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告,興業銀行(601166.SH)4月7日有5.63億股限售股解禁,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2.71%,以最新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超過90億元。
這是興業銀行三年前定增發行的股份,當時定增發行價為15.10元/股。本次限售股形成后至今,公司未發生配股、公積金轉增股本等事項,公司股本數量未發生變化。興業銀行最新股價為16.06元/股,相關股東定增三年從股價上漲所獲得的收益不足一成。
此次興業銀行解禁涉及的股東兩家,分別為陽光控股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解禁股份占比不高,相關股東收益有限,解禁后股東的減持意愿也不強。
值得注意的是,興業銀行股價在3月末曾跌破三年前的定增發行價,至一年新低的14.93元/股,當時,興業銀行的“董監高”們紛紛買入自家公司股份以示信心。
公告顯示,3月23日-25日,興業銀行以行長陶以平為首的“董監高”們共11人,先后以15元-15.79元/股的價格,合計買入178萬股。同時“董監高”承諾,上述所購股票自買入之日起鎖定三年。
其中,一大半份額由董事林騰蛟買入,其個人買入100萬股。在興業銀行領取薪酬的5位行長、副行長合計買入27.32萬股。以買入價的上限計算,5位行長合計買入金額約為430萬元,不到行長們一年的工資所得。
在董監高的集體“托市”之下,興業銀行股價有所企穩,并回升至定增價格之上。不過后市興業銀行股價會否繼續回落還要看整體大盤趨勢。
興業銀行暫未披露2019年年報,從其業績快報顯示,興業銀行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813.19億元,同比增長14.5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8.68億元,同比增長8.66%。截至報告期末,興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1.54%,較期初下降0.03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去年凈利潤增長幅度不及營業收入增幅。8.66%的凈利潤增長幅度在已披露業績及業績快報的銀行板塊處于低位。低于招商銀行(600036.SH)的15.28%,平安銀行(000001.SZ)的13.61%,光大銀行(601818.SH)的10.98%。
不過,浙商證券分析師邱冠華認為,興業銀行是核心資產中極致性價比的代表。興業銀行一直是股份行中的佼佼者,2019年ROE(凈資產收益率)為14%,現價對應2020年PB(市凈率)僅0.62倍,是優秀銀行陣營中最便宜的個股。
整體來看,本周共有22家公司合計23.23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360.74億元。
根據統計,限售股解禁數量超過1億股的上市公司合計有9家,前三分別為興業銀行、中國聯通(600050.SH)、開立醫療(300633.SZ)。
解禁市值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合計有10家,興業銀行、潔美科技(002859.SZ)、開立醫療三家解禁市值超過50億元。
解禁數量是解禁前流通股一倍多的公司共計有4家,分別為龍蟠科技(603906.SH)、潔美科技、金麒麟(603586.SH)、開立醫療,均為首發限售股解禁。由于流通股份的大量增加,這類公司限售股解禁對自身股價影響相對較大。
從解禁股份的類型來看,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有11家,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有7家,股權激勵限售股份有3家,其他類型1家。
本周還需要注意的是,潔美科技和開立醫療兩家首發限售股解禁。兩家公司均在2019年出現了業績大滑坡,二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幅度均超過55%,此時面臨著大規模的限售股解禁,股價也將面臨壓力。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