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taly是什么牌子的項鏈?
表示產地是意大利,italy是意大利 s925是指含純銀92.5%,其余7.5%為其他金屬元素,一般標示為銀925或s925
ltaly不是項鏈的品牌,是指項鏈的產地,這個印記是指這條項鏈的產地是意大利。
貴金屬飾品上的標記,一般包括廠家、產地和黃金含量三部分,項鏈上的標記ltaly,指的就是產地。
2. 意大利進口585/14彩金大概多少錢?
彩金其實就是黃金的合金,收藏意義不大,主要是工藝好看,很少有換購一般貴金屬首飾標注材質,含金量,模板號,戒指有直徑國家貴金屬命名沒有千足金,萬足金的說法,一般用au999或者24k來標識建議索要發票看發票品名2014年10月22日交易價到245.5元左右,黃金首飾288元左右,投資黃金250元,回收235元,典當行回收價格只有210元以下,投資有風險從業需謹慎,如需查詢詳細品牌價格可追問核實;謹防類似“興邦”案和黃金佳非法集資廣告鄙視廣告,鄙視某些助紂為虐的知道管理員
3. italy銀吊墜是什么牌子?
italy是意大利 s925是指含純銀92.5%,其余7.5%為其他金屬元素,一般標示為銀925或s925
ltaly不是項鏈的品牌,是指項鏈的產地,這個印記是指這條項鏈的產地是意大利。
貴金屬飾品上的標記,一般包括廠家、產地和黃金含量三部分,項鏈上的標記ltaly,指的就是產地。
意大利金通常是指18k的白金加工成的首飾。上面應該會有Italy 750 的標志。一般ltaly工藝的鏈子都是18K金的,含有75%的黃金,其余25是合金材質。
4. 銀飾品上有italy什么意思?
Italy表示此項鏈是意大利工藝款式,750表示項鏈是18K金,純度為75%,剩余的25%為別的貴金屬,一般有銅、鎳等。由于加如其他金屬(并不是純金),所以比起24k金來在工藝和造型方面都更有優勢,所以它的價值不在于含金量,而是看首飾的設計和工藝。意大利工藝品的特色:意大利對于K金的把握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時尚金飾以18K黃金(含75%黃金)為主要材質,可變化出豐富多彩的顏色,典雅高貴的K白金、魅惑的玫瑰金、純情的粉紅金、沉靜的青金、冷艷的紫金及絢麗的三色金等都是18K金飾多變的色彩呈現。而且K金硬度較好,可制作出各款精美而又摩登前衛的首飾款式,因而被西方設計師廣泛采用。擴展資料標有Italy 750的項鏈的保存方法:1.將每件K金飾品獨立放置于不同的首飾盒中或抽屜中,避免刮花;2.定期清洗K金飾品,方法是將K金飾品浸于溫暖的肥皂水中,用軟刷輕輕擦去油脂,在用清水沖洗,然后用吹風機烘干;3.由于K金延展性高,應注意不要經常拉撥項鏈等飾物,更要注意不要纏繞在頭發上;4.在進行家居清潔工作時,應先除下 K金飾品,因為洗潔精等液體會令K金飾品顏色變得暗淡;5.一般在打扮的最后步驟才佩戴K金飾品,因為香水、噴發劑等化學物質會對K金飾品造成損害;6.不要戴K金飾品游泳,除了易于遺失外,鹽水及氯水亦會損害K金飾品。
5. 貴金屬金銀作為貨幣具有哪些優點?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歷史上不同地區曾有過不同的商品交換充當過貨幣,后來貨幣商品逐漸過渡為金銀等貴金屬。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和交換的擴大,商品貨幣(金銀)的供應越來越不能滿足對貨幣日益增長的需求,又逐漸出現了代用貨幣、信用貨幣,以彌補流通手段的不足。進入20世紀,金銀慢慢地退出貨幣舞臺,不兌現紙幣和銀行支票成為各國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續。
金屬貨幣
經過長年的自然淘汰,在絕大多數社會里,作為貨幣使用的物品逐漸被金屬所取代。使用金屬貨幣的好處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無法從自然界大量獲取,同時還易儲存。數量稀少的金、銀和冶煉困難的銅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某些國家和地區使用過鐵質貨幣。
早期的金屬貨幣是塊狀的,使用時需要先用試金石測試其成色,同時還要秤量重量。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漸建立了更加復雜而先進的貨幣制度。古代希臘、羅馬和波斯的人們鑄造重量、成色統一的硬幣。這樣,在使用貨幣的時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測試成色,無疑方便得多。這些硬幣上面帶有國王或皇帝的頭像、復雜的紋章和印璽圖案,以免偽造。

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是商朝的銅貝。商代在我國歷史上也稱青銅器時代,當時相當發達的青銅冶煉業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交易活動的增加。于是,在當時最廣泛流通的貝幣由于來源的不穩定而使交易發生不便,人們便尋找更適宜的貨幣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銅上,青銅幣應運而生。但這種用青銅制作的金屬貨幣在制作上很粗糙,設計簡單,形狀不固定,沒有使用單位,在市場上也未達到廣泛使用的程度。由于其外形很像作為貨幣的貝幣,因此人們大都將其稱為銅貝。黃金貨幣據考古材料分析,銅貝產生以后,是與貝幣同時流通的,銅貝發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現了新的貨幣形式,即包金銅貝,它是在普通銅幣的外表包一層薄金,既華貴又耐磨。銅貝不僅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貨幣。
