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中,18歲到40歲之間的受害者達到了70%到80%的比例。近幾年,詐騙方式從電話轉移到網絡,通過網絡這種非接觸的方式進行詐騙。
從詐騙類型上看,主要涉及網絡投資、賭博等活動,以及代辦信用卡、貸款等。涉及大學生的詐騙案件中,刷單類詐騙突出。涉及企業財務人員的受害者中,最為常見的是在QQ上被詐騙,被冒充老板的犯罪分子要求轉賬等。
↑資料配圖 圖據東方IC
A.全職主婦、學生
——易受冒充電商客服退款、網絡刷單詐騙
詐騙團伙獲取信息后,往往聲稱網上購買的某物品存在質量或者其他方面的問題,對賣家進行多倍賠償。利用受害人貪圖小便宜的心理,以所謂的“客服”騙取信任后,按照“客服”制定的“賠款流程”騙取錢財。
B.商戶老板
——易受網絡貸款、冒充工商稅務詐騙
騙子往往通過微信群、QQ群等媒介群發可以提升信用卡額度、信用卡套現、辦理大額信用卡或辦理大額低息貸款等信息,假冒“銀行短信”“銀行電話”邀請持卡人提額,誘導持卡人按照要求操作,騙取用戶信息;發布信用卡套現廣告,騙取信用卡密碼后,透支卡內資金;以辦理大額低息貸款為餌,通過收取中介費、預付利息、保證金等方式實施詐騙。
防范提示:通過正規渠道辦理信用卡,不要輕信所謂的“信用卡代辦機構或人員”。
C.公司財務人員
——易遭冒充公司領導詐騙
騙子盜竊QQ、微信號碼,假冒海外學子向家長要錢,或者假冒公司老板要求財務人員向指定賬戶轉款,受騙金額巨大。有的案件中,騙子將財務人員拉進所謂“公司高管群”,多個“領導”輪番下達轉賬指示,擾亂事主心智。
防范提示:一是添加好友要謹慎。二是QQ、微信被盜,馬上通知親友,防止冒你之名行騙。三是財務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財務制度和工作流程處理財務事宜,不能因任何特殊原因違規操作。四是不要在QQ、微信上處理財務事宜,凡是涉及資金轉賬事宜的必須當面或者電話核實。

D.待業青年
——易受貸款、代辦信用卡類詐騙
此群體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詐騙團伙掌握受害者急需資金的情況,利用受害者想快捷獲取資金的心理來實施詐騙。而網絡上大部分貸款平臺都是詐騙團伙設計好的陷阱,一旦受害人踏入,在詐騙團伙精心設計的劇本下,受害人最終不但不能獲得資金,還會倒貼大量錢財。
防范提示:一是任何不需要簽訂合同的貸款都是不可能的,請選擇正規融資渠道。二是通過正規渠道辦理信用卡,不要輕信所謂的“信用卡代辦機構或人員”。三是不要告訴他人動態驗證碼、銀行卡卡號、有效期、卡背面上簽名欄末三位CVV2碼等關鍵銀行卡信息。
E.單身、離異群體
——易受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類“殺豬盤”詐騙
該群體中,受害人感情缺失,騙子采用“噓寒問暖”等方式,來騙取受害人的信任。初期讓受害人嘗到一定甜頭后,一方面利用人性的貪婪心理,另一方面為受害人規劃美好未來,引誘受害人掉進投資或者賭博的陷阱,最終導致受害者血本無歸。
防范提示:一是虛擬空間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防人之心不可無,在互聯網結識的“好友”“戀人”,一旦涉及錢財,理性對待,切勿沖動。二是投資有風險,投資者應該通過正規渠道投資,謹慎對待各種投資理財群里發布的盈利信息,不要相信過高回報的廣告。
F.未成年人
——免費贈送“游戲皮膚”為名詐騙
目前,針對未成年人的詐騙案件已呈現高發態勢,四川及國內多地已有多起案發。騙子往往在社交軟件發布免費贈送游戲皮膚的消息,引誘未成年人,并通過QQ、微信等聊天軟件建立聯系,獲取游戲賬號后,為其“贈送”皮膚,接著再以賬號被封為名稱可提供解封服務,進而騙取錢財。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