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利率是如何計算的? 國債利率上升是好是壞?
債券利率是指債券發行人在募集資金時支付給債券購買者的利率。 債券的利率高于銀行的存款利率,因為債券的利率受制于銀行的利率,債券的流動性低于銀行的存款利率。 那么,債券利率是如何計算的呢? 國債利率上升是好是壞?
債券利率的呈現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息票率:是債券利息與債券面值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息票利率=利息/面值。
2. 市場利率:債券利息與債券市場價值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市場利率=利息/市場價格。
3、實際利率與市場價加買入價減去面值的比率,計算公式為:實際利率=實際利率/[市場價(買入價-面值)]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上面的公式,我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A購買5萬元的半年期公司債,其年化利率設定為2.75%,這5萬元的債券一年內能獲得多少預期收益? 這個人到期時預期的收入是多少? 應用公式:
債券利息=本金*年化利率*期限/360=50000*2.75%*360/360=1375元

債券利息=本金*年化利率*期限/360=50000*2.75%*180/360=687.5元
債券利率將被遺忘。 就國債這樣的具體債券而言,國債利率上升是好是壞?
1、從宏觀經濟角度看存款利率與債券利率關系,國債收益率高說明市場經濟走勢良好存款利率與債券利率關系,增長平穩,投資收益穩定,資金投入國債的資金較少。 即國債價格下跌,表明投資者開始拋售國債,意味著不信任。 如果收益率本身不高,可以理解為投資者退出國債市場,投資于股票等風險資產。
2、當國債收益率上升時,意味著資金對國債的投資減少。 具體有兩種情況:其他資產市場火爆,資金被搶; 或者流通的貨幣總量很少,任何市場都沒有錢? 無論哪種方式,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總量最終可能會減少。
3、因為國債的主要投資者是商業銀行,而商業銀行持有的國債較多,可以從央行那里拿到更多的錢放貸。 當國債收益率上升時,商業銀行獲取資金的成本就會上升,可借入的資金就會減少,從而導致一系列的資金短缺。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