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控股股股吧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于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張海虹女士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張海虹女士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后張海虹女士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張海虹女士未持有公司股份。根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三)規定的情形,張海虹士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也不存在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經核查,張海虹女士目前并未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股份。
作為一支老莊股,海虹控股上市二十多年始終在謀求轉型,幾乎每次都以失利告終,但是公司股價卻被一波一波的反復炒作。這一次公司轉型做醫療福利治理(PBM)的旗幟又一次對準了市場的胃口。
在醫保支付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海虹控股提供的服務將改變醫保粗放治理的模式,天然得到了醫保部門的認可;其實更有看點的是,海虹控股在發展醫保業務的同時,獲取了其他機構難以獲得的醫保大數據,這將對傳統醫療帶來顛覆性的挑戰。
扣非凈利潤下降104%
即使基本面慘不忍睹,海虹控股也能找到“吊起”市場胃口的料。
8月22日晚,海虹控股披露2014年中報,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9944.13萬元,同比下降11.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23.61萬元,同比增長28.26%;扣非凈利虧損69.43萬元,同比下降104%;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宏源證券研究員王鳳華認為公司中報業績不達預期。上半年公司凈利潤主要依賴非經營性項目獲取收益,扣非之后凈利潤為-69萬。其中,醫療福利治理業務貢獻收入5976萬,同比下降23.2%,毛利率26.49%,同比下降12.5%,由于業務仍在大力推廣階段,銷售費用增長121%。
即使公司業績慘淡,仍擋不住市場對它的狂熱追捧。8月26日、27日公司股價凸顯強勁,呈現持續拉升的趨勢,其中26日強勢漲停,27日截至收盤大漲6.16%。與8月25日收盤價相比18.75元相比,兩個交易日股價暴漲16.8%。
王鳳華分析稱,從數據看,由于醫療福利治理業務處于推廣初期以及收費模式的不確定性,其對公司的業績貢獻仍十分小,即使這樣,目前該業務試點覆蓋18個省/直轄市的近100個地市,在全國布局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雖然業績不達預期,但仍舊堅定看好其醫療福利治理業務。
據悉,醫療福利治理是一種對醫療費用專業化治理第三方服務,介于保險機構、藥品消費和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和患者之間的治理協調組織。其核心就是加強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開大處方、重復審查、濫用藥品、騙保等行為都會受到監管。在醫保支付壓力與日俱增的情景下,海虹控股的這一業務無疑是大有市場的。
資料顯示,海虹控股從2009年就啟動了醫療福利治理業務,是海內最早進入這個領域,這套軟件系統至少需要三年工夫才能完善,而海虹控股的先發優勢給自己設立了“護城河”。

健康大數據的“想象”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醫保改革股,海虹控股借鑒美國模式進行“中國化”改良,定位于服務提供商而不是軟件開發商,其核心競爭力是臨床知識庫,醫保智能審核系統的核心正是臨床知識庫,按照這些規則編制的網,使得違規用藥等行為無處躲藏。
據悉,有了臨床知識庫做基礎,公司開發的產品醫保智能監管平臺能夠在0.7秒內處理高達2500條數據的報銷單據,是大數據在醫保審核領域完美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展醫保業務的同時,海虹控股也獲取了其他機構難以獲得的醫保大數據,而憑借醫保大數據,海虹就能搭建一個大健康平臺。
目前,海虹新健康官方網站及移動端app已勝利上線,該業務將為用戶提供預約就醫、家庭配送、醫保助手、尋醫問藥等方面的服務形成貫穿就醫各環節的全方位綜合服務治理平臺。
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風涌云起的年代,從賣手機的黎萬強,賣嬰童用品的徐力宏,到賣螃蟹的傅駿,提供租車服務的周航,互聯網已經顛覆了許多傳統行業,業內人士稱,海虹控股的大健康平臺或許能顛覆傳統的醫療行業。
王鳳華預計,2014-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2.12億、3.18億、5.41億元,凈利潤1700萬、3300萬和7531萬,對應的EPS0.02、0.04、0.08元
現實上,這醫保大數據是海虹控股最大的一個賣點,憑借大數據與大健康的概念,海虹控股股價從2012年7月17日最低價5.34元,一路飆升至2013年10月21日最高價26.11元,一年多工夫,股價暴漲接近4倍。
值得一提的是,8月26日龍虎榜數據顯示,在公司股價飚至漲停時,有機構資金出逃,賣出前五席中,第三名是機構席位,當日賣出4126萬元。
環球老虎財經,讓你成為戰勝市場的人。關注環球老虎財經官方微信:laohucaijing01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