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什么是利潤補償協議?哪些情況需要求簽盈利補償協議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哪些情況需要求簽盈利補償協議
發行股票購買資產,收購控股股東資產等要對資產作盈利預測,達不到的要補足發行股票購買資產,收購控股股東資產等要對資產作盈利預測,達不到的要補足
2,costplus contract是什么意思
cost-plus contract英 [?k?st?pl?s k?n?tr?kt] 美 [?k?st?pl?s ?kɑn?tr?kt] 詞典成本加成合同;成本加成契約;成本加利潤合同;成本加利潤契約雙語例句 A cost-plus government contract. 在實際成本之外再加以一定比例費用的政府合同。cost reimbursable contract [詞典] [財] 成本償還契約; 相似短語cost-reimbursable contract 成本補償合同cost reimbursable contract 成本補償合同cost reimbursable and fee contracts 【經】 成本補償加費用合同employment contract phr. 雇傭合同output contract phr. 產量合同

3,求助一道關于工程建設中利潤補償的問題望高手指導一二
這是對的,主要是理解利潤率(7%)的意思是成本×7%=利潤,即成本+利潤=4000,推導出 成本×(1+7%)=4000 這樣就好解釋了,剩下的內容就簡單了。已完成產值2200,其中也包含利潤和成本,則剩余的成本為(4000-2200)/(1+7%),其利潤為(4000-2200)×7%/(1+7%)=117.8萬元。 注意,有時題目給的不是利潤率而是占合同總額的百分比,假設利潤占合同總額的百分比為7%,則剩余利潤為(4000-2200)*7%。希望能有用!你好!沒有依據,純個人理解:半途中斷合同,如全額拿到利潤,但中斷后不用工作,實際上節省了時間的。公平的情況是:中斷后施工方通過另一次施工過程(沒有人、材等成本),在合同期末拿到上述利潤額。企業資源*(1+7%)=未得利潤額如果在施工開始就拿,則應得只有企業資源=未得利潤額/(1+7%)其實毫無道理,只是助于記憶理解吧我想。如有疑問,請追問。我也一直因為這個事情郁悶,樓主也是要考水利監理工程師么。
以上就是有關“什么是利潤補償協議?哪些情況需要求簽盈利補償協議”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