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海內最大的光刻機消費商要屬上海微電子,盡管制造工藝和技術實力與ASML還有很大的差距,但目前海內把目光傾注在它的身上,因為現如今只有它能夠縮小我們與國外技術上的差距。
但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其真實光刻機領域,上海微電子的實力并不所,以至它還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光刻機公司,并且一度占領了40%的國際市場,這就畢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封裝光刻機領先世界
這里所列舉的數據并不是憑空捏造,而是上海微電子在封裝光刻機領域的實力。可能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其實光刻機的種類也分許多種,這些光刻機根據各自制作工藝,來承擔芯片制作過程中的不同工序,如封裝、電路制造等。
根據其分工不同,這些光刻機被分為前道、后道和面板等三類。我們常提到的,被國外卡脖子的光刻機屬于前道光刻機,這一類光刻機制造工藝十分復雜,把握這一領域技術的廠家寥寥可數。
而上海微電子所擅長的封裝光刻機屬于后道光刻機,制作工藝雖然也不簡樸,但是相對于前道光刻機來說還是有肯定的差距的。
雖然在制作難度上兩者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作為芯片制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海微電子能夠獲得全球企業的認可并且包攬將近一半的訂單,這也能證實上海微電子在半導體領域擁有強勁的實力。
在性價比上很技術強度上,上海微電子都有可圈可點的表現,因此大家把注重力集中在上海微電子身上也是合情合理的。
前道光刻機仍需刻苦
與后道光刻機業務的風聲水起不同,上海微電子的前道光刻機業務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目前上海微電子的前道光刻機處在常年虧損的狀態中。
有數據顯示,僅2020年,上海微電子就虧損了超過3億元,19年和18年也是虧損狀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呢?
首先是性價比的和質量的問題,盡管這幾年上海微電子在技術領域有了不小的突破,但是與國外廠商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所以很多海內廠商寧可花更貴的的價格,去買國外的產品也不愿意去相信上海微電子的實力。
而相比之下,ASML的處境就好太多了,它依賴著前道光刻機業務僅今年第三個季度就已經盈利了將近300億人民幣。
這反映出目前我國的光刻機產業發展非常艱難,目前海內的光刻機企業盈利都不容樂觀,尤其是那些比較看重研發的企業,每年的研發成本不計其數,靠單薄的收入很難做到收支平衡,這些企業很多都依賴著補貼勉強維持運營。
一方面是因為海內的光刻機在質量和精度上確實與國外企業有差距,目前海內最強的光刻機企業上海微電子的前道光刻機精度仍停留在90nm,雖說已經在奮力沖擊28nm了,但是還沒有太多本質性的進展。而ASML早就完成5nm技術,以至目前還在沖擊3nm技術,如此大的技術差距讓海內廠商幾乎被壓得抬不起頭。

但是積極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想要突破封鎖只有一步一個足跡地投身研發,靠小智慧是沒有方法成就一家企業的。
目前我們只能寄希望于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刻苦下,我國能夠早日完成28nm光刻機的量產,因為目前看來28nm是光刻機的一道分水嶺,目前海內28nm的需求量還是十分大的,一旦完成這一技術,我們就能很好地解決海內芯片產能不足的問題。
總結
上海微電子雖然在后道光刻機領域已經做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但是真正影響全球芯片走向的是前道光刻機,雖然發展這一領域技術的歷程布滿艱險,但是我們沒有退縮的空間。
能不能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這關乎到了海內每一家芯片企業的生死攸關,所以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共同沖破技術封鎖。
在芯片技術試探的道路上我們沒有退路可走,假如沖破阻礙,我們將站上科技頂峰,假如失利,那我們的芯片企業命運將一直把握在他人的手中,這是非常危險的,縱使產業做得再大再強都永遠處于“瘸腿”的狀態下,很輕易因為上游的技術封鎖而瞬間崩塌。臺積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一家全球第一的芯片制造企業,到現在的“困境”,臺積電只經歷了短短幾個月的工夫,我們要從它身上吸取經驗。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