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有一定修復,出現年化收益“跳漲”現象。據招商證券統計,5月上半月,定開純固收與定開固收+理財產品的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96%和4.87%,處于較高水平。多款理財產品5月以來收益率表現亮眼,普遍超過4.5%,甚至有的國有大行理財產品近期年化收益率超過7%。
業內認為,這輪行情與股市、債市回暖有關。值得提醒的是,超高收益不可持續,在認購時仍然要存風險意識。
銀行理財收益大漲
自5月以來,一批“固收+”銀行理財產品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相當可觀,達到4.5%以上的不在少數,最低持有期、日申月贖、日申季贖產品均有涉及,發行主體囊括股份行、城商行、國有行理財子公司。
不過,雖然近期出現了跳漲,但整體來講,多數理財仍處于虧損狀態。
股市、債市回暖或促理財收益回升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跳漲”引起市場投資人士好奇。業內認為,或為兩方面原因相關。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認為,5月份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普遍出現回升現象,主要與近期股市回暖有關。“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大部分均配置一定比例的權益類資產,雖然配置比例整體不高,但如果權益資產價格波動過大時,也會對理財產品的凈值造成較大影響。”
從近期的表現來看,上證指數于4月25日左右觸底2863點后開始回升,經過近一個月的修復,目前成功站上3100點。
市場還有觀點認為,可能與近期債市回暖有一定相關性。4月以來,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狀態且資金利率走低。業內認為,這一輪寬松持續的時間不斷延長,市場對債市的樂觀情緒持續升溫。
中金固收團隊發布研報《“資產荒”格局下,債券是否要加久期》。其進行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投資者對央行貨幣政策仍會維持寬松、甚至進一步寬松的信心有所走強,這也帶動了債市情緒邊際進一步改善。在市場已逐步感知到資金面寬松會持續的背景下,投資者對久期的偏好有所拉長,不僅對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預期增強,包括對特別國債等可能的新增財政工具的討論也在增多。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