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性質是國企的藥企有哪些?
藥企國企有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魯抗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南方制藥廠、
國營靖江葡萄糖廠、
漳州片仔癀集團、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江中制藥廠、
河北制藥集團、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
哈爾濱醫藥集團公司、
吉林制藥集團、
山東新華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2. 藿香正氣水是哪個公司的產品?
同仁堂是我國中藥行業的老字號,始創于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1992年8月,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正式成立。1997年6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隆重掛牌,在上海證交所上市。2000年3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下沉部分優良資產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底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上市之后,同仁堂科技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業績表現,并于2010年7月9日正式轉入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3. 醫藥國企排名?
排名:
1.華潤集團,成立于2007年03月22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法定代表人為白曉松。
2.國藥集團,成立于1987年03月26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法定代表人為劉敬楨。
3中國誠通,成立于1998年01月22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法定代表人為朱碧新。
4.中國通用,成立于1998年03月18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豐臺區,法定代表人為于旭波。
5.中國國投成立于1995年04月14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法定代表人為付剛峰。
6.中國國新成立于2010年12月0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法定代表人為周渝波。
4. 哪些藥企是央企?
1.華潤集團,成立于2007年03月22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法定代表人為白曉松。
2.國藥集團,成立于1987年03月26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法定代表人為劉敬楨。
3中國誠通,成立于1998年01月22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法定代表人為朱碧新。
4.中國通用,成立于1998年03月18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豐臺區,法定代表人為于旭波。
5.中國國投成立于1995年04月14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法定代表人為付剛峰。
6.中國國新成立于2010年12月0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法定代表人為周渝波。
5. 華潤集團旗下制藥公司?
華潤集團旗下已擁有華潤醫藥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
其中,華潤三九主營藥品開發、銷售、中藥材種植等,東阿阿膠則多年以來在國內阿膠行業占據龍頭位置,華潤雙鶴作為一家化學藥生產企業,在降壓降糖等慢性病領域構建了自己的全品類產品線。華潤在A股市場布局初具雛形,從化學藥到品牌中藥,從中藥種植到藥品分銷,華潤系已經形成橫跨中西藥,從制造到分銷,從處方藥到OTC甚至保健品的全品類醫藥生態體系。
6. 出口型醫藥上市公司有哪些?
1、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公司原料藥和制劑國際化產品組合進一步擴充,鹽酸多西環素片和鹽酸多西環素膠囊新取得了美國ANDA批件,鹽酸伐昔洛韋及水合物、纈沙坦、環吡酮、阿昔洛韋等多個原料藥在海外市場獲批。
2、九安醫療
公司先后在美國硅谷、法國巴黎、北京、新加坡設立子公司,并以7億元價格收購了為心臟起搏器患者提供設備互聯與遠程監控服務的法國移動醫療領先企業eDevice。

2017年九安醫療參與并設立了海外并購基金,同年并購美國Care Innovations(“CI”)移動醫療公司。公司被譽為全球移動醫療的開拓者、參與者和領跑者。
3、奧美醫療
公司產品以出口為主,銷往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中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廣受客戶好評。主要知名客戶包括Medline、Dukal、Paul Hartmann 、 Medicom 等國際著名醫療器械廠商。
4、巨星科技
公司與傳統的工具制造企業不同,公司擁有強大的渠道優勢,公司主要客戶為歐美大型建材五金超市、大型百貨連鎖超市、全球工業工具供應商、歐美專業汽配連鎖等, 能繞過國內外中間商直接面對大型連鎖終端進行銷售,獲取更多的渠道利潤。
5、江蘇恒瑞
公司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多地建有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構,打造了一支3400多人的研發團隊,其中包括2000多名博士、碩士及200多名海歸人士。
7. 中國最大的民營藥企據說是修正藥業,之前他們怎么都說是國企呢,求正解?
修正藥業的前身是一個國企,后來被收購以后經過不斷的變化成為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民營企業,修正藥業集團是集科研、生產、營銷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民營企業,集團總部設在長春,營銷總部設在北京。
產業布局已從醫藥名城通化,延伸到柳河、雙陽、長春、北京、四川、南昌等地。總占地面積11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集團下轄66個全資子公司,有員工80000余人,資產總額75億元。
8. 中國藥企排行榜?
