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bffd9"><cite id="bffd9"></cite></p>

      <cite id="bffd9"><b id="bffd9"><thead id="bffd9"></thead></b></cite>
        <output id="bffd9"><cite id="bffd9"></cite></output>

              <p id="bffd9"></p>

                    <p id="bffd9"></p>
                    只發布交易干貨的網站
                    用實戰期貨交易系統和心得助你重塑交易認知

                    +1分期貨開戶,保證金無條件+1%

                    點擊查看最新手續費保證金一覽表

                    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一、2022 年市場行情回顧

                    回看 2022 年,受俄烏沖突與豆類基本面約束的影響,CBOT 大豆與國內大豆表現強勁,較年初分別上漲約 30%-40%。其中 CBOT 大豆主要受俄烏沖突擾動與大豆產量約束影響,全年走勢先升后降,出現兩段明顯的上漲行情。

                    第一段上漲從 2021 年 12 月開始醞釀,一直延續至 2022 年 6 月末。南美降水不足影響大豆優良率,2022 年 1 月末市場定價減產預期,外盤大豆啟動上漲行情,俄烏沖突對農產品供應擔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大豆價格。

                    直到3 月CONAB 下調大豆產量2000 萬噸至 1.22 億噸時,大豆價格正式達到上半年高位,南美大豆減產導致的供應緊張成為上半年主要成因。

                    2022 年下半年則圍繞美豆種植與產量進行,2022年 7 月大豆價格出現回調,黑海協議的簽訂緩解大宗商品供應問題,美聯儲加息收緊全球流動性,大豆價格也隨之下降。但在 2022 年7 月中旬至9 月間,全球高溫少雨引發了市場的美豆減產預期,國際大豆迎來第二波上漲行情。

                    隨著美豆收獲,國際大豆結束上行趨勢,但美豆產量下調,2022 年全球大豆供應仍然偏緊,后續大豆價格將保持高位震蕩,圍繞美豆出口以及南美產量預期波動。

                    再看國內連盤豆粕,年初美豆維持單邊上漲行情,豆粕跟漲。南美大豆產區受拉尼娜影響,持續干旱引發市場對大豆供應的擔憂。USDA 在月度供需報告中下調了對巴西及阿根廷產量的預估,市場機構在 2 月將2021/22 年度巴西大豆產量調低到 1.195 億噸,阿根廷大豆產量也調低了 335 萬噸。同時俄烏局勢惡化致使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美豆需求受提振,疊加巴西升貼水上漲,帶動美豆價格持續走高。

                    進入 3 月份,價格大漲,美豆銷售數據較好,推動美豆觸及階段性高點。國內連粕跟隨美豆上漲,且國內大豆延遲到港,油廠斷豆停機,而下游備貨意愿較強,國內供需偏緊格局助推豆粕上漲。

                    3 月下旬,盤面到達一定高位之后,出現獲利了結,且俄烏緊張局勢有所緩解,美豆回落,另市場傳言國內大豆拍儲于 4 月 1 日舉行,市場大豆供應有望增加,盤面應聲下跌。

                    4-8 月主要圍繞美豆種植情況,美豆播種開局不利進度偏慢,8 月又迎來天氣炒作,市場對新作產量有所擔憂。同時,宏觀擾動因素多樣也造成美豆波動持續。但整體而言,階段性話題影響有限,美豆區間震蕩運行。國內連粕跟隨美豆波動,但年中因到港增加,豆粕累庫且下游采購積極性差,偏弱震蕩走勢。

                    9 月份之后,美豆年內偏緊格局基本確定,下方支撐較強。但巴西產量再創新高壓制上方空間。至年底,市場開始發酵阿根廷偏干氣候,播種進度較慢,美豆維持高位震蕩格局。國內連粕因到港延遲供應偏緊,基差表現強勢。養殖利潤的持續改善使得豆粕需求不斷上升,同時油廠豆粕庫存持續下降進一步加劇供應緊張情況,油廠庫存最低降至14.92 萬噸,推升豆粕價格。且第四季度臨近春節,養殖企業節前育肥需求支撐豆粕價格處于高位區間。

