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積木盒子官網發布公告,公布退出網貸行業,象征著又一個北京的次一線 P2P平臺陷入兌付危機,又是3萬多人的噩夢的開始。
據中互金協會信披數據,截至2020年2月末,積木盒子累積借貸金額593.45億元,借貸余額40.21億元,當前出借人數3.15萬人,人均出借12.8萬元。
自2月15日發布退出網貸行業的公告,開始推選出借人代表,并在3月15日召開第一次出借人委員會,并預計在3月20日開始兌付,然而,并沒有。
3月20日,經過一些出借人去現場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刻苦,讓積木盒子CEO謝群簽下一份協議,承諾在3月31日前出臺正式的兌付方案。
就在3月30日晚8時,積木盒子論壇發布了《積木盒子轉型兌付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為兌付方案原文。
1
兌付方案
1.分期兌付方案(差強人意)
根據目前資產處置及項目逾期率評估結果,擬定以下分期兌付方案。
兌付原則:先凈投資本金(充提差),后盈余本金。
兌付比例:平臺每回款1%的資金進行1次兌付。
兌付周期:根據目前平臺資產質量和貸后處置情景,預計每周可以實現1次兌付,預計2年內實現本金的兌付。本金實現兌付后,根據最終實際回款數據,制定利息兌付方案。
2.引入其他股東資源補充兌付(積極爭取)
由于受疫情,市場環境,網絡輿情,逃廢債等不可控因素影響,未來的資產回收速度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平臺為了加快兌付,最大程度的滿意出借人利益,協調了公司股東和合作方的資源,作為補充兌付方案。
資管公司收買:
平臺將協調股東資源,引入第三方資產治理公司,募集資金來進行資產收買,作為平臺正常兌付方案的補充,此部分募集到的資金將優先給部分有困難的用戶進行兌付。
新零售平臺支持:
同時,集團股東和合作方作為海內實力較強的傳統經銷商,也會調集體系內的資源,來參與平臺債權兌付工作。股東調集體系內的資源,提供商品放在新零售平臺上,眾包來銷 售,所有銷 售出去產生的現金流用于平臺兌付補充。
3.股權兌換(沒有意義)
平臺出借人將其通過平臺出借的全部債權及權益轉讓給平臺,由平臺按照簽約出借人的在投本金的全部金額,按照金額1:1的比例,將其置換為簽約出借世間接持有集團公司股權。
因“股權兌換”方案的執行需要肯定工夫,意向出借人可預先簽署兌付協議,平臺屆時將及時向該部分簽約出借人通報債轉股工作的進度并簽署后續的系列協議。鑒于債轉股方案存在肯定的不確定性,平臺承諾,如后續債轉股工作無法推進導致簽約出借人無法享有對應的股權權益的,該部分簽約出借人可變更為其他兌付方案。
4.特別人群關愛計劃(注重防止私兌)
針對病困家庭、防疫一線家庭等特別人群,平臺將通過各種渠道募集資金,交由資管公司,設立“特群人群關愛基金”,對這部分人群進行優先收買債權的工作。如資管公司在收買過程中,基于市場行為,導致不能全額收買的部分。平臺將優先協調實物商品來補充兌付。
例如:用戶在平臺10000元確權后的本金,資管公司7折收買,平臺將在提供3000元實物商品進行公開銷 售,所有用戶都可以參與進來進行助銷,銷 售帶來的資金作為補充兌付。出借人委員會負責資料審核、方案制定、關愛兌付監督等工作。
對于方案本身沒有什么解讀的,簡樸的解讀都在小標題的末尾加了個人的看法。所有的兌付方案,要害還在于執行。
2
兌付保障
兌付方案出來了,雖然不盡人意,但總還是有點回款的盼頭的。
但是如何確保這兌付方案,不會像紅嶺創投等平臺那樣越兌越少呢?試著分析,積木盒子還有哪些強有力的資產確保兌付協議順利執行。
第一,先看港股的“積木集團”和美股的“品鈦”。
壓實股東責任是所有問題平臺取得回款的第一要位。幾乎所有問題平臺,在運作過程中都有違規操作,或自融或假標,積木盒子也不例外,有大量云南空殼公司的貸款很難解釋。

積木集團,港股上市,代碼HK08187,當前市值2.21億港幣,謝群及積木集團持股73%,折合市值約1.61億港幣。
品鈦,美股上市,代碼PT,當前市值6549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65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不論是積木集團還是品鈦,目前流淌性都比較差,上述說的市值并不肯定代表最終可以變現的價值。
第二,戰略風投和合作方。
積木盒子在退出網貸時曾提到強有力的股東支持,積木盒子成立以來,先后引入多輪股權及戰略投資,投資人包括銀泰資本、熙金資本、Investec Bank、小米、STI資本、曼圖資本、經緯中國、順為資本、海通證券、淡馬錫祥峰等海內外知名機構。
風投一般在自身出資范圍外,很少有履行責任的,但是參與平臺日常經營治理的,進入到平臺董事會的風投方,是否需要承擔肯定的責任?
