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似乎成了現金貸頭部平臺的一道標簽,也成為令多家公司“著迷”的最大因素。截至2017年9月20日,共有17家涉足消費金融領域的公司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在剔除虧損及數據不全的樣本平臺后,7家經營現金貸業務的公司中,有5家凈利潤率超過了20%。
對借貸者而言,現金貸則是另一種令他們“著迷”的存在。一方面,小額、無擔保使得他們能迅速獲得自己想要的貸款。另一方面,砍頭息、高利率的存在則令許多人感到無奈又無法擺脫。
【案例】 現金貸推廣員,“月入三萬很正常”
見到現金貸商務經理李鳴(化名)時,一年前還在貼小廣告的他,如今手腕上已經戴上了“勞力士水鬼”的手表。
李鳴是一家成立一年的現金貸機構的“商務經理”,主要負責渠道,引流,他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獲客,吸引更多的客戶前來貸款。
除了“衛生間廣告”,另一種方法是線上論壇。
李鳴在各類信用卡、網絡小貸論壇注冊了數十個賬戶,添加了上百個QQ群,并通過機器人程序在QQ群里滾動播放現金貸的廣告。一年前,李鳴還常用“借錢”這樣的字眼,增加搜索的曝光率;如今,他更愿意用“還貸”這樣的字眼,“只需身份證”、“秒批”成為他常用的“宣傳語”。
維護客戶也是李鳴的日常工作之一。
對于能夠按期還錢的用戶,他會定期打電話,告知用戶能夠增加借款額度,刺激用戶繼續借貸。還不上錢的用戶,其實對錢的需求也最強烈,遇到這種情況,李鳴會將用戶的信息透露給同行,同行手中的“復貸”用戶也會共享給他。
【暴利】 上半年七成公司凈利率破20%
李鳴只是現金貸淘金大潮中的縮影之一。
市場的火熱促使各路資本入場現金貸,而借助線上的流量紅利,諸如趣店等一類的大型機構成為了現金貸市場的主流。
“最近這大半年的時間發展非常快,盈利驚人。”談及現金貸,接觸過多家平臺的業內人士劉毅(化名)感慨道。
劉毅口中的“盈利驚人”并非夸張。近期陷入風波的趣店,即因現金貸業務而起。2015年,趣店仍處于虧損狀態,而2016年全年取得凈利潤5.77億元,2017年前6個月實現凈利潤9.7億元。
相較趣店,上市公司二三四五則更為典型。
二三四五是一家曾以網址導航起家、靠現金貸變現的公司。據其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取得營業收入19.65億元,凈利潤為7.12億元,分別較同期增長了57.02%和94.38%。對于業績指標的雙增長,二三四五披露稱,“主要系報告期內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快速增長所致”。
諸如二三四五“發展快、盈利驚人”的公司并非個案,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9月20日,共有17家涉足消費金融領域的公司公布2017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在剔除虧損及數據不全的樣本平臺后,7家經營現金貸業務的公司中,有5家凈利潤率超過了20%。
20%的凈利潤率是怎樣的概念?一家網貸平臺的創始人將其與P2P平臺進行了對比:“如果只考慮利差,扣除風險,實際上網貸平臺的凈利潤率只有百分之幾。”
“現金貸挺掙錢的,比傳統本地化的信貸更好做,比如年輕點的人,不需要抵押。雖然每一筆金額很少,但累計下來挺多的,業務量特別特別大。”一位從事現金貸相關業務的人士說。
另一位從事網絡小額信貸的平臺負責人看來,現金貸業務近兩年呈現井噴之勢,主要是供需關系導致的。“傳統的信貸存在失衡,客群比較窄,很多擁有借貸需求的個人得不到借貸服務。”
對于現金貸的商業模式,陸金所控股首席風險執行官楊峻有著不同看法:“現金貸這一商業模式是成立的,市場需求也有,商業模式也成立,但是在具體的運營當中還是更多用了提高收入這個邏輯。我開玩笑說,做普惠金融不能把自己搞成暴利的機構,自己賺那么多錢怎么還說是普惠金融。”

【利息】
借款500元實際到賬440元
“發薪貸14天期,借款500元,實際到賬440元。”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借款者周先生指責網絡借貸平臺“發薪貸”收取“砍頭息”。
周先生口中的“砍頭息”,是現金貸一個備受爭議的現象:在出借時,借貸方率先扣掉一部分綜合手續費,但還款時則按借出的原金額計算。
這樣的現象在其他平臺同樣存在。以極速現金俠為例,其借款14天的綜合手續費為15%。
雖然“砍頭息”在平臺上并不罕見,但其法律依據卻顯單薄。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表示,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二百條明確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該通知稱,部分平臺在給借款人放貸時,存在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等的問題,造成借款人實際收到的借款金額與借款合同約定金額不符,變相提高借款人借款利率。
“利率確實有很多種說法,我自己的觀點是,對于小額的放款來說,中間有一部分手續費是沒法跟著金額的縮小同比例壓縮的。比如征信的成本加起來需要50塊,借5萬塊的時候是千分之一,500塊的時候是百分之一。如果周期短、金額小的話,換成利率就非常高了。”漢能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賈裕泉表示,不能將手續費完全折算成利息,但國家可對手續費、利率制定相應限額標準。“手續費剔除出后,剩下的利率應該納入利率監管范圍,設置合理上線,不能超過這個上線。”
【資本】 網易等門戶網站涉水現金貸
“暴利”似乎成了現金貸頭部平臺的一道標簽,也吸引了資本的眼球。
“我們就是給個H5的推廣鏈接,然后平臺幫忙推廣,一般CPA結算。”上述人士稱。
10月26日,康旗股份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擬與兩家當地企業投資設立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通過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小額貸款業務。
經營網吧平臺、游戲運行的盛天網絡也在9月12日宣布,為滿足產業鏈上下游網吧業主、硬件供應商、個人消費者融資需求,擬在武漢市設立全資的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
【監管】 部分省份金融辦發文摸底現金貸
暴利、資本涌入、高額利息的輿論沖擊下,“監管現金貸”一直呼聲不斷。
一位地方銀監局的人士稱,該地銀監局對現金貸無特別動作,“因為我們對持牌機構的管控一直比較嚴。”另一地方銀監局的相關人士表示,歸誰管還沒最終的定論所以銀監系統還沒行動。
關于借款年化利率36%的要求,該知情人士介紹,現有的法律框架對現金貸業務的年化利率是有明確規定的,36%是紅線,絕對不超過。如果一些平臺年化36%之外還有什么服務費之類的,這本身就違反現有法規,也是不能通過監管驗收。
在這位知情人士看來,現金貸行業本身不是P2P,而是助貸機構。而助貸機構本身并未在現有法律監管架構體系下。只是向銀行或小額貸款公司推薦客戶,收取服務費,這是助貸機構的(商業)模式。
助貸機構收取服務費,其它機構出資人收取利息。幾部分相加,便有可能超過36%利率紅線。在這位知情人士眼中,這是目前一個法律上的模糊點。助貸機構不應該拿息差收入,只應該拿服務費。
今年九月份,央行行長助理劉國強表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經營,都要納入監管,都要立足于服務實體經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