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單位繳納的社保包含五險一金,但個人只享受養老和醫療。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靈活就業人員沒有固定單位,無法享受五險待遇。同時,在企業工作,個人只需要繳納少量的社保,大部分由公司繳納。靈活就業費用都是自己承擔,所以費用大。
靈活就業是相對于正規就業的一種就業形式。它包括非全日制就業、計時就業、彈性工作時間、臨時就業、季節性就業、非正規就業、階段性就業等多種表現形式。與正式就業相比,靈活就業在勞動關系、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就業服務等方面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就業形式的多樣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靈活就業也是就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工作時間長短,報酬多少,勞動者只要通過參加社會勞動獲得合法收入或報酬,就是被雇傭的。
靈活就業保險是城鎮戶籍靈活就業人員的一種社會保障。包括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和靈活就業醫療保險。根據投保人自身的經濟能力,可以自由選擇繳費檔次。一般地方社保部門設置不同比例的繳費檔次。具體請咨詢當地社保局。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核心本質是一樣的。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后也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前提是每月要按照規定的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靈活就業人員不同于企業中的職工,屬于無固定工作、失業或再就業人員,包括企業改制后的4050人。超齡、就業難、無固定收入是這個群體的最大特點。因為這個社會統籌部分完全是自己承擔的,是繳費基數的12%,用來支付退休人員的基礎養老金,而繳費基數的8%計入個人賬戶,真的是自己的錢袋子。
其實要不要做靈活就業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比起那些有工作單位的,當然不劃算。畢竟企業職工參保的話,個人繳納的費用只有繳費基數的8%,全部進入個人賬戶;而進入統籌賬戶的錢(基數的20%)由所屬單位承擔,畢竟那是大頭。
從這個角度來看,退休后想要同樣數額的養老金,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費用比企業職工高一倍以上。
1.不同類型的保險。靈活就業人員只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職工社保可以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

2.支付主體不同。靈活就業人員自己承擔所有費用,職工社保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其中單位繳納最多,職工承擔少部分。
3.支付意愿不同。靈活就業人員自愿繳納,而職工社保是強制性的,必須繳納。
4.戶籍限制不一樣。靈活就業人員需要有當地戶籍才能繳納,而職工社保沒有這個限制。
1.靈活就業退休最新消息:靈活就業人員符合繳費年限要求(至少15年)即可辦理退休,享受退休保險待遇。男60歲,女55歲;
2.需要注意的是,靈活就業人員需要自己繳納社保,所以需要獨立辦理退休。靈活就業人員在辦理退休時,需要主動到社保機構辦理;
3.靈活就業人員退休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積累額、職工月平均工資都是影響養老金數額的因素。一般情況下,靈活就業退休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相關問答:千萬別辦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幾檔
各地的規定不一樣的,一般是60~100%,共計5檔,但也有地方設置了200%、300%檔建議向當地社保咨詢,可以在上班時間撥打12333電話咨詢靈活就業人員購買社保,只能購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建議選擇最便宜的。養老保險是繳費基數的20%*60%,醫療保險是8%還是9%(各地有點不同,這個是個人賬戶沒有錢的)靈活就業醫療保險是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而我國目前社會醫療保險主要有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根據我國社會醫療保險條例規定,如果同時繳納這二種社會醫療保險的,只能報銷其中的一種醫療保險,不能同時報銷。所以你不必要繳納這二種醫療保險,而且這二種醫療保險報銷的比例也有相差多少,基本一樣。建議你考慮好后再選擇繳納個人買社保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25歲年輕人買三檔合適,50歲以上買二檔合適。個人辦理社保,一般分為三個繳費檔次。一檔的為繳費基數的300%,三檔的為繳費基數的60%。哪個檔合適不合適,不以年齡為依據,以你的經濟承受能力為根本。繳費檔次越高,費用越大,但進入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就越多,將來退休后退休養老金就越高,反之就越少。按你目前收入最好繳納最高檔次,如果收入降低了,就適當降低檔因為繳費年限可以達到30年到35年,由于繳費時間長,可以彌補繳費金額低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還要考慮繳費時間的持續性問題,做到細水長流,每年雖然繳費不高,但是可以保證中途不斷繳,不停繳,和繳費比例高,繳費時間短的人相比,縮小了個人賬戶的差距,對于領取基礎養老金是非常有利的。擴展資料:養老保險一、基本介紹: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