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中關村是幾環?
中關村位于北三環與北四環之間,緊挨著北四環。
中關村在北京市海淀區。
在北京市北三環四通橋和四環中關村一橋之間,毗鄰四環路。范圍比較大
一般說到中關村都是坐車到中關村南。或者地鐵中關村站。
中關村科技園,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也是京津石高新技術產業帶的核心園區。中關村科技園是我國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被譽為“中國硅谷”。
2. 北京所有的工業區是什么工業區?
1,北京房山工業園區
北京房山工業園區園區位于北京市14個衛星城之一――燕房衛星城總體規劃區的東部,距北京市中心38公里,區位優勢顯著,交通便捷。園區東至星城路西側220kw高壓西導線,西至房山區城關街道依山路,南至京周公路(市級主干路),北至大件路(市級主干路)。
2,和田地區北京工業園區
和田地區北京工業園區是在北京懷柔區政府對口支援及自治區、地區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的有利時機下,規劃、開發建設的集建材、石油化工、倉儲物流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
3,中航技北京工業園
中航技北京工業園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宏達北路16號。項目始建于1993年,1996年6月18日竣工。
4,北京通州工業開發區
北京通州工業開發區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市級工業開發區,位于通州衛星城東南5公里的張家灣鎮,規劃面積8.78平方公里。

5,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中國北京大興亦莊地區,屬明清時期北京城皇家園林南苑境內。這是北京市唯一同時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重優惠政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3. 北京主要特點和優勢?
北京主要的特點和發展優勢是文化
北京是國家首都,也是國際化大都市,在與世界大都市對比中,不難發現北京最大的特點和發展優勢是文化。因為北京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是北京的富礦,這些豐厚的文化不僅成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同時成為北京這座城市的底蘊。
北京有著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國家一統、多民族團結是北京古都文化最突出的亮點。
北京是中國紅色文化最重要發源地。自從中國共產黨誕生,紅色基因、紅色文化就在北京這座城市生根、發芽,蓬勃發展,不斷弘揚,在全國起到先鋒和引領作用。。
北京有著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它是北京逐漸形成的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北京自民國開始,原天子腳下的市民在皇城根、什剎海、鐘鼓樓、天橋等處逐漸形成特色鮮明的市井民俗文化,這種文化行為大氣、維護正義、服務周到、有禮有面、京腔京味,一批作家用北京地方語言、講述北京發生的故事,作品被稱為“京味文學”。在北京還有馳名京華的老字號,這些老字號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商品重誠信,服務周到,逐漸形成優質品牌,成為京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創新文化一直推動著北京這座城市不斷向前發展、邁進。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創新不僅是北京城市鮮明特點,還是城市活躍和跳動的靈魂。北京城市發展之所以經久不衰,就在于不斷創新。這種創新文化有蓬勃發展的態勢,歸結有兩條:
一是開放包容,作為多民族散雜居典型聚居區和首都文化高地,歷史上的北京城是你來我往,人才薈萃,不僅多民族融合,而且文化融合,甚至包括外來文化融入。融入進來的文化不僅充分吸收北京原有文化,而且帶來更為新鮮、更有特色的文化,在北京始終形成先進文化的崇尚和引領。
二是改革開放,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如春風細雨,滋潤著北京人的心田,使北京既有深厚的古都文化,又不封閉保守,有開放的胸懷和時尚追求。
北京從改革開放起步出現的圓明園畫家村到書畫家落戶通州宋莊,從798舊工業廠房利用到首鋼新文化園區確立,從海淀電子一條街到中關村科技園落戶,北京科技創新發展已經形成“三城一區”(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態勢,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更是異軍突起,在全國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文化+科技、文化+設計、文化+旅游等已經成為北京創新發展新的引領和業態。
4. 我國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區分別是什么?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分布特點是多依附于大中城市,東部地區發展速度遠高于中、西部地區,北京、上海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我國三天高新技來產業帶,北京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被譽為我國的“硅谷”。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