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名稱:永輝超市
股票代碼:601933
去年底公司邊上新建的綜合體開業,永輝超市正式成為身邊的超市,而不再只是一只股票。
公司邊上的永輝超市開業后,真實體會和感受這家公司的營業情況,有了一些同以前不一樣的看法。
公司基本資料
公司2月19日收盤,345億市值,市盈率43。
永輝超市成立于1998年,總部設在福建省福州市,中國500強企業。
2001年,經營著幾家小超市的張軒松積極響應省、市政府“杜絕餐桌污染,改善社區生活,建設放心市場”的號召,開設了首家“農改超”超市——永輝屏西超市,嘗試把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超市面向家庭主婦、上班族等主要客戶群,涵蓋了各種海鮮、農副產品、餐桌食品等,投入資金,營造干凈、有序、舒適的購物環境,配備果蔬農藥殘留檢測設備,告別傳統農貿市場的臟、亂、差。
公司起步的時候同其他超市相比,其他超市是為了吸引人流不得不經營“生鮮”,永輝是升級農貿市場成超市。第一家永輝超市經營面積1500平方米,其中“生鮮區”的經營面積超過整個超市面積的50%。公司邊上新開的永輝超市“生鮮區”面積占比30%左右。但是相比以前經常逛的大潤發,在“生鮮”上確實有價格優勢(不完全對比,只是看了一些我經常買的商品)。
生鮮是永輝最大的特色,永輝各門店的生鮮經營里果、蔬、禽、肉、蛋、魚等品種一應俱全;國內許多大超市自己不直接經營生鮮產品,大多并不從產地直接采購,主要依靠批發商供貨或與廠商聯營,永輝堅持所有生鮮商品自己直營,并在全國建立起20多個采購基地,直接面向生產者采購。然后分撿分級,低等級的放進賣場做促銷 。
這種自營生鮮的方式給公司帶來了什么?做個表對比一下。沒找到2015年的經營構成數據,只找到上半年的經營構成數據,就對比上半年吧。永輝超市和人人樂對比一下:
永輝超市主營收入中,生鮮農副產品的營業收入占比穩定在約43%,毛利率約穩定在約12.8%。
人人樂營收入中,生鮮農副產品的營業收入占比略有上升,大約占比16%,毛利率從2013年的6.92%上升到了2015年的10.98%,提升了不少。
通過對比可以看得出來永輝在“生鮮”上的功力,但是也很容易能看得出來“生鮮”是超市里毛利率極低的品類。這源于生鮮的保鮮期較短,損耗大的特點。把普通食品擺到貨架上放一個月沒關系。但是生鮮擺上去,幾個小時后,就不再新鮮了。再看看超市里猛瓣白菜葉丟的采購大媽,基本就能知道“生鮮”的損耗肯定不容樂觀。
據說永輝超市通過集中管理和陳列,生鮮產品的損耗最低可控制在3%左右。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就算超市的物流管理超牛,銷售的時候超市會去冒讓銷售員和采購大媽在超市大打出手影響購物體驗順便上本地電視臺新聞的風險?一般超市的“生鮮”損耗在15%以上。但是生鮮一直都是超市的聚客利器,微利甚至無利對于超市來說都可以接受,只是為贏得客流量和客單價的策略性商品。
“生鮮”是超市的“痛點”,由升級農貿市場成超市的永輝來解決這個“痛點”再合適不過,并且目前看起來解決得還不錯。
問題是,如果永輝花大力氣在“生鮮”上,怎么同沃爾瑪、大潤發等花大力氣在更高利潤品類商品上的超市競爭?

為了提高利潤,超市在商品陳列,購物路線及心理學方面充分挖掘,盡可能地吸引顧客、增加銷售機會。
舉個栗子:商品在單個貨架上的陳列位置研究。
人體分析模型是女性,為什么?
因為家庭主婦是超市采購主力。
圖很好理解,最左邊的刻度是產品陳列的高度,其次是陳列的架層數,最后是相應層面產品銷售比例。
看完這張圖,你要是超市經理,你怎么布置超市要出售的商品?
把利潤高的還是供應商給了你好處的放最容易被買的位置,這取決于你的職業操守。但是把利潤低的和“不聽話”的經銷商放在女人根本夠不到的最上面一層,根本不需要思考和權衡。
對吸引顧客、增加銷售機會方面的研究,相信每個超市都在做,也肯定都在研究學習行業里優秀對手。這個部分容易模仿跟進,并不能構成持續有效的競爭力。
超市憑借著自己的吸引客流能力同地產物業談判拿到有利條件,先簽個長約多租下面積,然后分割出一部分來再租出去賺房租,然后在超市里搞聯營模式, 等于也變相把各個柜臺給租了出去。其實就是掛著零售的牌子搞“包租婆”生意。
現在多少的大超市其實都是在這么玩。但是這種模式有兩個隱患:一個是商業綜合體的無節制開發;一個是電商的不斷壯大。
什么是商業綜合體的無節制開發?
一般大超市的覆蓋半徑是3公里。在我邊上新開的永輝超市3公里覆蓋半徑里有大潤發兩家(一家3萬平,一家1.6萬平)、一家不斷倒閉不斷新開的超市(目前是樂天瑪特,2萬平)、一家物美(2.2萬平,以前是家樂福,倒閉了新開)、兩家世紀聯華(都1萬多平,沒去過)、一家2400平的精品超市(進口商品)和一家在建的華潤萬象匯。
這么密集的超市布局,大家之間雷同的商業模式,最后的可能只有大家的利潤下降,一部分熬不下去的倒閉這么一條路。
而電商所最容易切入的,剛好是超市利潤率高的日常百貨,這些標準化易運輸儲存的日常百貨市場面對電商沖擊,利潤勢必也要下降。
那么在超市利潤下降的過程中,能有效控制住低利潤率“生鮮”的永輝超市,是不是抗壓能力要強一點?將來的超市業或許不是比誰更強,而是比誰更不容易在火并中變弱。在最慘烈的競爭階段活下去,或許才是永輝真正發展的開始。
附上:自選股1號迪安診斷分析鏈接:http://xueqiu.com/9830936776/64635445;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