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網友哭天喊地地說:三一重工暴跌61%,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他還很不解地說:為什么企業利潤這么好,股價居然還跌成這樣?
這其實是股民最愛犯的毛病,就是:他們認為企業賺錢,或者是產品供不應求,明年利潤繼續增長,那么股價就一定會增長。
但實際情況是,當某個企業或者行業的利潤增速高到讓人瞠目結舌的時候。不好意思,第二年它不但不會漲,還會暴跌。
比如最近大家還是很看好半導體、周期股等。
接下來我就以三一重工為例,用戴維斯雙殺來解釋這個現象。
去年我一個朋友正好也聽別人推薦買了三一重工,買進去以后,就開始大跌。
大概在7月份的時候,他問我該怎么辦?當時的價格已經下跌50%了。
其實我對三一重工研究得不多。不過不用研究基本面都知道還會跌。
我當時告訴他,至少還要跌20%。
為啥呢?因為當時的PE是11.7倍,而三一重工的歷史最低PE是8.8倍左右。
當時機構對它二季報(單季)的利潤預測已經是下滑25%了,這種利潤下滑的幅度肯定會遭遇戴維斯雙殺。估值多半是直奔歷史最低值去的。
即便全年的累積利潤與2020年持平,那么股價也還要下跌20%,也就是跌破20元。
如果全年的利潤還減少的話,再下跌30%以上也一點不稀奇。也就是跌破15元。
這就叫做戴維斯雙殺。
三一重工的最高股價是50元左右,當時的PE是26倍,對應的每股盈利是1.923元,2020年的利潤增速是36.25%。
也就是說,要保持這個PE不變,2021年三一重工的利潤增速怎么也不能低于30%。
結果是,2021年2季度和3季度的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8%和35%。
三一重工在2012年的利潤也下滑了36%,當年的PE最低達到了8.64倍。
那么我們就可以假定,市場對于利潤增速-35%,對應給到的估值就是8.6倍左右。
然而,市場預測2021年它全年的利潤增速是-4.68%,而它前三季度利潤增長0.91%。
換句話說,四季度的單季利潤比三季度還難看。
那么不排除最終市場只給它8倍的PE。
它2020年的EPS(每股盈利)是1.8397,按照利潤增速-4.68%計算,它2021年的EPS就是1.7536元。
那么最終股價就是1.7536*8=14元。
這就是戴維斯雙殺。當企業的盈利無法持續維持高增長時,利潤就會減少,市場給的估值就就更低。
而股價=PE*EPS,PE和EPS都降低了,那么股價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這比單純殺估值要暴力得多。
比較有意思的是,三一重工在2016年的PE居然是1000倍以上,怎么回事?
當時的股價是很低的,只有3塊錢,所以PE這么高,主要就是利潤太低了。畢竟2015年還是虧損呢,2016年剛從虧損中爬出來。
最容易遭遇戴維斯雙殺的,就是那些去年的利潤增速極高的企業或行業。
比如去年周期行業的利潤幾乎都是增長100%以上,像某些鋰電池原料企業的利潤更是增長了6倍。
再比如,半導體行業2021年前三季度的利潤增速高達80%,那么你覺得今年還能維持這個增速嗎?

我們從PE的走勢就能看到,去年7月份的時候,PE的最高值是88倍,當時的利潤增速超過100%。
對于這個估值,當時市場就不認可了,殺了估值,股價回調了一下。
而前三季度的利潤也還不錯,增長了80%,這就說明第三季度單季的利潤下滑更多。
所以,雖然11月份,指數又上漲了一小波,對應的估值是64倍,但市場顯然還是覺得這個估值對不起三季度的利潤增速,于是就繼續下跌到春節。現在的估值是56倍。
半導體要維持56倍的估值,少說也要40%-50%的利潤增速吧。
那么問題來了,面對去年這么高的利潤基數,同時還面臨今年經濟不振,需求減少,這個利潤增速能實現嗎?
如果不能實現,那么估值就還要降到40倍去。
有人說,這怎么可能?這可是高科技,成長股,國家高度重視。
回頭翻翻,就在2018年,當時的PE只有35倍。
國際機構對今年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預測是增長8.8%,去年這個數字是25%。見下圖。
所以你就可以想想了,現在的半導體是否就真的企穩了?
假如某些企業盈利出現負增長,哪怕只是下滑10%,那么股價不給跌一半是不會罷手的。
有人說,怎么可能?半導體供不應求呢?
大家要理解的是去年業績太亮眼了!今年是很難保持的!
假設,我有一家工廠,每年產能是500臺,前年只賣出去了200臺。
去年賣出去了400臺,增長100%,那么我的股價可能會翻好幾倍。
但明年呢?如果要維持這個股價,我明年還得翻倍,也就賣800臺!
這難度可不小,即便我真能接到這么多訂單,但我的產能才500臺呀,這是我的產量上限。
所以半導體這個行業,要么股價再跌一跌,估值進入合理區間,要么是用時間化解估值。否則對于長期投資來說,風險還是大于收益。
通過三一重工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戴維斯雙殺的核爆威力。
所謂的戴維斯雙殺就是利潤下滑的同時,帶動估值下滑。而股價=每股盈利*估值,所以股價的下滑幅度會非常大。
遭遇戴維斯雙殺的股票跌幅通常不會低于50%。
最容易遭遇戴維斯雙殺的股票或者行業是那些去年的利潤增速太反常的。
比如,現在的醫藥、半導體、軍工、周期。還有之前的食品飲料、家電等。
所以我們不要總是覺得某個板塊還會保持高增速,股價就一定會漲,你得看看今年的增速會不會比去年快。
不要認為保持高增速很容易,A股一共4000多家上市公司,近三年利潤增速都在50%以上的,只有108家;近五年增速在50%以上的,只有5家而已!
因此對于那些去年增速太高,尤其是那種高于100%的,一定要當心。對于那種前兩年增速都異常高的,更是要回避。他們即便不遭遇戴維斯雙殺,也會被大幅殺估值。
今天介紹了戴維斯雙殺,這是投資者最不愿意碰到的,但還有個名詞叫戴維斯雙擊,這卻是投資最應該把握住的賺大錢的機會,現在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呢?
回頭再介紹。
這里再提示一下所有周期股的風險,即便是鋰礦也一樣,不要以為新能源可以帶動鋰礦石的需求,股價就不會跌了。
最底層的邏輯是:今年的增速能不能比去年快。
打賞自愿,1分錢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上面的內容更豐富還做了分類,一起看財經,學投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