                    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二、供應端分析

                    2.1 美農報告顯示美豆來年產量及庫銷比略低于上一年度

                    首先看主產國之一美國的產需情況,隨著美豆價格這兩年大幅上漲,使得美國農民種植積極性大幅提高,美豆種植面積由 20/21 年度的8340 萬英畝提高至22/23 年度的 8750 萬英畝。雖然種植面積大幅提高,但由于2022 年美國部分地區遭受高溫干旱天氣的影響,22/23 年度美豆單產只有50.2 蒲式耳/英畝。

                    根據12 月份 USDA 報告數據顯示,12 月 USDA 報告并未對美豆的數據進行調整,但在之前的報告里單產預估從 8 月 51.9 蒲式耳/英畝調整至11 月的50.2 蒲式耳/英畝,下調的主要原因是 8 月至 9 月美國西部及大平原中北部的產區幾乎沒有像樣的降雨,干旱影響了這些區域的大豆作物生長。在種植面積上升,單產略降的情況下,22/23 年度美豆產量為 1.18 億噸,略低于上一年度的1.21 億噸;同時庫銷比也維持在 6.14%和 4.98%的水平。

                    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2.2 巴西豐產概率較大,但天氣不確定性的擾動增強

                    再看南美方面產量,受拉尼娜氣候影響,21/22 年度南美大豆產區發生大規模干旱情況,造成南美大豆大幅減產。USDA 預估 2021/22 年度巴西大豆產量1.27億噸,較上一年度的 1.395 億噸下降 8.96%;阿根廷大豆產量4390 萬噸,較上一年度的 4620 萬噸下降 4.97%。南美大豆的大幅減產,導致舊作南美大豆出口供應能力也進一步下降,出口份額更多讓渡給美國,這也是2022 年美豆和豆粕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未來美豆的走勢還是由南美新作的產量來決定。12 月 USDA 維持美豆平衡表各項不變,南美的大豆產量預估亦暫時維持不變,USDA 暫時對整個形勢保持觀望姿態。

                    從巴西方面來看,巴西中西部的馬托格羅索州、南馬托格羅索州、戈亞斯州的大豆生長現在總體比較健康。未來兩周,中西部的雨勢也比較積極,廣泛獲得暴雨級雨量,中西部豐收的概率又進一步增大。特別是馬托格羅索州的大豆距離收割已經不到 20 天,未來廣泛的暴雨級雨量覆蓋有利于這個州鎖定豐收。

                    截至 12 月 5 日,巴西南部的帕拉娜的大豆生長處于優良的比率還高達91%,僅有1%處于差的狀態。當然巴西南部的南里奧格蘭德州接壤于阿根廷、烏拉圭的西部、西南部近期持續高溫天氣,潛在對作物生長構成壓力,這是目前巴西唯一不算積極的地方。

                    總體而言,巴西目前的天氣形勢和作物生長要遠好于阿根廷,該國中西部最終豐收的概率又增進了一些;帕拉娜州的形勢亦處還在良好的范疇,該州如去年大減產的基礎現在是不存在的;南里奧格蘭德州稍微有點壓力,主要是該國與阿根廷、烏拉圭接壤的西部和西南部的雨水形勢有些消極,中北部,特別是和帕拉娜接壤的北部區域也是正常良好,該州的產量前景還需要一些時間判斷。巴西最終獲得基本豐產的概率已經愈發堅實。

                    從阿根廷方面來看,據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的報告,截至 11 月 7 日阿根廷全國剛完成大豆播種37.1 %,繼續落后于往年正常情景 20 個百分點,往年這個時候已基本達到55-65%。核心產區中大豆播種進度顯著落后于往年正常情況的地方是圣菲省的中北部,這一帶自10 月以來幾乎沒有降雨,今年這一帶預期將播種 110 萬公頃的大豆,截至11月7 日,這 110 萬公頃中僅完成播種 6.8%,去年同期已達73.3%。

                    10 月底以來陸續播種的大豆的生長優良率也在下滑,截至 12 月 7 日,生長狀態處于優良的比例只有 11%,11 月底時為 30%,差或極差的比例則從 11 月底的16%上升到23%。作為對比,去年 12 月初之前的降雨基本良好,支撐著去年這個時候已播大豆的優良率達到 75%,差或極差只有 1%。

