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東北地區剿匪紀實(4)#圖說軍史#
東北地區土匪都是什么軍銜?各類上將中將總司令。
接上文。
西滿軍區(遼熱軍區)派出一批連排軍事干部,配備幾個老連隊,作為黑龍江地區剿匪部隊骨干,分別配備在幾個戰略要點上,配合地方部隊進行剿匪。在合江及牡丹江地區,剿匪部隊遵照統一部署,重點剿滅數量多、危害大的大股土匪。
截至1946年6月21日,田松支隊肅清穆棱縣、綏陽縣等地土匪,收復東寧縣城。將盤踞在東寧縣境內的王志林股匪大部消滅,斃傷俘800余人,匪首率30余人逃脫。第359旅2個團配合合江軍區部隊、牡丹江軍區部隊,分三路合圍東安市、密山縣一帶勢力最大的土匪謝文東部主力,殘匪向密山縣、富錦縣逃審。
追部隊兵分兩路,向東安市以東虎林縣、饒河縣等地區追擊。
截至7月1日,共殲滅土匪2800余人。匪首謝文東率殘部200余人,逃往樺何縣金沙河一帶。合江省其他幾大股土匪也均被擊潰。孫榮久、張雨新等匪首率殘部200余人逃竄至五林縣三道通(今屬林口縣)一帶,李華堂匪部100余人也逃審至三道通一帶。
在松江地區,國民黨委派的漢奸、特務、新編第27軍軍長姜鵬飛,奉國民黨軍東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長官杜聿明之命,秘密潛人北滿解放區活動。他們在哈爾濱、阿城縣、通河縣、延壽縣等地組織日偽殘余,勾結當地土,陰謀破壞解放區,企圖進占哈爾濱、佳木斯等城市。
1946年8月28日,姜鵬飛與漢奸李明信在哈爾濱舉行暴動,妄圖里應外合占領哈爾濱。被國民黨收編委任為第6路軍第3軍軍長的土匪崔大剛,以為時機已到,率部擾亂社會治安。但是,在部隊的打擊下,這些土匪很快瓦解,姜鵬飛、李明信、崔大剛等匪首全部被活提。

在黑龍江地區,中心縣負責全面指揮清剿,主力部隊與地方部隊緊密配合。同時,在周圍省剿匪部隊的配合下,對本地區大股土匪進行圍剃,對流竄到其他省的土匪進行了圍剿。截至1946年8月底,一共殲滅和打擊大股土匪近1萬人。殘余土匪成化整為零,或分散活動,潛人了山林。
1946年8月,東北地區殘余土匪已經不足2萬人。其中,分散在合江地區、牡丹江地區的土匪有30余股,約3400人:分散在松花江兩岸的有30余股,2000余人:分散在西滿地區的土匪有近1萬人,大部分在解放區邊沿地區活動;嫩江省等后方土匪為數不多;東滿、南滿地區尚存殘匪數十股,近1000人。
這些殘匪在國民黨東北當局指使下,仍然作垂死掙扎。此時,東北民主聯軍北滿主力部隊已開始集結,準備與國民黨軍作戰,僅合江地區留有第359旅負責肅清殘匪。其他地區的剿匪作戰,由新建的地方部隊擔任,翻身解放農民組織的民兵武裝積極配合。
1946年9月至12月,東北刷進人“群眾打匪與政治攻勢相結合”的階段,重點剩滅小股流竄土匪。在合江省及牡丹江地區,東北民主聯軍第359旅和地方部隊集中優勢兵力,對各路土匪進行清。
匪部隊指戰員進入深山密林、人跡罕至之處,對各路土匪窮追猛打。在茫林海雪原,他們冒著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不顧疲勞,不怕牲,連續作戰,尋找土匪蹤跡,一鼓作氣追剃到底。在見匪部隊的沉重打擊下,大股土匪陸續被殲滅。
1946年11月20日,東北挺進軍第15集團軍上將總司令、土匪謝文東彈盡糧絕,帶著兒子和3個土匪,狼逃到五林縣四道河子與五虎嘴子(今均屬林口縣)之間一個山頭上。當他正燒香求佛時,被剿匪部隊活捉。
謝文東在依蘭縣、勃利縣作惡多年,民憤極大。因此,在依蘭縣公審后,將他押解到勃利縣公審并槍斃。
抓捕謝文東之后,剿匪部隊從俘虜的土匪中發現了東北先遺軍中將總指揮、土匪張雨新的副官,找到了張雨新的蹤跡。11月底,在五林縣三道通西(今屬林口縣)一個窩棚里,張雨新走投無路,被剿匪部隊活提。半個月后,經五林縣刁翎鎮(今屬林口縣)群眾大會公審,張雨新被槍斃。
這時,東北挺進軍第1集團軍上將總司令、土匪李華堂衣食無著,不得不靠殺馬度日。12月12日,率領殘部24人從三道通直奔土城子,在這里胡亂吃了領飯。飯后,完全喪失信心的李華堂說:“你們有親的投親,有友的投友,咱們后會有期。”然后,他帶著貼身隨從,離開隊伍向習翎方向逃跑。剿匪部隊跟蹤追擊,在五林縣大盤道(今屬林口縣)伏擊,活提了李華堂。押解途中,李華堂因翻車死亡。截至12月,合江及牡丹江地區共殲滅土匪3000余人。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