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順勢而為》指出走出疫情沖擊,下半年A股市場主線歸來,關注科技主線機會;7月18日《上行趨勢不改,回歸盈利主線》指出經濟超預期改善,市場上行趨勢不改,重回盈利主線。9月3日《靜候趨勢歸來》海外風險沖擊尚存,盈利上行趨勢不改。
策略周觀點:下行風險有限,靜候不確定性落地
內活潑能修復,擴張延續。雖然三季度GDP增速略低于預期,但除基建投資外,各主要分項均延續了較高的景氣水平。工業消費持續高位運行,出口加速超預期修復。投資端,9月固定資產投資實現額持續高于歷史同期環比均值,制造業投資延續反彈趨勢,內需及疫情相關行業提升較多;雖然銷售及新開工環節均出現明顯放緩趨勢,9月地產投資依然維持相對高位水平;受制于到位資金及地方政府積極性,基建投資持續低于預期。9月社零加速修復,疫情壓制減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加速提升,可選生產的復蘇仍在進行之中。往后看,疫情不確定性升高,而服務業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海內生產補償性增長仍有釋放空間,9月工業消費熱度持續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下內需延續復蘇趨勢,只要海外沒有再次大范圍封鎖經濟,外需修復趨勢大概率不會改變,制造業投資和社零仍將成為經濟復蘇的主要力量,這將推動經濟在未來兩個季度持續回升。
貨幣政策定調重回穩健中性,市場資金面短期波動增加。央行行長易綱在講話中示意,疫情影響下“應當答應宏觀杠桿率有階段性的上升”,“這也為未來更好的保持合理的宏觀杠桿率的水平創造了條件”,表明當前宏觀杠桿率的階段性抬升仍在央行答應范圍內,而未來一段工夫央行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仍舊以穩杠桿而非去杠桿為主。貨幣政策的定調重新回歸疫情發生前“穩健中性”的總基調。短期內總量貨幣政策難以邊際收緊,9月城鎮調查失業率指標仍低于年內目標水平,而本輪物價中樞上行幅度難有超預期,貨幣政策短期邊際收緊可能性較低。新股上市帶來股票供應增加對短期市場資金面形成擾動,疊加月末不確定因素增加,市場短期觀望情緒嚴峻。我們認為,資金面的短期波動不會改變海內外配置資金進場的趨勢,四季度A股仍將迎來配置資金的緩慢進場。

下行風險有限,靜候不確定性落地。美國大選投票臨近,拜登民調勝率保持領先,而當前海外市場也基本對于拜登勝選進行了較為充分的預期計價,但結合2000年及2016年情形以及今年郵寄選票的方式,使得今年的大選結果變數依然不低。市場短期對于不確定性風險采取相對審慎的觀望態度,但無論結果如何大選結果落地均有助于改善前期以提升支持率為目的的對華打壓手段。市場風險偏好雖然短期承壓但難以出現趨勢下行。估值方面,經歷了前期的快速反彈,優質標的當前整體估值水平并不便宜,市場在流淌性短期收縮、海外風險波動的環境下兌現收益需求增加,使得本周機構重倉的白馬股跌幅較深。我們認為:1) A股盈利復蘇仍在進行之中,市場下行風險較低;2) 順周期板塊優勢不斷明朗化,市場在結構上存在調整需求。因此,當前市場處于下一輪行情的蓄力調整階段,不確定因素的落地和分子端因素的進一步強化將打破當前弱勢震蕩的市場格局。
均衡配置結構,關注周期上行。我們認為,市場下行風險已經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而盈利上行主線下,順周期板塊將會成為年內估值修復的主要推動力。十四五規劃即將落地,政策預期推動疊加三季報盈利修復共振將帶來短期科技龍頭超額收益。配置上,看好大金融和傳統周期的補漲行情:往后看,銀行有能力也有意愿釋放利潤,這好于中報前后市場對銀行年內業績的普遍預期。順周期傳統行業的基本面繼承改善,伴著終端需求回暖,相關資源品價格有望出現上漲,有色、化工等傳統周期板塊有望逐步迎來估值上行階段;成長股中掌握業績與估值匹配度較高的行業,推薦關注光伏、面板和生產電子
風險提示
逆周期政策不及預期,疫情發展超預期惡化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