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出現了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那便是“易貨公司”,“易貨”顧名思意,便是以貨換貨,聽起來好像又回到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時期,那是在貨幣還沒有出現時,人們將自己過剩的肉類、糧食、水果、皮毛…之類的物品和別人交換,換回自己沒有的而需要的生活必須品。
人類進化之初的那種物品交換是人類進化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那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一種進步,這種互相交換模式的出現證明了人類生產力的大幅提高,在保證了自己的日常需要之外還有了部分的剩余,于是以剩余物品換取其他各種生活用品和食物,這大大的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這種“易貨”模式,卻是以商家為主要群體,就是說以你的庫存積壓貨物去交換別人的庫存積壓貨物,乍一聽,既然是庫存,肯定是不好賣和賣不了的商品嗎?我換來換去不還是換回來各種別人賣不了的庫存商品嗎?而且易物的過程中是需要向搭建這個平臺的易貨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交易費用的,這個交易費用比例按各種行業收費標準不一而論,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都有可能,這個規則和標準當然是人家易貨公司說了算的。也就是說用我自己賣不了的“廢品”去別人賣不了的“廢品”里去淘寶,也許能淘到你剛好需要的東西呢?表面上看,你的庫存已經實現了它的價值,變成了你需要的物品了,而你認為的自己積壓的“廢品”也許對別人來說又是個寶貝呢?這就是我最初對于易貨公司的簡單認知!
其實一種新模式的出現,人們都是先抱著懷疑的眼光看它的,所以出現的早的這種公司必然成了新模式試驗過程中的“小白鼠”,我親眼看著有兩三家這樣的公司從一開始的轟轟烈烈,到幾個月后的銷聲匿跡,倒閉了!前面的倒了,后面又有新的公司開業了,這不,從去年開始又有兩家這種公司開始運營,業務員隔三差五的過來宣傳,我在業務員的軟磨硬泡之下被拉進了他們的一個群里,其實我也只是抱著觀望的態度看看這種模式運作的本質是什么,他們是如何運作,如何盈利的呢?
置身于這個易貨群中,天天可以看到群里面發送的一些新加入商家的信息,小到礦泉水、衛生紙、大到房產、汽車、家具家電,另外還有各種購物卡、美容卡之類的服務性商品,此時我對于他們所宣傳的以庫存換庫存理念有了一些懷疑,難道這些購物卡美容卡之類的也是庫存?而且從群里所發的許多貨物圖片來看,都不像是積壓庫存貨,而像是全新的物品,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么對于前兩年倒閉了的易貨公司的同行前輩們你是怎么看待的?我問他,他告訴我說,那是因為他們的泡沫過于嚴重,客戶拿過來需要交易的貨由客戶隨意報價,比如價值10元的東西,你報100元都行,他們給你100元代金券,但是你必須給他們繳納假如百分之十的交易服務費,那也就是說光給他們繳的服務費價值已經和貨物本身價值相等了,而別的客戶拿來的貨物肯定報價也是虛高的,可想而知,你手上這100元代金券能夠換取實際價值多少錢的東西呢?假如你換取物品的那個客戶也將10元的東西報價100元,也就是說你實際上拿了你10元錢的東西換取了別人10元的東西,而你們倆人卻在這一交易過程中同時支付了易貨公司10元的服務費,而有這10元的服務費錢咱們在市場上隨便就可以買下同樣需要的東西,而且咱們自己的東西還在手中,你說這樣的易貨公司不倒閉才怪呢?這就是前面那幾家易貨公司倒閉的根本原因,而他說他們自己現在的易貨公司完全遵循貨物本身的市場價格,所以一定會持續做下去的。
他介紹完之后,我說我再考慮考慮,然后他又去了別的商家,而我對于他們這種模式還是不敢茍同,他們易貨公司的本質也就相當于租了一個場地建立商場模式,前期投入費用主要是場地租賃費用、貨架費用,裝修不需太豪華,人員推廣費用也是個主要支出。平臺搭建好之后,有意向的商家入駐,也就是將貨物交給他們,而他們只給你一張代金券,相當于你的貨物放那讓他們代銷了,而你還要給他們交一定的現金服務費,然后他們打著回收庫存積壓貨物的幌子誘使各商戶將新產品免費入駐,他們只需開出像欠條一樣的代金券,就可以有大量貨源了,而入駐的商家們此時都轉變為他們的消費者了,你們在這些貨里面盡情的換吧!反正他們易貨公司的交易服務費已經提前收走了,當某一天,如果沒有新鮮的貨源入駐,或者他們收取的服務費用不夠維持最基本的公司運營支出,他們也便倒閉了,那么你們拿在手中的那一張代金券便淪為一張廢紙了,這其實和那些提前賣出購物券的商場沒有多大的區別,他們只是換了一種概念,一種模式而已!
