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句俗語“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立秋,現在正式邁入秋天的季節。都說立秋下雨好,“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下雨萬物收。本來前兩天預報有雨,可是一直到下午都沒有見到雨點,快要晚上了突然來了場雨,雖然不大也算是立秋降了雨。都說立秋的晴雨,可以預測一秋的氣候,“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真的是這樣嗎?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要和具體場景和區域結合起來,不然農村俗語毫無意義。這句俗語的字面是說,如果立秋當天晴天,那么整個秋天都會是晴朗的天氣,對于干旱少雨的地區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利于莊稼的生長;相反如果立秋這天下了雨,那么整個秋天也會多雨,當然對于雨水較多的地區,也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我們倒可以從其他俗語來檢驗,立秋不下雨,二十四個秋老虎,如果立秋不下雨,秋后一伏熱死牛,出現秋老虎的概率也更大,暑氣影響下的溫度較高。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立秋之后大部分都是晴天,這也正驗證了“立秋晴,一秋晴”。 當然,對于農民而言,立秋下雨可以說非常有利,有這么一句話,“春雨貴如油,秋雨貴如金”。因為立秋之時,正是大部分莊稼抽穗結子的時期,“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這個時候的降雨可以說,能夠預示秋后有個好收成。甚至“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可見立秋的雨水有多么重要。 正如我們前文所述,所有俗語都有其地域性,不可擴展至全國,更要結合的環境的變化。比如現在受溫室效應的影響,氣候異常卻成為正常。我們這里是安徽省東部,詢問村里老人有這樣的說法,今天傍晚降了雨,估計秋后雨水也較足,出現秋老虎的可能性較小,不僅是個涼快的秋天,更是一個豐收的秋天。那么,你們那里下雨了嗎?有這樣的說法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