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股市里,有兩大類型投資者,即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
個人投資者,可以分為大戶(500萬元以上)、中戶(50-500萬元)為代表的專業個人投資者,和散戶(50萬元以下)為代表的其他個人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大致可分為股民口中的“國家隊”,以及其他機構投資者。其他機構投資者包含:保險資管、券商資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
本文重點介紹股市里聲名赫赫的“國家隊”,都有哪些呢?
一、中央匯金
中央匯金成立于2003年,屬于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中央匯金旗下有2個賬戶,分別是中央匯金投資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公司。后者是前者的全資子公司。
中央匯金直接控參股的機構,基本是大金融板塊的公司,下附最新控參股情況。
商業銀行6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恒豐銀行。
保險公司3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公司4個: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綜合機構6個:中國光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下圖是建設銀行的10大股東情況:
二、證金公司
證金公司全名: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由上交所、深交所和中登公司共同成立。
股市里狹義的國家隊指的是證金公司。2015年股災,證金公司采取一系列救市動作,自此為人熟知。其救市通道,除了以自身名義直接買入以外,還包括:
10大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證金公司通過10個基金專戶操作:工銀瑞信基金、南方基金、中歐基金、博時基金、大成基金、嘉實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銀華基金、易方達基金。
5只國家隊基金:證金公司出資2000億人民幣認購了五只公募基金:易方達瑞惠、嘉實新機遇、招商豐慶、南方消費活力、華夏新經濟。
證金公司喜歡短線操作,配置靈活,因此了解其持倉,有助于把握市場的走向。
下圖是招商銀行的10大股東情況:
三、外管局
2014年繼匯金、證金公司后,又一國家層面的A 股投資平臺——外管局橫空出世。
外管局有3個賬戶:梧桐樹投資平臺、北京鳳山投資公司、北京坤藤投資公司。后面兩個是梧桐樹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外管局通常不會輕易出手,一旦市場出現外管局的動靜,就要特別留意。
下圖是農業銀行的10大股東情況:
四、社保基金
這里說的社保基金,不是我們平時交的那個社會保險基金,而是社會保障基金。
二者區別
社會保障基金,目的是應對社會老齡化,或者重大事件。比如汶川地震就動用了社會保障基金。
社會保障基金的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福利彩票,以及國有股上市時劃轉股份。此外,也會撥一小部分社會保險基金給社會保障基金用于投資股市。
社保基金的投資渠道有三種:
(1)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2)社保基金投資組合
名稱通常顯示為全國社保基金XXX組合。
(3)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組合
名稱通常顯示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XXX組合。
五、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是近兩年國家為了支持科技產業發展而設立的基金,一般情況下,也可以理解為國家隊。
2020/07/09某平臺財經新聞截圖
下圖是三安光電的10大股東情況:
PS:細心的朋友,會看到上文截圖中,多次出現一個機構叫: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或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
所謂香港結算公司,并不是一個大股東,這其實是香港股民的持倉都掛在這家公司下面,這里面對應著很多香港散戶。
比如你在香港買了招商銀行的H股,或者通過滬港通渠道買了招行的A股,你的股份都會掛在香港中央結算公司的名下。平時提及的北上資金,也都是體現在這里。
文末總結
我們將文章開頭的思維導圖放上,回顧一遍,大致有個印象。
掀開了“國家隊”的神秘面紗,對研究股票會有所幫助,畢竟跟著國家隊這種大佬屁股后面炒,不至于死得太難看,你說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