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終于翻紅,年初機構調倉布局、高低切換中,但往往開年主線不是全年主線,今年配置需要更均衡。
與其看著賬戶當綠碼用,我們還是來聊得點輕松的。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美帥都是稀缺資源”的年代,不得不說,高顏值基金經理也是更輕易讓人拉好感。
有這樣一撥人,明明可以靠顏值卻非要靠“研值”和才華,用專業和刻苦贏得投資人的信任。
我們先來盤點一下,近些年公募基金圈涌現的十大帥哥基金經理。
他們性格各異,各有特點,但有著許多共性:長得帥又智慧,上學讀書好,考上名校,畢業進入金融行業,一步一步成為掌管成百億元投資資金的基金經理,奔走在上市公司調研的一線,不斷精進研究領域,施展專業投資能力挖掘產業發展趨勢,為持有人創造投資回報。
一、信達澳銀馮明遠:少年感滿滿的“調研狂魔”
浙大工科背景的馮明遠,照片給人感覺陽光干凈,少年感滿滿,2010年平安證券擔任TMT研究員,2014年加入信達澳銀,2016年擔任基金經理,四年的工夫躍居科技賽道的佼佼者,被稱為科技成長獵手,2021年升任公司副總經理。
據說他性格偏內斂,卻對于投研工作熱愛且勤奮,從業以來至少調研五百次,圈內稱他“調研狂魔”。
他治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5年收益翻四倍,在新能源賽道一戰成名。十年投研經歷取得如此成績,對于高手如云的基金經理群體絕對是卓越的選手。
二、匯添富楊瑨:“數字男神”
楊瑨是一名85后,清華大學工程學碩士,長相好像自帶一種“三好學生”的清秀氣質,據說在讀書時分就是校舞蹈隊,可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他是匯添富自主培養成長起來的中生代基金經理。2010年加入匯添富基金,先后擔任TMT分析師、TMT研究組組長,2017年擔任基金經理,被稱為“數字男神”。
楊瑨是成長風格中比較均衡型的選手,注意投資的均衡性,投資覆蓋科技、制造、文體、金融等各個行業,投資范圍立足于A股、港股和美股的“全球買手”,對于互聯網和數字時期頗有研究。
在2021年生產低迷的行情中,楊瑨業績遭遇考驗,匯添富文體娛樂近一年收益表現-18%,跑輸業績比較基準。
三、嘉實吳越:生產賽道的“黑馬買手”
吳越生于1988年,不僅長相高大帥氣,還天生磁性的嗓音,屬于被老天偏愛的天賦型男神。他本碩畢業于復旦大學,擁有理學、應用數學復合專業背景,2013年進入嘉實基金從事投研工作,從生產研究員、生產研究組組長到生產賽道基金經理、生產研究總監,他只用了6年多工夫,不管是在公司還是行業都是年富力強的實力派。
2019年4月,他開始治理嘉實生產精選基金,該產品成立以來已完成收益翻倍,犀利業績背后是他的投資邏輯使然,基于未來投資趨勢的挖掘,尋覓競爭性的投資標的,不拘泥于龍頭股,才能挖掘真正的“黑馬”。
從業9年以來,吳越一直立足于生產行業,“黑馬”也成為他成長經歷的鮮明標簽。即使是2021年大生產低谷期,他依舊是布滿激情和希望地馳騁于生產賽道的“黑馬買手”。掌管的嘉實農業基金也是同類規模第一,業績表現優秀。
四、諾安蔡嵩松:“芯片一哥”
提到“諾安”最先想到的是誰?蔡總已經妥妥成為諾安基金最鮮明的標簽,也是基金經理中的王牌。
蔡嵩松也是天才型少年,15歲考進中科大少年班,一路念到博士,先后任職于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芯片龍頭企業、華泰證券,2017年加入諾安基金,2019年開始出任基金經理。他從業一直鐘情于芯片,投資聚焦于半導體、芯片等集中性的主題投資,2020年趕上芯片產業騰飛,蔡嵩松因重倉芯片、半導體公司以犀利的業績飛快出圈兒。
蔡嵩松被稱為“芯片一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于芯片行業業績具有高波動性,蔡治理的諾安成長最近一年業績跑輸大盤,因業績排名居后而飽受基民吐槽,如今蔡嵩松在基民中的稱呼,完全取決于他的業績表現。
五、廣發林英睿:曾經的高考狀元 學習機代言人
在成為名人基金經理之前,林英睿早已少年成名。2004年,林英睿以云南高考狀元的成績考入北大經濟學院的元培計劃試驗班,2006年代言諾亞舟學習機,成為早年間名不虛傳的“學霸”代表人。