金銀
西方國家的主幣為金幣和銀幣,輔幣以銅、銅合金制造。隨著歐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易量逐漸增大,到15世紀時,經濟發達的佛蘭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恐慌。從16世紀開始,大量來自美洲的黃金和白銀通過西班牙流入歐洲,挽救了歐洲的貨幣制度,并為其后歐洲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起步的條件。
中國貨幣歷史沿革
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春秋時期,黃金已作為貨幣而出現,如子貢“家累千金”,越大夫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都說明黃金已作為衡量財富的尺度、作為一般等價物而出現了。此外,春秋時出現了銅鑄幣。
春秋時期黃金與銅鑄幣雖已出現,但在實際生活中似乎普遍使用的還不夠。李劍農先生統計了《左傳》中記載:"賞賜、饋贈、獻納、犒聘者二十九,或以器飾,或以車馬牲畜,或以璧玉,或以帛錦,或以衣服,以生金者一,無以錢刀者";"言擄掠盜竊奪者十四,或禾麥米粟,或木材,或璧玉,或實用之兵器,或馬,或鐘,奪幣者一,不言為錢刀之幣"。因此,對春秋時期貨幣的使用情況不能估計過高。
戰國時期,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普遍使用,但當時處于金屬鑄幣、貴金屬貨幣和實物貨幣并用時期。到戰國時期,除了黃金是各國的通用貨幣外,銅鑄幣是各國民間的通用貨幣。
古代中國的貨幣體系以銅幣為基礎。更早的貨幣形式目前尚未被發現。最初的銅幣形狀多種多樣,有刀幣、布幣、蟻鼻錢等很多形式。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下令全國的銅幣以秦國的銅錢為標準。由于澆注銅幣使用砂模,鑄造好的銅幣帶有毛邊,所以在其中央留有方孔,以便用木棍串聯起來打磨修銼。這種特殊的形狀使它被賦予很多象征性的神秘主義解釋,有人認為銅幣的圓形代表“天”,中央的方孔代表“地”。銅幣上面通常帶有鑄造時的皇帝年號。
金幣在古代中國很罕見。春秋和戰國時期,中國南方長江流域的楚國曾經使用過金餅和金片。但是在其他的地區和朝代里,黃金主要用于裝飾和保值用途。公元前二世紀,西漢的漢武帝曾經發行過白色的鹿皮貨幣,用于賞賜貴族和軍事將領。除了銅幣以外,棉布、絲綢、大米等生活物資也曾經作為貨幣的計算單位(而不是實際的貨幣)用來支付官僚和軍隊的薪餉。唐朝以后,白銀貨幣逐漸得到廣泛流通。雖然國庫和官方銀庫里的白銀按照統一的成色與重量鑄造成元寶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銀卻不是鑄幣,而是以零碎的塊狀流通,在市場上使用時要經過計算成色、秤量重量這些繁瑣的手續。大塊的銀錠要用夾剪切割,零碎的小塊銀錠需要在銀匠那里重新鑄造成更大的銀錠。中國不使用白銀鑄幣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不穩定性,官方無法為發行的銀幣提供擔保,同時由于戰亂頻繁,民眾經常將白銀窖藏起來,導致市場流通額不足以支持銀本位貨幣系統。
由于攜帶大量的銅幣極其不便,在經濟高度發達的北宋時期,出現了交子的紙幣。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之一。但是比起現代意義上的紙幣來,它更象一種匯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紙幣,并將其視為解決經濟困難的妙法之一。他們不顧實際的貨幣流通額和經濟水平,發行了大量沒有保證的紙幣,造成了最早的通貨膨脹。元朝被由漢族人建立的明朝取代。其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農本主義者。他認為紙幣是異族的東西,應該加以擯棄。但是明朝自己也發行了名為“大明寶鈔”的紙幣。這種紙幣在民間很少使用。
明朝中后期,白銀開始大量流入中國,成為和銅錢一樣普遍的金屬貨幣。清朝時期,白銀已經成為國家的主要貨幣單位(“兩”)。清朝末年,墨西哥的銀元開始在中國大量流通。光緒皇帝在位時期,中國鑄造了自己的銀幣,并設立了戶部銀行,發行正規的紙幣。1935年,中國實行法幣制度,正式廢除銀本位。根據1936年《中美白銀協定》,法幣一圓等于0.265美元。
中國大陸的現行法定貨幣叫做人民幣,是由國家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輔幣是角和分。一元為十角,一角為十分。元、角和分有紙幣,元和五角及分也有鑄幣。元的票面有1、2、5、10元、20元、50元、100元,角的票面有1、2、5角,分的面額有1、2、5分。人民幣元的縮寫符號是cny¥。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