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十大新能源公司?
1.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致力于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一流解決方案和服務。
2.億緯鋰能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億緯鋰能)成立于2001年,是國內消費電池,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
3.隆基股份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陜西西安,是全球單晶光伏全產業鏈龍頭。
4.匯川技術 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人稱A股小華為,因為是帶著華為基因出生的,當時華為出售的安圣電氣給艾默生電氣,之后又孕育出了10多個子公司,這其中就包括,匯川技術。
5.先導智能 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和服務商,中國自動化裝備第一名。
6.邁為股份 蘇州邁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為股份”)于2010年9月成立,是國內絲網印刷龍頭企業,太陽能電池制造設備領軍者,2020年全球市占率第一,市占率七成。
7.帝爾激光 帝爾激光是全球光伏電池激光設備龍頭企業,主要業務為太陽能電池激光加工解決方案的設計及其配套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清潔能源提供先進技術。
8.通威股份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由通威集團控股,是以農業、新能源雙主業為核心的大型民營科技型上市公司。
9.陽光電源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太陽能、風能、儲能、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電源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10.天賜材料 廣東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電解液龍頭企業,國內主要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個人護理品功能材料生產商之一,擁有同行業中規模較大的研發中心,形成了研究-技術-應用的產品一體化評價體系,在國內外享有重要的行業地位、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
2. 生產新能源電池的上市公司排名?
1、寧德時代
作為被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對標的國內的唯一一家競爭對手,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綜合競爭力在國內當屬領先,雖然動力電池規模上目前還不能排名行業老大,但是其電池技術和品質先后得到了國際豪華品牌寶馬、大眾的認可,也算是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給國際車廠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目前國內自主品牌與之合作的有東風汽車、上汽、長安汽車、吉利、廣汽等。
2、比亞迪
比亞迪作為國內動力電池的龍頭,依托于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帶動,其動力電池業務在規模上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原先一直堅持磷酸鐵鋰技術的比亞迪,在其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刀片電池,而無論是什么技術路線,我們同樣有理由相信比亞迪依托其多年的電池生產經驗一定能將電池做好。
3、國軒
2015年借殼東源電器上市后的國軒高科成為目前A股上市公司最純正的動力電池標的,新能源汽車在資本市場上的熱度也讓國軒高科市值高達250億元。從客戶看,國軒高科以商用車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凱和江淮,乘用車領域訂到較少,未來的競爭力提升還要看其在乘用車領域的作為。
4、力神
2015年算是力神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年,大股東中海油退出,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CT)重新成為力神的控股股東。易主后的力神電池仍沒有擺脫央企的機制,相對于競爭對手而言,力神總是會慢一步。但是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龍頭企業,力神在技術和產品上還是具備相當競爭力的。
5、中航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鋰電池企業,中航鋰電是國內上公告目錄最多的動力電池企業。但是客戶以商用車為主短期內能快速將業績做大,畢竟商用車不可能持續高速增長,未來的增長動力還要看乘用車方面的發展。
6、德賽
深圳市德賽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圍繞鋰電池產業鏈進行業務布局,公司已經成為全球中小型移動電源領域的知名廠商,與全球主要電芯廠開展合作。
7、沃特瑪
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啟動電源、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并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磷酸鐵鋰電池企業之一。產品覆蓋國內31個省市,并遠銷六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占有率26.6%。公司產品符合CE、L、RoHS等安全及環保要求,并通過了相關認證及檢測。
8、威能
威能環保目前的訂單基本全部來自于商用車領域,乘用車僅有眾泰汽車在使用威能環保的三元電池。威能環保的快速成長也是得益于商用車市場在2014年、2015年的井噴,未來的成長潛力還得看其在乘用車領域的布局。公司研發生產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已與中通客車、南京金龍、申沃客車、眾泰、中國一汽、福田歐輝、沂星等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出口歐洲、美洲。
9、微宏
微宏動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鈦酸鋰動力電池,瞄準的市場為商用車市場,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領域,微宏動力收貨頗豐。但是如何在乘用車領域突破是微宏動力應該考慮的事情,畢竟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潛力還是來自于乘用車。
10、南洋科技
南洋科技經營范圍為鋰電池隔膜及鋰離子電池其他材料,擬建設年產15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專業電子薄膜制造企業之一。鋰電池產品廣泛應用于家電、電子、電力等傳統領域和節能光源、通訊系統、鐵路電氣化、混合動力汽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興領域。公司主要產品在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3. 山東能源十大排名?
1、山東能源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山東能源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棗莊礦業集團)
3、山東能源淄博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山東能源臨沂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山東能源肥城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山東能源龍口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7、蒙西山東能源能化集團有限公司
8、山東能源貴州礦業有限公司
9、山東能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10、山東能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4. 中國煤炭能源集團公司是500強嗎?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煤集團,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能源中央企業,前身是1982年7月成立的中國煤炭進出口總公司。中煤集團是中國第二大煤炭生產企業,連續三年產量過億噸。
2021年7月,2021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80位。
5. 2021中國能源企業排名?