                    展望后期,最新更新的30 天期以上阿根廷的中期天氣預報沒有見到積極改善,反而變得有點消極,截至1 月15 日的降水偏差仍然較為明顯,特別是圣菲省的形勢將持續消極。目前阿根廷的大豆播種已經比較落后,特別是圣菲省中北部約 110 萬公頃的大豆面積已經顯著落后于去年,整個12月份的雨水預報又很消極,這為USDA后期削減該國的產量預估提供了理由,預計 1 月報告時 USDA 就將下調。

                    目前 USDA 對阿根廷大豆的產量預估達4950萬噸,是常年公開預估的機構中最高的,如羅薩里奧、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在播種前的預估大致都只在 4500-4800 萬噸。

                    總的來說,阿根廷的產量將低于12 月 USDA 報告的預期,預計在 4400-4800 萬噸區間的概率較大。也就是說,巴西大豆的持續擴張,使得全球供需緊張格局得以緩和,但若新作不及預期,則對大豆價格會產生較大影響。當前巴西南部存在偏干隱患,需持續關注行情發酵。阿根廷大豆種植受干旱天氣影響開局不利。當前天氣仍然不佳,盡管天氣改善或會對產情有利,但播種延遲可能導致單產下降,后期仍需根據天氣擾動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圖 5 阿根廷大豆供需情況(百萬噸)

                    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2.3 主產國生物柴油政策的變動對市場需求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眾所周知,生物柴油的興起拓展了的實際用途,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振了大豆的實際需求。自 2010 年以來,主產國大豆壓榨量逐步上升,美國壓榨量上升 35.6%,巴西壓榨量上升 42.4%,阿根廷壓榨量上升5%。根據年平均增長率推算,美國、巴西、阿根廷 2023 年壓榨量分別為 6265 萬噸、5356 萬噸與3993萬噸,國內需求呈現穩定上升趨勢。

                    目前,美國、巴西是豆油摻混應用最廣的兩個國家,同時,作為大豆主要出口國,二者 2023 年生物柴油的摻混比例不僅將影響大豆實際需求,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全球大豆出口余量。

                    美國方面,2021年拜登政府出臺 1 美元/加侖的稅收抵免政策,并且在2022 年8 月將生柴稅收抵免政策延長至 2024 年,同時給予航空燃油 1.75 美元/加侖的補貼,生物柴油優惠政策對相關產業擴張形成利好。

                    受此影響,美豆壓榨利潤自8 月后迎來高峰,目前壓榨利潤保持在 3.2-4 美元的相對高位,同時美豆壓榨量也持續上升。截至2022 年 10 月,美豆累計壓榨量達到 5454.3 萬噸,較去年同期上升3%。良好的壓榨利潤與上升的壓榨量也側面反映市場持續看好豆油在生物柴油中的應用,未來生物柴油需求增量將成為影響大豆壓榨的重要因素。

                    但是12 月EPA 公布的可再生燃料摻混義務不及市場預期,較 2022 年僅增加 1.9 億加侖(約71.9 萬噸),USAD12 月豆油供需平衡表下調豆油的生物柴油用量 2 億磅(9.07 萬噸),這一調整引起美豆壓榨利潤與豆油價格下降。但是 2022/23 年度生物柴油預測量仍有116 億磅,較 2021/22 年度增長 12%,結合產業支持政策與補貼,大豆壓榨量與壓榨利潤仍然具有一定支撐,美國國內壓榨增長趨勢變化可能性較小。

                    巴西方面將于 2023 年 4 月實施 B15,將生物柴油摻混比例從 10%提升至15%,這將顯著增加巴西國內的大豆壓榨需求。巴西礦業和能源部表示,若按照B15 方案進行,2023年豆油消費量將增加 150 萬噸,折合大豆壓榨量 833 萬噸。但是新任政府可能撤銷該方案,因此巴西大豆需求目前尚不確定。

