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的定義:砌體結構:由磚砌體、石砌體和砌塊砌體構成的結構。由于砌體抗壓強度高,抗拉強度低,砌體結構構件主要承受軸向或小偏心壓力,很少受拉或彎曲。一般來說,砌體結構可用于民用和工業建筑的墻、柱和基礎。磚混結構:磚混結構是指建筑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墻體采用磚或砌塊,構造柱、橫向承重梁、樓板、屋面板采用鋼筋混凝土。2.不同的應用:砌體結構一般民用和工業建筑的墻、柱、基礎可采用砌體結構。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等結構的建筑中,常采用非承重磚墻作為圍護結構,如框架結構的填充墻。磚混結構適用于房間面積較小的多層或低層建筑。磚墻是用來承重的,鋼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構件改變不了承重墻,而框架結構可以改變大部分墻體。3.不同的功能:磚混結構:框架結構房屋的承重結構是梁、板、柱,磚混結構房屋的承重結構是樓板、墻。從牢固性來說,理論上框架結構的牢固性大于磚混結構,所以在設計磚混結構時,樓高不能超過6層,而框架結構可以達到幾十層。砌體結構:易于就地取材。磚主要是用粘土燒制的;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材;砌塊可用工業廢渣制成,來源方便,價格低,磚、石或砌塊砌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不用需要模板和專用施工設備的砌體可以節省木材。磚混結構建筑墻體布置如下:1、橫墻承重。樓層由平行于山墻的水平墻支撐。常用于小開間建筑,如規則布局的住宅、宿舍,酒店、辦公樓等。水平墻也做隔墻和承重墻,間距3 ~ 4m。2.縱向壁承受負荷。檐口墻和平行于檐口墻的豎墻支撐樓層,和開間可以靈活布置,但建筑剛性差,立面上不能開大面積門窗。3.縱橫墻混合承重。部分橫墻和部分豎墻支撐多平面復雜、內部空間劃分多樣化的建筑中使用的樓層。4.磚墻與內框架混合承重。用內部的梁柱代替墻體來承擔荷載,外部的擋土墻也起到承重的作用。這種布局可以獲得較大的內部空間和靈活的布局,但建筑的剛性不夠。常用于大禮堂。5.底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上部為磚墻承重結構。它通常用于大型空間,沿街的商店在底層,公共活動在底層,房屋、辦公樓或宿舍等建筑在頂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