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吳據
4月7日晚間,科達制造發布公告稱,擬于2022年終止定增,并申請海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到目前為止,又有一家民主德國公司計劃在海外發行股票。
自3月15日起,三一重工宣布計劃在海外發行GDR。截至4月8日,僅25天后,已有6家公司宣布發行GDR的計劃,其中5家計劃登陸瑞士證券交易所,1家登陸倫敦證券交易所。
對此,瑞士證券交易所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說明瑞士證券交易所在全球范圍內是有吸引力的。”
受訪專家認為,在監管部門的鼓勵下,國內優質龍頭企業也希望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實現融資發展,這不僅擴大了中國企業的全球影響力,有利于國際化發展,也凸顯了中國資本市場新一輪互聯互通的開放性和創新性。隨著海外GDR案例的增加,這將鼓勵更多的企業到海外融資,促進國際化。
五家公司選擇瑞士作為第二上市地。
3月15日至3月18日,三一重工、郭萱高科、樂普醫療、杉杉股份等4家公司相繼發布公告稱,為拓展公司國際融資渠道,滿足公司境內外業務發展需要,公司擬在境外發行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4月1日,楊明智能宣布計劃在海外發行GDR,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自2月11日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以下簡稱《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將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范圍擴大至瑞士和德國以來,發行GDR的6家公司中有5家選擇瑞士作為第二上市地,引發市場關注。
“瑞士有自己的優勢。瑞士是一個永久中立的經濟體。總體而言,宏觀經濟金融環境穩定,瑞郎匯率相對穩定,有利于發行人估值,包括市值的持續穩定。”華泰證券執委會委員張磊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持有相同的觀點。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瑞士經濟繁榮,政局穩定,瑞郎匯率相對穩定,企業融資資金安全,保值增值有保障;其次,在估值方面,在歐洲市場,瑞士證券交易所估值水平較高,有望吸引更多資金雄厚的投資者。
“瑞士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很高,很多外國公司利用瑞士金融中心籌集資金。”瑞士證券交易所相關人士表示,“瑞士證券交易所的監管可預測性(歐洲最大的五家上市公司中有三家在此上市)使感興趣的公司能夠從市場化的監管環境中受益,也提供了與資本深厚的大型國際投資者有效接觸的渠道,以及在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金融服務和建筑材料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吸引力的同行群體。”
跨國公司對民主德國的分銷將會增加。
談及近期多家公司海外發行GDR的計劃,市場人士認為,這與我國資本市場堅定的制度性雙向開放和對外開放政策的不斷完善不無關系,也是基于企業國際化的考慮。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提出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境外上市。同日,證監會表示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暢通。
3月25日,為落實《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滬深交易所發布互聯互通和存托憑證配套業務規則。

“監管層鼓勵上市公司拓展海外融資渠道,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是最重要的背景。”此外,張磊說,企業
推動國際化也是這些公司想要海外上市的重要原因。楊明智能曾公開表示,扣除發行費用后,GDR本次募集資金將用于建設公司風、光、儲、氫矩陣高端裝備制造體系,推進公司國際化布局,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科達制造表示,境外上市意在滿足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推進公司全球化戰略。其2021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海外營業收入達41.16億元,占比42.01%。
“未來,具有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國內上市公司選擇GDR進行海外上市將成為一種趨勢。”謝表示,GDR融資可以滿足海外資本需求,提升國際市場知名度,幫助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優化股東結構,改善公司治理。
除支持企業境外上市外,深交所還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英國、瑞士、德國上市公司申請在深交所發行融資中國存托憑證,有序拓寬境內外企業雙向融資渠道,扎實推進資本市場機構化、高水平開放。
互聯互通范圍有望再次擴大。
在此輪互聯互通業務規則修改完善之前,已有5家a股公司在海外成功發行GDR。2018年,海爾智家發行GDR,并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德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自2019年6月滬倫通上線以來,華泰證券、長江電力、中國太保、SDIC電力先后發行GDR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市場人士認為,目前與中國互聯互通的幾家海外交易所發展穩定,估值較高,也有利于更多企業通過GDR在海外融資。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英國證券交易所主板和AIM市場共有2024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4.72萬億英鎊。
聯交所一級市場國際業務發展總監TomAttenborough曾表示,聯交所所有上市公司中,近40%是英國以外的企業,旗艦指數富時100的成份股均來自上海。
外業務占75%的企業構成,堪稱世界上最國際化的交易所。中國的發行人可以在倫敦市場看到來自不同行業和不同地理區域的同行,同時也可以利用時區優勢、多元化投資者優勢,提升流動性。另外,可以把上市證券作為收購海外資產的并購貨幣。
談及德國和瑞士資本市場,謝亞軒表示,德國和瑞士的交易所面對的都是歐洲市場,如果從通過歐洲資本市場進一步打開知名度的角度來看,兩國的交易所區別不大。德國制造業比較強,科技水平很高,中國科技企業選擇在德國上市,可以以此為資本平臺,進行收購或建立自己的研發機構,加大市場曝光度。
“總體來看,這幾個歐洲資本市場發展穩定,估值較高,上市公司的市值、投資者的活躍度也是不錯的,未來隨著境外融資企業隊伍不斷壯大,優勢逐步體現,會有更多企業考慮通過境外發行GDR的方式籌措資金,擴大海外影響力,把中國的好產品、好服務推廣到全球。”張雷如是說。
關于我國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的未來發展,謝亞軒表示,一方面,國內上市公司采用GDR方式赴境外上市的數量會快速增加,范圍將覆蓋交易所符合條件的各類上市公司;另一方面,除了英國、瑞士和德國外,我國也將進一步拓展與其他交易所的互聯互通。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