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我和爸爸媽媽是這座城市的新市民了”,小女孩天真的聲音已經讓她們一家人感受到建設銀行新金融行動帶來的溫暖。四十年前,他們舉家背井離鄉進城務工,在創業期經歷了“要儲蓄到建行”,在成長期經歷了“要買房到建行”,到如今城市創業者的第二代“要租房到建行”,逐漸融入城市生活,成長為這座城市的新市民。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數以億計農村人口通過就業、就學等方式轉入城鎮,融入當地成為新市民。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共同富裕的必要舉措,也是建設銀行以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探索。
【消保賦能新市民 融入城市新生活】
建設銀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不斷提升站位,開展貫穿全年的“溫暖消保”文化主題系列活動。面向大眾客戶及一老一小、殘障人士、少數民族、新市民等重要客群開展特色化金融知識教育宣傳。
創新開展數字化金融知識教育宣傳,實現新市民留守子女享受公平教育資源。在大山的深處,建設銀行依托49萬“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開展“多彩消保 智慧課堂”下鄉村,在“裕農通”小程序開通“多彩消保”金融知識頻道,方便近500萬鄉村地區百姓學習金融消保知識。針對農民工子女的金融知識相對匱乏,防騙意識相對薄弱,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足等問題,建設銀行員工扎根鄉村,走進鄉間地頭,把金融知識送到留守子女身邊,帶著孩子們觀看“消保從娃娃抓起、消保青年說、智者說”等微電影,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教會孩子們掌握生活所需的金融知識,讓在外就業的父母安心工作。

利用假期走進新市民周邊,開展就業指導,精準助力農民工進城就業。建設銀行積極開展下沉縣域的新市民金融服務。節假日期間,走進鄉鎮就業服務中心,配合當地政府部門開展就業服務,幫助縣域地區百姓及時掌握最新外省用工信息,了解就業需求,同時,幫助進城務工人員做好工資卡的開立,做好安全用卡知識宣傳;幫助遠在他鄉打工的客戶辦理社保卡激活業務。在云南,這樣的聲音來自新市民的真實反饋:“現場開卡真方便,不用請假跑銀行排隊了。”“是啊,還給開通手機銀行呢,隨時都能查工資。”為確保進城務工人員工資及時到賬,建行普洱人民東路支行深入職教中心綜合大樓建設工地、茶馬古城二小新校區建設工地,為近百名建筑工人辦理了云建寶工資卡,同時,引導客戶掃碼參加數字化金融教育,感受7*24小時金融知識服務。
數字化宣教賦能銀校合作,擴寬新市民服務新局面。遼寧分行聯合中國醫科大學創辦大學生消保教育宣傳基地,推行多種形式的消保宣教課堂。作為遼寧省行首個高校類人才公寓項目,我行從幫助中國醫科大學解決宿舍短缺問題出發,開啟了銀校業務深度合作、雙方互利雙贏的新模式。為中國醫科大學盤活閑置多年的資產,解決了醫科大學規培生、實習生的居住需求。通過智能化整體改造,打造創新的居住新生態,24小時運營管家守候,解決新市民及醫護人員住宿安全問題,用新金融的智慧破解新市民的服務難題,開辟服務新市民的新篇章。
【服務社區經濟 助力新市民金融素養提升】
“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這是建設銀行為百姓提出的安居口號。浙江省分行打造“CCB建融家園·雅苑社區”,秉承“開放共享,責任擔當”理念,在社區設置共享區域和勞動者港灣,飲用水、微波爐、醫藥箱、報刊架、書架等公共設施,播放消保微電影,讓城市的建設者在休息之余享受別樣的樂趣,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金融活水的滋潤與甘甜。
建行消保與“城市新市民”溫暖同行,讓他們在奮斗路上“累了歇歇腳”,以社區勞動者港灣為載體,在節假日與百姓一起暢談金融消保知識,邀請他們參加消保數字化金融教育活動,發放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折頁,張貼金融宣傳海報,積極展開宣傳基礎金融產品和服務相關知識,開展就業指導,針對有創業意識、有貸款需求的新市民,開展建行貸款產品宣傳和流程說明,提示客戶正確使用貸款資金,同時為客戶普及網絡詐騙貸款知識,提升新市民風險防范意識和辨別風險能力。建行金融消保進“家園”,讓新市民感覺“家”的溫暖。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