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市場核心矛盾較難化解,市場底的出現取決于基本面預期的扭轉,目前看仍需時間等待以及更多政策支撐。
本周A股破位下跌,滬指失守3000點,為2020年7月以來首次。三大期指同步深跌,IC當月合約空頭持倉大幅流入,市場情緒受到較大沖擊。資本市場劇烈調整受到國際國內因素的共同影響,但根源在于長期投資者對經濟增長的信心有所減弱。

圖為上證50指數日線
多方面利空因素影響市場風險偏好。第一,上周五美股開始大幅回調,跌幅均超2.5%,美股持續調整對A股形成抑制。美聯儲議息會議在即,貨幣緊縮預期不斷強化,疫情沖擊、通脹沖擊、俄烏事件三方面負面因素沖擊,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陡增。為抑制通脹,各國央行緊縮加速成為市場共識,美聯儲5月議息會議大概率加息50BP,但更關鍵的問題在于流動性的回收會對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產生多大沖擊。從當前的狀態來看,周四將公布美國一季度GDP數據,經濟學家預期增速將從6.9%大幅放緩至1.1%,接近衰退的水平,市場情緒較為悲觀。當然,考慮到美聯儲在本輪加息周期中想要實現經濟的“軟著陸”,此前較為鷹派的預期管理式發言能否在5月議息會議前后有所改觀,并起到緩和市場的作用,這將是近期海外市場值得關注的核心問題,長期看美股的調整風險也會壓制A股整體的風險偏好。
第二,國內疫情所帶來的供應鏈沖擊等問題,化解問題的關鍵在于重點區域復工復產進度。3月以來,受上海、吉林等地疫情管控影響,部分產業及物流運輸處于停滯狀態,企業產需兩端均受到沖擊。與此同時,居民消費受到場景缺失、預期不佳等因素的壓制,經濟數據明顯承壓。北京近日出現確診病例疊加上海疫情反復,兩地作為國內重要的經濟中心,引發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擔憂。微觀上,包括寧德時代推遲發布一季度業績公告,恒瑞醫藥一季度營收、凈利雙雙下滑,招商銀行管理層面臨調整等。這使得投資者對部分板塊包括新能源、醫藥等板塊業績預期普遍下修和擔憂。
關于市場底,筆者認為關鍵在于基本面預期的扭轉,目前看仍需時間等待以及更多政策支撐。受制于美聯儲的加息進程,我國貨幣政策空間較為有限,將更多采取結構性政策(如支農支小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以及兩項新增工具),引導金融體系合理讓利。同時,穩增長政策的重心將聚焦在疫情防控、保供穩價、穩就業、保民生等方面,財政的力度較為確定,以加大對實體企業的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財政政策傳導需要更多時間。此外,海外市場的企穩也至關重要,當前處于各國央行緊縮加速階段,美聯儲5月議息會議大概率加息50BP,普遍預期美國通脹能在二季度見頂,美聯儲大概率降低加息速度,市場壓力將會減少。
總體上,建議等待美聯儲5月議息會議落地,國內需要結構性政策傳導和更多基本面數據的實質支撐,5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于經濟定調也很關鍵。昨日,滬指大漲2.49%,階段性觸底跡象明顯。但短期市場核心矛盾較難化解,在較弱的基本面表現下,博弈點集中在托底經濟以及業績韌性較強的方向。上證50指數中包含更多穩增長行業以及穩定市場的大金融板塊,較好的策略是持有多IH空IC組合。未來市場預期邏輯轉變后,三大指數分化狀態也將扭轉,在目前市場風格變化較快的背景下,持有多空組合需要做好風控以及倉位管理。(作者單位:中信建投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