近日,中國能源報社與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21中國能源(集團)500強”榜單。榜單顯示,2021中國能源(集團)500強呈現出營收總額下滑、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營收逆勢增長等新特點,營業收入合計為22.67萬億元,同比上年減少了1.67萬億元,年降幅為6.87%。
從地區分布來看,山西省共計有52家企業入圍中國能源公司排行榜,上榜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其次江蘇省有49家企業,山東省有48家企業,浙江省有46家企業,廣東省有43家企業,北京市有36家企業,上海市有17家企業。
從行業分布來看,中國能源企業500強中有137家電力企業,110家煤炭企業,93家新能源企業,73家石油企業,36家綜合企業,31家燃氣企業,最后還有20家節能環保企業。
6. 五大發電集團水電實力排名?
1、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2、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3、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4、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5、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1、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詳細介紹:華能集團是五大發電集團中創立時間最早的,成立于1985年,一直專注于電源開發的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非常強大 的影響力,2018年位列世界五百強的第289為,年營業額突破了450億美金,在中國五百強企業中更是登上了前50的榜單。
2、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詳細介紹:大唐集團創立于2002年,是我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由中央直接管理,專注于電力方面的發展,資產遍布世界各地。集團電力方面的發電裝機規模早在2011年就已經突破了11105.7萬千瓦,其總資產更是有6161億元。
3、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詳細介紹:中國華電始創于2002年,是我國著名中央企業,一直專注于電力和熱力的經營,煤炭相關的能源開發也具有非常好的發展。集團在2014年還進入到了世界500強之中,年營業額更是突破了百億美元大關。

4、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詳細介紹:國電集團屬于中央企業性質,創立于2002年,在全球范圍內的員工數量在14萬以上,年營業額更是高達326億美金。在電力、新能源、煤炭、交通以及環保和信息等方面的發展均位于世界前列,目前依舊具有非常強大的發展前景。
5、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詳細介紹:公司創立于2002年,其經營范圍不僅僅涉及電力方面,還囊括了煤炭、鐵路、港口和鋁業等等,屬于綜合型的能源集團,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非常高的影響力,早在2013年就進入到了世界500強之中,2015年的營業額更是突破300億美金。
7. 新能源電力十大龍頭?
1、樂山電力,代碼600644,樂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2、太陽能,代碼000591 ,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3、金開新能,代碼600821 ,金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4、華銀電力,代碼600744 ,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5、江蘇新能,代碼603693 ,江蘇省新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6、三峽水利,代碼600116 ,重慶三峽水利電力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
7、福能股份,代碼600483 ,福建福能股份有限公司。
8、桂東電力,代碼600310 ,廣西桂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9、嘉澤新能,代碼601619 ,寧夏嘉澤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0、西昌電力,代碼600505 ,四川西昌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8. 山西省能源企業排名?
1、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3、山西焦煤集團責任有限公司。
4、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山西鵬飛集團有限公司華新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6、華新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9. 中國十大儲氫公司排名?
十大制氫企業:
國家能源集團
國家能源集團在氫能源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煤化工板塊年產超過400萬噸氫氣,已具備能供應4000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制氫能力,世界排名第一。
2018年10月11日,國家能源集團下屬準能集團,與氫能科技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及濰柴控股集團簽署了《200噸級以上氫能重載礦用卡車研發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發氫動力礦車。這是繼客運公交專線之后,中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在交通領域邁出的新步伐。
中國石化
中國石化經營著全球最大的煉油業務和全球第二大化工業務,提供能源解決方案,通過3萬多個服務站提供完善的銷售。
2017年12月,中石化與佛山市、云浮市簽署加氫加油合建站項目協議,項目擬在原有加油站基礎上增設加氫功能,合建為加氫加油合建站。合建站的合建形式為二級加油站與三級加氫站合建,合建后為一級加氫加油合建站。這不僅有效節約土地成本,還可以依靠現有加油站銷售網點,這種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
2018年9月5日,HydrogenCouncil(氫能委員會是一個全球氫能技術的CEO聯盟)公布了新成員企業名單,中石化(SINOPEC)成為指導成員級別企業。至此共有五家中國企業在會,分別是長城汽車、濰柴、國家能源集團、中石化、Re-Fire重塑科技。
2018年10月,中石化與億華通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氫氣供應、車輛加氫、加氫站運營等方面展開全面深入合作。
