即不再使用印花稅票。
根據財稅[2018]50號文,自2018年5月1日起,資本金賬簿減半征收印花稅,稅率為萬分之五,其他賬簿免征印花稅。每件收費五元。
四、個人所得稅的定義
對個人應納稅所得額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征稅范圍較廣,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勞動報酬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等。
根據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七次修改》),居民個人綜合所得計算所得為每項應納稅所得額,為納稅年度所得扣除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6萬元。

個稅具體實施細則以國家最新政策文件為準。
五、企業所得稅的定義
應納稅所得額按利潤調整,應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企業所得稅核算方法包括審計征收和核銷征收。審計征收主要適用于會計制度健全、賬簿健全、按賬面利潤納稅的企業;
核定征收包括固定配額和固定稅率,由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進行評估。納稅人只要銷售商品,無論盈虧,都必須按照銷售收入納稅。
根據財稅[2018]77號文,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收入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以下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0%。
6.附加稅的定義
以流轉稅(消費稅、增值稅)為基礎征收的一種稅種網店企業所得稅怎么算,主要有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
根據《財會[2016]22號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后,主體名稱“企業稅金及附加”調整為“稅金及附加”。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等相關稅費;利潤表中“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調整為“稅金及附加”。
根據《財稅(2016)12號文》免征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當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征稅)的水利建設資金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9萬元的納稅人)擴大為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10萬元(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0萬元的季度納稅)納稅義務人。
整套材料還包括電子商務更多稅金的計算和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