畢業后2011年加入瑞銀證券任研究分析師,2012年加入中歐基金,4年行研經驗即出任基金經理,他治理的中歐新藍籌先后斬獲四大證券報金牛獎、名人基金獎,2016年跳槽至廣發基金,2021年周期股強勢行情助攻,林英睿因重倉煤炭、有色等周期股而一戰成名,斬獲一季度權益類基金冠軍。
去年聲名大噪也是一場長期的蓄勢待發,林英睿是深度的價值投資者,致力于挖掘低估值的價值股,才能夠在低估值階段前瞻布局順周期而斬獲佳績,被稱為“價值派少俠”。在公募業績為王的基調下,林英睿能恪守價值投資顯得難能可貴,這正如他大學時分熱衷戶外登山一樣,是一場孤獨而漫長的試探。
六、建信王東杰:清華博士高顏值學霸
在清華大學金融系實現本碩博學業后,王東杰2008年進入夢寐以求的高盛股票銷售部工作,因由熱愛投資和研究,2012年放棄投行來至建信基金,從事房地產、電力裝備、新能源等多個行業研究,后擔任制造組組長,2015年擔任基金經理。
不管是學霸標簽還是顏值,王東杰都很出挑,但他的名氣相較于其他名人基金經理好像有點相形見絀,目前治理規模在50億元左右。王東杰是極致的長期主義者,堅持長期做準確的事, 能力圈集中在制造、生產、科技和金融地產領域。
七、富國基金劉博:影視劇霸道總裁的既視感
劉博外貌給人感覺更像是影視劇的霸道總裁,精英范兒十足。他本科學習的是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生轉戰應用經濟學,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后,加入東方紅資管任行業研究員,2014年跳槽至富國基金,2018年起正式出任基金經理,這一年入市剛好趕上A股熊市,他冷靜理性,以謹慎的風險把控跑贏了基準。

劉博的投資風格是以價值均衡為主,輔以成長趨勢,通過投資搭配來升高市場風險,在金融地產、生產醫藥、科技、制造四個行業均衡配置。這也決定了他的業績表現,略于成長,優于價值,過去一年業績表現處于同類排名偏前列。
八、嘉實蔡丞豐:雙碩士學霸plus
蔡丞豐擁有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金融學碩士、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投資學碩士雙碩士學歷,兩所院校在英國乃至全球均享有盛譽,或許受英倫文化的影響,蔡給人印象也是紳士風度,翩翩君子,謙虛暖和。
他曾任陽光資產治理公司電子研究員兼TMT組組長,并負責治理研究部TMT投資搭配,深耕TMT行業;臺灣全球人壽股票投資部資深研究員、投資經理,在半導體領域研究頗深。2015年12月,蔡丞豐加入泓德基金,2017年7月起任基金經理;任職治理的4只產品業績均表現優秀,其中治理工夫較長三只產品均完成三年翻倍,回報排名靠前,2021年被嘉實基金挖走。蔡丞豐是成長風格的均衡投資選手,據說他近期要發行新的產品。
九、華泰柏瑞李沐陽:曾經的“院草”
李沐陽投資經驗只有1年,是一枚妥妥的新生代基金經理,他本科畢業于國際關系學院,據說他上學時就是“院草”級別帥哥,打籃球常常吸引一眾女生圍觀。
研究生就讀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后加入華泰柏瑞從研究員、基金助理到指數基金經理,有著清楚的軌跡,主要治理光伏、游戲產業指數基金。2021年光伏產業經歷了大幅調整,李沐陽治理的被動指數基金產品業績也跟著受傷。
十、博時葛晨:曾是“下過鄉的村官”
葛晨給人感覺很有書氣憤,大學專業從新聞因由愛好轉至生物學,在讀書時曾于2008年至2009年擔任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相稱于下過基層的“村官”。返校后順利保研,研究動物行為學,求學經歷蠻有趣。
2012年畢業后加入博時基金,做了6年醫藥行業研究員,2018年開始接管醫藥主題基金,是博時內部培養起來的新生代基金經理。2019年治理的博時醫療保健造就了當年“黑馬醫療基”,2020年因疫情大爆發帶動醫藥產業騰飛,葛晨的成長也趕上醫藥的市場風口。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