當然我并不是詛咒人家倒閉,我更希望他們能夠健康持久的經營下去,但是前面一個個傳統商場倒閉的例子數不勝數,而那些消費者手中的購物券卻是被商家套走了口袋里的真金白銀呀!我只是不希望更多的人也成為這樣最后的受害者!!!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那便是“易貨公司”,“易貨”顧名思意,便是以貨換貨,聽起來好像又回到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時期,那是在貨幣還沒有出現時,人們將自己過剩的肉類、糧食、水果、皮毛…之類的物品和別人交換,換回自己沒有的而需要的生活必須品。
人類進化之初的那種物品交換是人類進化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那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一種進步,這種互相交換模式的出現證明了人類生產力的大幅提高,在保證了自己的日常需要之外還有了部分的剩余,于是以剩余物品換取其他各種生活用品和食物,這大大的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這種“易貨”模式,卻是以商家為主要群體,就是說以你的庫存積壓貨物去交換別人的庫存積壓貨物,乍一聽,既然是庫存,肯定是不好賣和賣不了的商品嗎?我換來換去不還是換回來各種別人賣不了的庫存商品嗎?而且易物的過程中是需要向搭建這個平臺的易貨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交易費用的,這個交易費用比例按各種行業收費標準不一而論,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都有可能,這個規則和標準當然是人家易貨公司說了算的。也就是說用我自己賣不了的“廢品”去別人賣不了的“廢品”里去淘寶,也許能淘到你剛好需要的東西呢?表面上看,你的庫存已經實現了它的價值,變成了你需要的物品了,而你認為的自己積壓的“廢品”也許對別人來說又是個寶貝呢?這就是我最初對于易貨公司的簡單認知!
其實一種新模式的出現,人們都是先抱著懷疑的眼光看它的,所以出現的早的這種公司必然成了新模式試驗過程中的“小白鼠”,我親眼看著有兩三家這樣的公司從一開始的轟轟烈烈,到幾個月后的銷聲匿跡,倒閉了!前面的倒了,后面又有新的公司開業了,這不,從去年開始又有兩家這種公司開始運營,業務員隔三差五的過來宣傳,我在業務員的軟磨硬泡之下被拉進了他們的一個群里,其實我也只是抱著觀望的態度看看這種模式運作的本質是什么,他們是如何運作,如何盈利的呢?
置身于這個易貨群中,天天可以看到群里面發送的一些新加入商家的信息,小到礦泉水、衛生紙、大到房產、汽車、家具家電,另外還有各種購物卡、美容卡之類的服務性商品,此時我對于他們所宣傳的以庫存換庫存理念有了一些懷疑,難道這些購物卡美容卡之類的也是庫存?而且從群里所發的許多貨物圖片來看,都不像是積壓庫存貨,而像是全新的物品,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么對于前兩年倒閉了的易貨公司的同行前輩們你是怎么看待的?我問他,他告訴我說,那是因為他們的泡沫過于嚴重,客戶拿過來需要交易的貨由客戶隨意報價,比如價值10元的東西,你報100元都行,他們給你100元代金券,但是你必須給他們繳納假如百分之十的交易服務費,那也就是說光給他們繳的服務費價值已經和貨物本身價值相等了,而別的客戶拿來的貨物肯定報價也是虛高的,可想而知,你手上這100元代金券能夠換取實際價值多少錢的東西呢?假如你換取物品的那個客戶也將10元的東西報價100元,也就是說你實際上拿了你10元錢的東西換取了別人10元的東西,而你們倆人卻在這一交易過程中同時支付了易貨公司10元的服務費,而有這10元的服務費錢咱們在市場上隨便就可以買下同樣需要的東西,而且咱們自己的東西還在手中,你說這樣的易貨公司不倒閉才怪呢?這就是前面那幾家易貨公司倒閉的根本原因,而他說他們自己現在的易貨公司完全遵循貨物本身的市場價格,所以一定會持續做下去的。
他介紹完之后,我說我再考慮考慮,然后他又去了別的商家,而我對于他們這種模式還是不敢茍同,他們易貨公司的本質也就相當于租了一個場地建立商場模式,前期投入費用主要是場地租賃費用、貨架費用,裝修不需太豪華,人員推廣費用也是個主要支出。平臺搭建好之后,有意向的商家入駐,也就是將貨物交給他們,而他們只給你一張代金券,相當于你的貨物放那讓他們代銷了,而你還要給他們交一定的現金服務費,然后他們打著回收庫存積壓貨物的幌子誘使各商戶將新產品免費入駐,他們只需開出像欠條一樣的代金券,就可以有大量貨源了,而入駐的商家們此時都轉變為他們的消費者了,你們在這些貨里面盡情的換吧!反正他們易貨公司的交易服務費已經提前收走了,當某一天,如果沒有新鮮的貨源入駐,或者他們收取的服務費用不夠維持最基本的公司運營支出,他們也便倒閉了,那么你們拿在手中的那一張代金券便淪為一張廢紙了,這其實和那些提前賣出購物券的商場沒有多大的區別,他們只是換了一種概念,一種模式而已!
當然我并不是詛咒人家倒閉,我更希望他們能夠健康持久的經營下去,但是前面一個個傳統商場倒閉的例子數不勝數,而那些消費者手中的購物券卻是被商家套走了口袋里的真金白銀呀!我只是不希望更多的人也成為這樣最后的受害者!!!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