2018年10月25-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這是日本首相時隔七年后的首次中國之旅。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中石化與日本最大的石油進口承銷商JXTG簽署了一項關于氫能的意向合作協議。這表明中石化集團已在開始從石化能源向低碳、零碳、零排放能源轉型。
華昌化工
華昌化工是江蘇華昌(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始建于1970年,1999年改制,2004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化工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中國化工百強企業,江蘇較大的肥料制造商,蘇州市十大民營企業之一。目前,企業已經形成了煤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等多產品的產業格局。
公司所在地江蘇省張家港市氫源豐富,華昌化工近日發布了關于原料結構調整技術改造項目二期投產的公告,公司二期項目可生產合成氣(氫氣、一氧化碳),裝置合成氣生產能力總計為110000立方/小時,在氫氣制取方面,每年可生產氫氣達20萬噸。
東華能源
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華能源”)成立于1996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烷烴資源的進口、銷售和深加工,公司致力于將國際優質烷烴資源與中國經濟增長需求相結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材料產業,打造國內最大的烷烴資源綜合運營商。公司于2008年3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221。
東華能源可利用丙烷脫氫、乙烷裂解來產生氫氣,目前已成為綠色能源的供應商,其副產氫客戶為凱凌化工、華昌化等企業。此外,東華能源還積極向下游氫燃料電池加氣加氫站拓展。
東華能源的2套66萬噸/年的丙烷脫氫裝置每年可產氫6萬噸。
美錦能源
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美錦能源”)成立于1992年,前身為福州天宇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天宇電氣”),199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0723)。公司主要從事煤炭、焦化生產和銷售,擁有儲量豐富的煤炭和煤層氣資源,具備“煤-焦-氣-化”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是全國最大的獨立商品焦生產基地之一。
氫氣是公司焦化業務的副產品:焦炭生產過程中釋放焦爐氣,焦爐氣含有50%的氫氣。根據公司660萬噸焦炭產能核算,公司一年僅副產氫氣就可以達到5.9萬噸,可以滿足約3.7萬輛小轎或1.2萬輛中型卡車或者9000輛大型客車一年的使用量。公司控股的佛山市飛馳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生產氫燃料電池客車并首次實現出口的公司。
金能科技
金能科技是一家資源綜合利用型、經濟循環式的綜合性化工企業,2017年5月11日,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碼603113)。主要產品有對甲酚、山梨酸(鉀)、炭黑、白炭黑、甲醇、焦炭、丙烯、聚丙烯等,應用于醫藥、食品、鋼鐵、汽車、塑料、化纖等多個領域。
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Lummus工藝,采用國內獨特的循環生產模式,建設90萬噸/年丙烷脫氫與8×6萬噸/年綠色炭黑循環利用項目、6.5億立方/年清潔氫能源項目。公司每年可副產氫氣4.1萬噸。
衛星石化
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648,股票簡稱:衛星石化)是國內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是國內第一家以丙烷為原料形成C產業一體化格局的民營上市企業。公司總部坐落于浙江嘉興,衛星石化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化工行業最具競爭力500強企業、中國專用化學品制造行業最具競爭力50強企業。
衛星石化于2019年4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以自有資金設立浙江衛星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好地發揮丙烷脫氫、乙烷裂解的清潔工藝優勢,將生產過程中富余的氫氣,開展氫能源業務拓展、參與氫能利用技術開發、尋求加氫站建設設,以及積極參與國內氫能利用產業的發展。
巨正源股份
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廣東省廣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最大的省屬國有企業之一)的控股企業,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的公眾公司,證券代碼:831200,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成品油及化工品貿易、燃油及化工品儲罐、燃料油船運、碼頭運作業務等。
東莞巨正源12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高性能聚丙烯項目,日前在沙田鎮立沙島精細化工園區完成了產品分離塔吊裝儀式,標志著項目建設全面進入攻堅階段。
鴻達興業
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證券簡稱:鴻達興業,證券代碼:002002,注冊資本人民幣2,588,713,789元。公司的主營產品及服務包括土壤調理劑、環保脫硫劑等環保產品,提供土壤治理、脫硫脫硝等環境修復工程服務;PVC、改性PVC、PVC建筑模板、PVC醫藥包裝材料、PVC生態屋等PVC新材料;
公司于2016年12月投資設立內蒙古鴻達氫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氫氣的存儲及應用研究。
濱化股份
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濱化股份,601678SH)注冊資本15.444億元,總資產106.6億元,具有五十年豐富的燒堿和環氧丙烷生產經驗,是我國重要的環氧丙烷及燒堿產品生產商和三氯乙烯、油田助劑供應商。濱化股份于2010年2月23日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2018年,濱化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7.5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3.38億元,實現利稅13.38億元,企業綜合競爭實力不斷增強。
公司與北京億華通共同出資設立了山東濱華氫能源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方向是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提供氫氣。資料顯示,濱華氫能于2017年9月由濱化股份與億華通合資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濱化股份以貨幣方式出資4500萬元,占濱華氫能注冊資本90%,億華通以技術出資500萬元,占濱華氫能注冊資本10%。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