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討結果顯現,我國鋼鐵職業二氧化碳將于“十四五”時期達峰并在之后逐漸下降。但鋼鐵業完成低碳轉型仍面臨著工藝改動困難、辦理不行系統科學、節能減排技能立異弱等“三重阻止”。
全國兩會行將舉行之際,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冶金工業規劃研討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等專家,以及民進中心等都對我國鋼鐵職業加速低碳轉型提出定見和主張。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燦以為,鋼鐵職業的低碳轉型關于我國完成碳達峰碳中和方針具有至關重要的效果,有必要提早研討“雙碳”方針下我國鋼鐵職業的開展途徑及技能路線圖。
“十四五”完成碳排放達峰
鋼鐵職業是我國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因為規劃體量大和其出產工藝特性,我國鋼鐵職業二氧化碳排放奉獻杰出。據測算,我國鋼鐵職業動力活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的15%左右,是僅次于電力職業的碳排放大戶。
2000年以來的國家計算年鑒數據顯現,我國粗鋼、生鐵產值年均增速分別為11.1%、10%。我國粗鋼產值在全球總產值中的占比從15%增至57%,生鐵產值占比從23%增至63%。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助理研討員汪旭穎標明,作為典型的資源動力密集型工業,鋼鐵職業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盡早完成碳達峰并有用降碳,既是職業本身高質量開展的內涵需求,也是支撐執行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方針的客觀要求。
資料來歷:《環境科學研討》
汪旭穎介紹,“十一五”以來,我國在鋼鐵職業推廣節能減排戰略,尤其是“十三五”時期,鋼鐵職業深化推進供應側結構性變革,節能降耗、超低改造等獲得活躍開展,噸鋼歸納能耗繼續下降。
我國鋼鐵工業協會計算數據顯現,2020年,我國要點鋼鐵企業噸鋼歸納能耗為545.27千克/噸(以標準煤計),比2015年下降了4.9%。
盡管如此,當時我國鋼鐵職業作為資源動力密集型工業的特點仍未改動。長期以來,我國鋼鐵職業出產方式以長流程煉鋼為主,對鐵礦石資源以及煤炭、焦炭等動力高度依靠,導致資源動力消耗杰出。
多年從事鋼鐵職業節能低碳研討的冶金工業規劃研討院正高級工程師李冰介紹,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出產和消費國,我國鋼鐵職業未來仍將堅持較高位運轉,給碳排放操控帶來進一步壓力,職業綠色低碳轉型已火燒眉毛。
上述組織測算結果標明,我國鋼鐵職業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有望在2020~2024年期間到達峰值。
低碳轉型存在“三重阻止”
3月1日,民進中心揭露的一份題為《關于加速推進鋼鐵職業低碳轉型開展的提案》稱,鋼鐵職業是典型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職業。巨大的化石動力消耗和高額的碳排放量限制鋼鐵職業開展,也給我國完成雙碳方針帶來巨大應戰。該提案行將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

該提案反映,現在,我國鋼鐵職業低碳轉型還存在“三重阻止”:
一是現行鋼鐵鍛煉工藝碳排放過高,煉鋼工藝改動困難。現在國內鋼鐵企業絕大多數選用的是高爐-轉爐長流程工藝,相較于長流程煉鋼,電爐短流程煉鋼的能耗和三廢排放大大下降,但所需的廢鋼質料在國內供應量有限,廢鋼進口也存在妨礙,質料供應的瓶頸導致電爐工藝煉鋼產能占比難以進一步進步。
二是我國鋼鐵工業大而不強,工業辦理不行系統科學。近年來,我國對鋼鐵產品需求的激增促進了鋼鐵職業的開展,但從職業整體而言,仍存在產能過剩、產品附加值不高、要害資料需求進口、動力運用功率低、排放與環境承載容量對立杰出、資源歸納運用缺乏等問題。
三是節能減排技能立異較弱,鋼鐵企業生態效能發揮缺乏。我國鋼鐵職業多年來重視規劃擴張,節能減排技能更側重于本錢較低的技能引進,在鋼鐵循環技能方面與興旺國家距離顯著,煉鋼過程中發生的爐渣和鋼渣被再加工運用的比率不高。鋼鐵工藝流程動力運用率不高,鍛煉余熱運用率低,低溫余熱的運用方面尚無明顯成效,大多數鋼鐵企業的余熱余能收回率缺乏50%。
數據比照顯現,2020年,我國電爐鋼產值占粗鋼產值的份額僅為10%左右,與美國(71%)、歐盟(42%)以及全球平均水平(26%)存在較大距離;煉鋼廢鋼比僅為22%,也明顯低于美國、歐盟、日本等興旺國家和地區的水平(30%~70%)。
李冰以為,粗鋼產值是決議我國鋼鐵職業碳排放能否快速達峰的要害,加大廢鋼資源運用、推進外購電力清潔化以及進步系統能效水平是2030年前鋼鐵職業完成碳排放達峰并有用降碳的重要途徑。
加大廢鋼資源運用
李冰標明,未來我國廢鋼資源供應將逐漸添加,應充分發揮廢鋼對鐵礦石在鋼鐵鍛煉過程中的質料代替效果,將其作為鋼鐵職業碳排放達峰舉動的中心行動加以推進施行。
榜首財經記者去年底在貴州一家鋼鐵企業采訪時也看到,該企業正很多運用收回的廢鋼材煉鋼。“能耗和排放比全流程出產至少下降一半。”該企業有關負責人說。
研討標明,運用廢鋼資源有利于推進鋼鐵職業出產結構進一步調整,電爐鋼占比將逐漸進步,鋼鐵職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明顯下降。此外,氫能煉鋼和二氧化碳捕集、運用與封存(CCUS)等技能也為鋼鐵職業低碳甚至零碳開展供給了空間。
上述組織研討結果顯現,到2030年,粗鋼產值下降、加大廢鋼資源運用、推進外購電力清潔化、進步系統能效水平以及氫能煉鋼和CCUS等前沿技能對鋼鐵職業二氧化碳減排的奉獻率分別為11%~52%、34%~52%、7%~20%、5%~13%和2%~3%。
民進中心的上述提案也主張,調整鋼鐵職業質料與動力結構。進步電爐工藝煉鋼產能占比,添加短流程鍛煉所占的比重,完善廢鋼標準系統。緊跟國家電力動力結構轉型,進步鋼鐵職業運用可再生電力動力的比重;擬定科學合理的能耗指標系統。
一起,結合碳商場買賣機制,鼓舞鋼鐵企業施行技能牢靠、本錢合理的CCUS等結尾辦理項目,在碳買賣中做好清碳存量和增減量核算作業,以經濟手段促進減排;加強引導鋼鐵職業科技立異。發揮鋼鐵企業鍛煉優勢,運用高溫燃燒參加處理城市廢物與危廢。
本年2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八部分印發的《關于加速推進工業資源歸納運用的施行方案》也提出,施行廢鋼鐵等再生資源歸納運用職業標準辦理。鼓舞大型鋼鐵等企業與再生資源加工企業協作,建造一體化大型廢鋼鐵等綠色加工配送中心;對契合條件的工業資源歸納運用項目給予用地支撐。支撐契合條件的工業資源歸納運用項目請求綠色信貸和發行綠色債券。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