2012年12月,英國《衛報》刊載報道,稱主要來自中國或印度的假藥及劣質藥品大量涌入非洲地區。烏干達及坦桑尼亞市面上銷售的抗瘧疾藥品有1/3是假藥或不符標準。國內當即有人稱這是誣蔑。事實上中國已是世界聞名的假藥出口大國,假藥販不僅貨品行銷歐洲非洲,還與時俱進采用全球化經營模式。
“中國造”假藥充斥非洲、歐洲
《柳葉刀》雜志抽樣調查發現,“主要來自中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抗瘧疾藥物35%沒療效
即使是不認同《衛報》報道的人,也承認“目前非洲的抗瘧藥主要來自中國”、“非洲市場上的所有青蒿素類抗瘧藥,幾乎都與中國有關”。而根據2012年6月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的論文,研究者對撒哈拉以南21個國家的抗瘧疾藥物進行了20次抽樣研究,總共抽檢樣品2634份,涵蓋當地市面上幾乎所有抗瘧疾藥物種類。研究小組對這些藥品進行了高效液相色譜測試、拉曼光譜測試、液相色譜—質譜法測試等至少六七種檢測方法,以求結果客觀無誤。在所有抽檢樣品中,共有795份樣品用任何一種檢測方法都測不出有效藥物成分。也就是說,醫學研究人員隨便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做一次抽樣檢測,就測出“主要來自中國”的抗瘧疾藥物有35%是毫無療效的。
中國連續三年排在向歐盟大宗出口假藥的國家前四名之內
中國假藥不僅暢銷非洲,也占據了一大塊歐洲市場份額。根據“歐洲稅收及海關聯盟委員會”公布的年度緝私報告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連續三年穩居世界上向歐盟大宗出口假藥的國家前四名之中。在 2005 年,歐盟海關官員截獲的假藥有 6% 來自中國,中國在向歐盟出口假藥的國家名列第三。在2006 年,這個比例猛漲到 20% ,在 2007 年下降到3。88%后,仍排在向歐盟出口假藥的國家的第四名。
英國警方近年連續查獲大批中國產假抑郁藥和“偉哥”,稱假藥販從網絡銷售轉向供應國家醫療系統
2009年3月,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在米德爾斯布勒查抄價值77。3萬美元的假藥,這批假藥全部來自中國,其中包括抗抑郁藥物、減肥藥和治療男性功能障礙的藥物。2010年初,倫敦警方查獲價值946972美元的7萬片“偉哥”、“希愛力”、“艾力達”等治療陽痿的藥物,這批藥物全是從中國運來,本要放在網站上出售。
而在2009年1月3日英國《觀察家報》對警方查獲一大批偽劣的抗精神分裂藥物“金普薩”的報道中,稱這批藥物是“先在中國生產,貼上法文標簽,然后運到新加坡,最后來到利物浦”。并引用倫敦警察邁克迪茨的話:“對電子郵件和電話的秘密監控顯示,這些假藥主要來自中國”。而且《觀察家報》稱,據當時的警方消息顯示,中國往英國販假藥的團伙已從網上銷售諸如“偉哥”等改善“生活方式”的假藥,漸漸改成向“英國國民醫療服務系統”(NHS)批發“救命”的處方藥。因為英國官營的NHS系統中藥品售價遠高于市場價,假藥販獲利更豐。
2008年,愛爾蘭、捷克等國都截獲上百萬片近噸來自中國的假藥
2009年5月,愛爾蘭媒體報道,當地警方近年來共截獲0。8噸假藥和不法藥物,光2008年就截獲上百萬片假藥。愛爾蘭海關稱這些藥物基本上都來自中國和孟加拉國國。2008年2月捷克海關在布拉格以北,從主要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印度的郵包中查獲并銷毀一噸假藥,這批假藥有近一百萬片,其中不少也是“偉哥”與“希愛力”。
中國假藥商全球化運營,不少產品包裝成“印度造”
美國學者4年來隨機抽樣中,59%的標明“印度造”假藥樣本實為“中國造”
在各種全球大型媒體的報道中,說起假藥出口國,通常首先說印度,然后再提中國。但按第三國學者的檢測結果,“世界第一假藥出口國”的“殊榮”到底該歸誰,其實難說得很。美國專攻發展中國家抗瘧疾藥物市場和假藥市場的經濟學家羅杰·蓋茨,于2011年2月13日發表文章。他在文章中稱:“在之前的4年中,自己領頭的研究團隊從20個國家的22個城市中收集藥品。其中911種抗瘧藥和抗生素在其包裝上標明產地為印度。它們從14個國家的市場上購得,其中主要是非洲國家,也包括泰國、印度。在這些藥品中有37種標明產地是印度的確實是假藥,其中22種無疑是在中國制造并直接運至非洲的。因此在這個抽樣調查隨機抽取的樣本中,59%的印度假藥樣本實際是由中國制造的。”
假藥行業全球化運營,“中國假藥貼印度品牌”已成普遍模式
這種現象原因不止一種。因為中國的假藥廠家可能自行將產品貼上印度產品的標簽,以達到魚目混珠的效果。例如2009年6月尼日利亞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發布新聞稿,聲明截獲一整集裝箱沒有廠牌卻標著“印度制造”的偽劣抗瘧疾藥,經查實這批假藥實際是在中國生產。
而且很多假藥廠家已經全球化運營,按“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2010年發表的報告《犯罪的全球化》所言,世界偽劣藥物產業中“技術成熟的中國廠家生產偽劣藥物,再運往印度貼標簽冒充名牌產品”和“勞力成本低的印度作坊生產偽劣藥物,再運往中國港口分包出貨”的兩種生產模式已經成熟。報告中提到2009年印度和中國警方多次破獲查封假藥生產商的行動后的發現證實了這一判斷。
全球假藥事件常和中國相關
全球范圍內中國產假藥準確數量很難被統計
“中國是世界假藥出產大國”的說法是大概描述而非精確數據。雖國外媒體也流傳過“全世界假藥20%來自中國”的數字,但操守嚴謹的媒體在引用這種說法時都會加“據說”“據估計可能”的提示。因為制販假藥畢竟是非法的地下經濟活動,很難得出一個客觀、完備而可信的全球性精準統計數據。現有數據都來自于地區性統計和抽樣調查。但全世界范圍內,每當發生大批量假藥和劣質藥物販售事件時,貨品的來源總是和中國脫不了關系。
2008年,美國FDA在調查149人服用肝素藥物死亡時,發現來自中國的藥物原料中有違規成分
2008年2月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現,自2007年初以來,美國已有149名病人因使用含有肝素的抗凝血藥而死亡。經調查發現,使病人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藥物,集中在美國的巴克斯特國際公司(Baxter International)產品,藥物中含有違規的多硫酸軟骨素,病人攝入后易產生過敏并致死。而巴克斯特公司產品的材料來自位于中國常州的美資企業SPL公司。SPL公司調查后表示,污染源不在工廠,而是在豬農和地區批發商出售的原料。盡管中國官方不同意FDA的“多硫酸軟骨素致死病人”結論,但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在2008年7月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承認肝素原料中不能含有多硫酸軟骨素。
結語:雖然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國內的藥物安全和質量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造”假藥,影響的已經不止是中國人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