                    2.4 中國大豆進口量或將繼續小幅下滑

                    作為第四大大豆生產國和最大的進口國,我國出于糧食安全的考慮,也在逐步擴大大豆種植面積。近年來,因多重原因,我國大豆進口量呈逐年下滑結構,一方面,為應對我國大豆對進口依賴過強的現狀,國家鼓勵飼料行業降低飼料中蛋白含量,需求降低;另一方面,盤面榨利常年倒掛,影響國內采購積極性。

                    另外,當前國家也在鼓勵國內大豆種植,盡管短期內對市場影響相對較小,但仍不排除其長期是否會沖擊國內蛋白市場供應。截至 12 月9 日,2023 年1-2 月買船完成約 7 成,3 月完成約 6 成,4-5 月完成不足兩成,后期到港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目前 1-5 價差走勢穩中偏弱,而基差整體也是偏弱走勢,現貨榨利同樣難言樂觀的前提下,國內買船較為謹慎。

                    國內大豆進口仍以巴西大豆占比最大,其次為美國大豆。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 年 1-11 月進口大豆累計進口總量為8054.60 萬噸,較上年同期累計進口總量的 8766.85 萬噸減少712.25 萬噸,減少了 8.12%;再根據中國糧油商務網提供的船期預報,12 月份進口大豆預報141船計 932.6 萬噸。因此 2022 年進口總量累計預估為 8987.2 萬噸,較2021 年的9653.5 萬噸減少了 666.3 萬,差不多減少了一個月的大豆進口量。

                    從主產國出口計劃來看,22/23 年度美豆產量基本缺豆,預估對華出口3000萬噸;巴西出口根據產量預估,如果按 70%份額,對華出口約6000-6300 萬噸;如果按 72%份額,約 6200-6500 萬噸;按 75%計算,能對華出口6400-6750 萬噸。假如阿根廷+其他國家對華出口 600 萬噸。從上游估算,22/23 年度中國進口最低有 9600 萬噸,最高 9900 億噸。22/23 年度上半年對應美豆,進口預估正常偏緊,若巴西沖擊市場,明年 2-9 月或出現供應寬松或過剩。作為對比,部分機構對 22/23 年度中國進口放在 9840 萬噸左右,悲觀的在 9500 萬噸。USDA 預估9800萬噸,農業農村部預估 9520 萬噸。

                    從進口節奏來看,7 月以來,我國大豆到港持續偏差,7-11 月累計進口大豆只有 3424 萬噸,上年同期 3872 萬噸。10-11 月到港少,部分因美國水位下降導致出口放緩。從市場年度看,21/22 年度累計進口大豆9161 萬噸,22/23 年度因10-11 月到港少,年度進口預計只有 9428 萬噸。大量進口集中在巴西上市后的3-6 月,年前到港預計持續緊張。目前 12 月采購基本完成,1 月缺口較大,2月后主要采購巴西大豆,因預期豐產強,2 月后采購暫無太大問題。

                    目前1 月對美西采購利潤差,在豆油豆粕高基差的基礎上,油廠采購美灣和巴西大豆榨利為正,有利于油廠進行采購計劃。近期 12-1 月的采購集中在美國,因巴西庫存緊張;2月后的采購集中在巴西,因預期豐產,報價相對便宜。迄今1 月采購完成244.2萬噸,缺口 355.8 萬噸;2 月完成 594 萬噸,3 月完成 653.4 萬噸,4 月完成191.4萬噸。后期來看,我國大豆進口仍有較強的不確定性,整體上小幅下滑的概率較大。

                    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三、需求端分析

                    3.1 飼料需求預計穩中有增,對豆粕形成支撐

                    豆粕下游需求主要看飼料,而在整個下游養殖中,的影響力始終是最大的。因為從肉禽的養殖利潤來看,波動頻率很快,一年之內就可以波動多個來回,其生長周期短,所以產能的調整要比生豬快得多,因此肉禽飼料需求的年度波動相對有限。2022 年的魚價雖然還不錯,但水產養殖的占比相對有限。

                    豬周期則長達 4-5 年,所以往往年度間的變化是比較大的。通過對比國內豬飼料月度產量與豆粕月度表觀消費量可以發現,2021 年以來二者的波動趨勢大方向上保持一致。2020 年生豬存欄持續上升,2021 年 1 月以后生豬存欄高位運行,不過隨著養殖利潤的大幅波動,全價飼料中豆粕添加比例也會發生細微變化。但只要大方向上保持一致就能說明問題。

