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國資系”平臺普遍進入“休眠”狀態。截至2月26日,行業大部分平臺均已全面進入工作模式,但“國資系”平臺似乎還未正式開工。
網貸天眼注意到,截至2月27日,多個“國資系”平臺仍未開始發標或少量發標。值此備案沖刺的關鍵時期,“國資系”平臺似乎也胸有成竹,對于合規整改、備案細則也都“不慌不忙”。
與此同時,網貸天眼在篩選平臺時發現,國資平臺主要呈現以下三種情況。
1、國資“血統”不純正。例如,錢媽媽(和平系)、胖胖豬(網點系)等平臺的國資背景,都存在“瑕疵”,國資背景早已名存實亡。此外,很多看似純正的國資背景,也不排除掛靠或買賣背景的可能,這為篩選真正的國資系平臺帶來困難。
2、國資背景強大,但運營能力不強。例如,彩麒麟(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下屬公司入股)、信投在線(河北省國資委下屬機構旗下平臺)、匯泉貸(青島城投金融集團控股),這些平臺背景強大,但交易數據較為清淡,運營能力和民營系平臺相比偏弱。
3、合規意識差。例如,天津國資平臺八條魚目前還存在活期產品,鄭投網、金寶保均未披露基本的交易數據。此外,國資系平臺在銀行存管方面進展緩慢,未能跟上沖刺備案的步伐。
本期“國資系”TOP20榜單中新增海金倉、生菜金融、八條魚3家平臺,去除匯泉貸、美債所、歐亞金融三家平臺。
新增3家國資系平臺
年前,傳北京10家平臺入圍首批備案,其中海金倉是國資平臺代表。生菜金融、八條魚的股東分別為上海市國資委和天津日報。3家平臺均運營穩定,生菜金融、八條魚累計成交均突破35億,海金倉累計成交接近百億。
移除三家國資系平臺
此次排名移除了三家國資平臺,主要原因涉及到部分平臺信披滯后、有重大負面新聞或者運營較弱,交易冷清。
匯泉貸信息披露滯后
匯泉貸控股股東雖是青島城投集團和青島新聞網絡傳播有限公司,但匯泉貸信息披露嚴重滯后,官方網站信息顯示,其最新運營報告竟然還停留在2016年。網貸天眼還注意到,匯泉貸銀行存管工作仍無進展。雖然平臺安全保障欄目顯示,匯泉貸借助國有銀行實現交易資金在線直接支付結算,但在平臺注冊時并未提醒開通銀行存管賬戶。
同時,匯泉貸似乎出現了“資產荒”,截至2月26日,平臺2月份只上線4個借款項目,1月份平均每天不到一個項目。
美債所卷入非法集資案件
美債所隸屬于深圳前海美通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股東是湖南中安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安資源),工商資料顯示,中安資源的唯一股東是懷化市人民政府。僅從工商信息來看,美債所可謂是“根正苗紅”的國資平臺,然而,中安資源卻涉及一起官司。

標題為《儲某兵非法經營罪一審刑事判決書》的裁判文書顯示,中安資源涉及“中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非法經營案件。
2015年初,被告人儲某兵、林某某、徐某晶、王某云與中安資源法人代表李某(不起訴)及邢某某共同商量,決定以中安資源名義成立一家商品現貨市場并于2015年3、4月份獲得監管批文。
拿到批文之后,中安大宗迅猛發展,先后在湖南、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發展了9家運營中心,湖南中安大宗公司及會員單位通過收取手續費、遞延費及客戶投資虧損,共非法獲利4.25元。
2015年11月16日,湖南中安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將名下的全部股份以50萬元轉讓給長沙光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11月18日進行工商變更登記。
表面上看中安資源是清白的,但中安資源是中安大宗的創始大股東,時任中安資源董事長邢躍躍、現任董事長李龍全程參與。2015年6月邢躍躍因挪用公款被檢察院批捕。
歐亞金融運營較弱、交易冷清
歐亞金融隸屬于新疆歐亞在線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其大股東是新疆國運天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運天成),工商資料顯示,國運天成的唯一股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單從工商信息來看,歐亞金融是標準的國資系平臺,且國資背景是新疆兵團第十二師。
歐亞金融官網顯示,平臺累計成交7.99億元,累計注冊用戶6048人,項目類型包括企業周轉借款、個人消費借款。網貸天眼注意到,歐亞金融此前均是企業貸,合規調整之后,資產似乎出現供給不足的情況,截至2月26日,平臺最新標的發布時間是2月13日。
評分說明:
1、持股比例指標25分。對“國資系”平臺來說,國有企業持股比例多少,直接決定國資平臺強弱,100%持股的得25分,持股51%以上得20分,持股10%-50%之間的得15分,持股10%以下的得5分。
2、實繳資本指標10分。平臺實繳資本的多少決定兌付能力的大小,如果平臺在官網、互金協會信披系統披露實繳資本1億元及以上的本項指標得10分,披露實繳注冊資本小于1億元的本項指標得5分,未披露本項指標得0分。(注:如官網及互金協會未披露實繳注冊資本,將以企業公布的2016年年報為準)
3、盈利狀況指標20分。盈利狀況直接反應平臺的運營水平,凈利潤的多少也能直接影響股價。凈利潤在2000萬以上的本項指標得20分,凈利潤在0-2000萬之間的本項指標得10分,虧損中的平臺本項指標得5分,未披露本項指標的得0分。(盈利狀況參考2016年的財務審計報告,去年部分平臺開始扭虧為盈,考慮到虧損的平臺仍占多數,因此虧損的本項指標仍得5分)
4、累計成交指標15分。累計成交額直接反應平臺的運營能力,幾乎所有的平臺都會披露該項數據。累計成交在500億及以上的本項指標得15分,累計成交100億至500億的本項指標得10分,100億以下的本項指標得5分,未披露本項指標的得0分。
5、國資成分占比指標10分。平臺既然背靠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國資成分占比,直接決定國有企業的“血脈”是否正統,也間接決定著國資背景是否可靠。國資成分占比高的本項指標得10分,國資成分占比中的本項指標得6分,國資成分占比少的本項指標得3分。
6、國資企業綜合實力指標20分。“國資系”平臺背靠國企背景,這個背景是否強大由國有企業綜合實力決定。這個實力主要體現在品牌影響力、盈利狀況兩方面決定,被評為“強”的本項指標得20分,被評為“中”的本項指標得10分,被評為“弱”的本項得5分。
注:本期“國資系”評分將累計成交由10分上調至15分,國資綜合實力指標由25分下調至20分。之所以如此調整,主要考慮到“國資系”排名不能只看國資背景,還得結合運營能力綜合評選。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