2020年1月,海內知名投資服務機構華文產業集團實現了與平臺的母公司積木拼圖的戰略整合。華文產業集團是一家專注民生剛需產業鏈生態系統的投資服務機構,具有豐富的產業生態整合經驗和資源。2018年,華文產業生態體系的資產總額逾300億元,產值 1026.34億元。華文產業集團在與積木拼圖集團實現整合后,將在資本、產業鏈等多方面為平臺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至于華文產業集團實力怎么樣,公開信息比較少,也很難辨別,但華文產業集團的官網上出現了品鈦和積木集團,至少積木和華文產業集團的關系比較緊密。
第三,資產方面,催收回款方面。
關于資產這一塊,首先要真標,但積木盒子目前40億的存量是不是所有都是真標呢?
前文也提到,積木盒子曾一度不讓用戶查借款協議,有大量的注冊在云南的公司借款,而且這些法人與積木盒子的實控人董駿有著一些關聯,這些貸款難以解釋。
從積木盒子的資產端——品鈦的“讀秒錢包”和積木集團的“積木時期”。
從上市公司品鈦的財報看,品鈦的資金來源由最開始的積木盒子,逐漸轉為機構資金。2017年品鈦體系內積木盒子的資金來源占比為82%,2018年則降為62%,伴著品鈦后續擴大與機構資金進行合作,截至2019年Q2,積木盒子向品鈦提供的資金占比已經下降至45%,而Q3則下降到33%。目前品鈦的主要資金都來源于大型的金融機構,合作同伴包括興業生產金融、云南信托、國投小貸、富登信貸等巨頭,說明品鈦的資產質量還是不錯的,頗受機構歡迎。
而另一塊,作為“積木時期”主要做小微貸款的,這一塊信息相對不透明,而且做的企業貸,在實體經濟受到沖擊的時分,小微企業貸的風險較大。
加上,大量不清不楚的云南企業貸款,很難解釋這方面的資產實在性和資產質量情景如何。
第四,積木盒子始終是輕資產運營,經查積木盒子2018年財報,凈資產也不足2億,所以平臺本身只是一個空殼,對40億待償體量來說,意義不大。
3
寫在最后
P2P行業已經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困境。
一度也作為金融創新受到追捧,切實解決了不少借款人的需求;
伴著社會進入到一個負債社會,以及經濟下行的影響,許多借款人不具備還款能力,再加上監管成本太高,從業者的道德風險始終是行業解決不了的問題,因此,這樣的金融創新天然也沒必要存在。
其實,積木盒子在業內口碑始終不錯,一個很低調的平臺,也沒怎么放羊毛,之前也曾經歷過一次巨大的風波,當時資產都是外接的,那時分平臺積極籌措資金剛兌,從風波中挺過來了,反而成就了平臺的口碑。
然而,這一次沒能抗住,沒能讓所有投資人全身而退。
本次,積木盒子碰到比之前更加難的處境,對出借人多次失約,最后扭扭捏捏地提出了“每周兌付1%,2年內兌付所有充提差的本金”。
但愿,積木盒子也能像之前一樣,像個男人。不要失信,更不要動什么歪心思。
--
瓶子會持續保持對積木盒子的關注,計劃成立信息互通的微信群,也會恰當地進行信息共享,需要的出借人,可以掃碼進群,備注“積木”。
近期,瓶子始終會關注一些出現兌付問題的一線平臺,目前已經跟進了團貸網、和信貸、積木盒子,需要查看這些平臺最新的情景,可在公眾號菜單欄,回復“平臺名稱”,例如“積木盒子”。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