                    此外,豬飼料產量占總飼料產量比例2021 年以來維持在 40%-50%的區間內波動,在經歷了非洲豬瘟的洗禮之后,當前規模場占比明顯提升,散養戶大量清退。在國家的政策導向下,生豬產能未來將維持相對穩定的水平,豬飼料產量占總飼料產量的比例大概率也將維持在目前的區間內。

                    豬飼料來看,明年上半年生豬存欄或維持高位,豆粕需求將受支撐。據飼料工業協會樣本企業數據測算,2022 年 1-11 月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24521 萬噸,同比下降 8.56%。2022 年 1-8 月,豬、蛋禽、肉禽飼料產量分別為8081 萬噸、2045 萬噸、5646 萬噸,同比分別下降 7.9%、5.4%、6.8%;水產、反芻動物飼料產量分別為 1803 萬噸、970 萬噸,同比分別增長 15.1%、3.3%。

                    2022 年5 月開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持續增加,按照 10 個月的產能兌現周期推算,2023 年3月之后生豬出欄量將環比持續增長。加之 2022 年四季度養殖利潤達到較高水平,母豬補欄提速,預計 2023 年上半年存欄量維持高位。根據統計,2021 年1 月-12月 2 日當周,國內生豬 22 個省市平均價價格從 16.3 元/千克漲至22.91 元/千克,漲幅 40.55%。

                    養殖利潤方面,截至 2021 年 12 月 9 日,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為 574.05 元/頭,外購仔豬養殖利潤為 419.56 元/頭。豬價大幅上漲和生豬養殖利潤恢復會提高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和豆粕遠期采購意愿。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 年 9 月生豬存欄 44394 萬頭,較 2021 年12 月末減少1.17%;10月能繁母豬存欄 4379 萬頭,較 2021 年 12 月末增加 1.15%。較高的生豬價格和養殖利潤提高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預計 2023 年上半年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或將維持高位。

                    雞飼料方面,海外禽流感影響國內白羽雞引種,明年禽料需求增幅有限。肉雞方面,海外禽流感疫情仍在蔓延,嚴重影響了國內的白羽雞引種進程。數據顯示,2022 年 5-7 月無海外引種,8-9 月恢復引種但量很少,10 月海外引種也為0,截至 10 月祖代累計更新不足 70 萬套,全年預計少于 90 萬套,低于行業100-110萬套的均衡需求量。

                    根據白雞生產周期,5 月開始存在的引種缺口將作用于2023年下半年的肉雞供給減量,疊加種雞質量不佳,生產效率或下降20-30%。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11 月全國在產蛋雞存欄量約為 11.81 億只,環比減0.34%,同比增幅 0.77%。我的農產品網數據顯示,11 月蛋雞養殖成本為4.54 元/斤,較上月漲 0.07 元/斤,環比漲幅 1.57%;養殖盈利為 1.09 元/斤,較上月跌0.13元/斤,環比跌幅 10.66%,養殖利潤處于歷史較高水平。預計2023 年一季度蛋雞養殖預期減少的可能性不大,對應禽料的需求增加預計較為穩定。

                    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四、庫存分析

                    4.1 國內油廠豆粕庫存預計來年前緊后松

                    分析了供應與需求之后,落腳點回到庫存上。油廠豆粕庫存也存在一定季節性規律,年內庫存高點一般出現在 7 月份,主要因為春節后油廠開工率逐漸回升,而 6、7 月份的大豆進口也會達到年內高峰,春節后的需求則是緩慢恢復,造成油廠豆粕庫存積壓,庫存低點一般出現在春節后和年底,因為春節長假的消耗及油廠開機率下降,而年底則是傳統消費旺季。庫存的高點一般對應著現貨基差的階段性低點,庫存的低點一般對應著現貨基差的階段性高點。

                    2022 年初豆粕基差再次出現爆拉行情,年初豆粕庫存本身處于季節性的低位,一季度由于巴西大豆減產,大豆到港延遲,同時由于疫情下游豆粕提貨困難,一季度豆粕基差強勢上漲,隨后二季度大豆到港量有所恢復,豆粕庫存有所回升,基差有所回落,但很難恢復到往年的低位水平,因為油廠的買船進度即使恢復,由于盤面榨利仍處于較差的水平,油廠買船量依然有限。三季度市場再度關注到大豆到港延遲的情況,基差開始了第二輪爆拉行情,并在高位持續了一段時間,隨后季節性回落,期現是通過現貨跌、期貨漲的形式來進行回歸的。

                    從油廠壓榨情況來看,咨詢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22 年1-11 月全國大豆壓榨量為 7825.78 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幅 5.26%。2022 年以來,國內油廠大豆庫存一直明顯低于過去三年均值,供需緊平衡的情況下,斷豆停機時常發生,也對基差行情造成較大影響。

                    四季度因為到港延遲,而進口大豆庫存又處在歷史低位水平,油廠開機不及預期,大豆及豆粕庫存降至年度低點,基差連創新高。之前開機下降,豆粕供不應求,6-9 月庫存不斷下降,10 月迄今庫存基本處于歷史低位,部分地區甚至零庫存,提貨緊張。而到港緊張導致國內大豆自9 月以來庫存不斷下降,10-12 月維持在歷史低位水平,目前庫存依然偏低,12 月到港預計增加,或緩解大豆短缺問題,但 1-2 月到港量預估依然不佳,大豆庫存料恢復緩慢。

                    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五、2023 年行情研判及風險提示

                    基于以上分析,從供應端來看,美農報告顯示美豆種植面積提高但單產下調,使得美豆來年產量及庫銷比略低于上一年度;巴西豐產概率較大,但天氣不確定性的擾動增強,阿根廷核心產區中大豆播種進度顯著落后于往年正常情況,產量或將低于預期,后期仍需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作為第四大大豆生產國和最大的進口國,我國出于糧食安全的考慮,也在逐步擴大大豆種植面積,近年來我國大豆進口量呈逐年下滑態勢,年前到港預計持續緊張,1 月缺口較大,后期進口仍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從需求端來看,綜合占比較大的豬飼料和雞飼料情況,根據生豬存欄、補欄及肉雞、蛋雞養殖,飼料需求預計整體穩中有增,將對豆粕形成支撐。

                    分析了供應與需求之后,落腳點回到庫存上。根據油廠豆粕庫存的季節性規律及壓榨情況和到港情況,目前庫存依然偏低,1-2 月到港量預估依然不佳,預計來年國內油廠豆粕庫存前緊后松。因此預計2023 年豆粕期價整體料將呈現前高后低的概率較大。需重點關注主產國天氣變化,注意極端氣候造成的減產風險,另外生物柴油政策的變動對市場需求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風險因素方面,需關注新冠疫情、南美產區天氣變化、主產國生物柴油政策、及國內大豆相關產業政策等給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

                    來源:曲合期貨



                    本文名稱:《豆粕年報:2023年豆粕期價料將前高后低》
                    本文鏈接:http://www.bjhqmc.com/xun/192824.html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站內容均由用戶自發貢獻,或整編自互聯網,或AI編輯完成,因此對于內容真實性不能作任何類型的保證!請自行判斷內容真假!但是如您發現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疑似詐騙、虛假不良等內容,請通過底部“聯系&建議”通道,及時與本站聯系,本站始終秉持積極配合態度處理各類問題,因此在收到郵件后,必會刪除相應內容!另外,如需做其他配合工作,如:設置相關詞匯屏蔽等,均可配合完成,以防止后續出現此類內容。生活不易,還請手下留情!由衷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在此先謝過大家了~

                    我要說說 搶沙發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

                    切換注冊

                    登錄

                    忘記密碼 ?

                    切換登錄

                    注冊

                    我們將發送一封驗證郵件至你的郵箱, 請正確填寫以完成賬號注冊和激活

                      <p id="bffd9"><cite id="bffd9"></cite></p>

                        <cite id="bffd9"><b id="bffd9"><thead id="bffd9"></thead></b></cite>
                          <output id="bffd9"><cite id="bffd9"></cite></output>

                                <p id="bffd9"></p>

                                      <p id="bffd9"></p>
                                      成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