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開信息披露資料,興合基金旗下首只公募產品——興合安平六個月持有期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即將于8月8日在多家基金銷售機構公開發售。該產品是一只“固收+”類公募基金,主要通過利率債投資積累安全墊,采取修正雙低策略投資可轉債獲取超額收益,總體上是一只穩健風格的產品。
一:固收類基金有哪些產品
固收類理財產品,顧名思義就是指收益固定的理財產品。那么,它們的收益是不會變化嗎的?不會發生本金和收益損失嗎?屬于保本保息了?
答案是否定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只能說它的預期收益在一定幅度內被鎖定了,但是產品的風險仍然存在,在可控的風險范圍內,將按照約定的收益進行兌付,如果發生不可控的風險,本金和收益仍可能面臨損失。
這么說的話,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還值得投資嗎?其實,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種類非常豐富,很多產品風險不是很高,收益率相對不錯,是目前投資理財的主戰場。無論是保守型投資者,還是激進型投資者,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都是不可或缺的配置。
根據我的知識和經驗,整理了十種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并對它們的安全性、收益率和流動性進行了評級,下面看看它們的風險和收益水平如何?
1、國債:安全等級:高;利率等級:中;流動性:低
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中央政府募集資金,也就是說由國家進行信用背書,因此國債的安全性是最高的。與其對應的還有以國債為抵押品的國債逆回購,風險都是極低的。
由于風險極低,因此國債的收益率也不會很高,略高于銀行存款,大約4%左右,投資周期較長,一般3-5年,因此資金流動性也不好。
2、銀行存款:安全等級:高;利率等級:低;流動性:中
銀行存款是國家最基礎的儲蓄形式,以前利率是由國家管制的,銀行不能破產。現在,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銀行存款利率可以進行自由浮動,各類股份銀行、商業銀行、民營銀行紛紛成立,國家也允許銀行破產,銀行的風險正在加大。
銀行存款實行存款保險制度,50萬以內的本息是絕對保障的,定期存款收益從1.5%-5.5%的都有,因此,我認為銀行存款正迸發新的活力。
3、結構性存款:安全等級:高;利率等級:中;流動性:低
結構性存款是銀行最近發行比較火爆的產品,嚴格意義上說它可能不是存款,更像一款理財產品,前天我曾經專門介紹過結構性存款,喜歡的可以爬樓去找。銀行存款一般部分或全部承諾保障本金,風險相對較低,收益一般在2%-5%之間,資金有鎖定期,靈活性很差。
4、貨幣基金:安全等級:高;利率等級:中;流動性:高
貨幣基金是基金公司發行的,以貨幣及其衍生品為投資標的理財產品,風險水平較低,收益基準一般在2.6%左右,大部分貨幣基金的收益在3.6-4.2%之間。貨幣基金最大的好處是流動性很好,可以T+1取現,部分產品甚至支持T+0取現,非常方便。
5、銀行理財產品:安全等級:中高;利率等級:中;流動性:低
銀行理財是傳統的理財方式,近期隨著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大家對銀行理財不保本詬病較大,其實我覺得保本和不保本對銀行理財產品來說不重要,關鍵看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只要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風險水平和貨幣基金差不多,收益也就在4%-5%左右。銀行理財產品也有鎖定期,資金靈活性不好。
6、債券基金:安全等級:中;利率等級:高;流動性:高
專門投資國債、政府債、企業債等的基金,這類基金投資的標的本就是固定收益的,通過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債券的風險,因此,整體風險水平中等,收益水平一般在4-8%左右,屬于相對較好的理財產品了,但是受其他理財產品和貨幣供應的影響較大,盡管資金靈活性很好,但不太適合短期投資。
7、企業債券:安全等級:中低;利率等級:高;流動性:低
上市公司可轉債:安全等級:中高;利率等級:中;流動性:高
企業發行的短期或長期債券,企業不從銀行貸款了,從社會上直接募集資金,因此理論上和銀行貸款的利率水平差不多,一般在6%左右,有的超過10%。企業債的風險水平不一,這和企業的經營狀況有很大關系,而且普通投資者很難接觸到,比較容易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可轉換債券。可轉債有一段時間比較火,現在處在低位水平,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8、信托產品:安全等級:中;利率等級:高;流動性:低
信托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屬于高端理財產品,投資門檻較高,一般為100萬起步,因此普通投資者很難參與。信托收益一般在6%-8%,風險中等,但是信托往往投資高額企業債券,雖然擔保措施比較到位,但是一旦出現壞賬和逾期,對投資者來說可謂滿盤皆輸,這一點比較像P2P。
9、P2P網貸:安全等級:低;利率等級:高;流動性:中
P2P從誕生開始就飽受爭議,最近更是出現比較多的問題,讓很多人有點談虎色變了。其實P2P本質是民間借貸,風險本身就比較高,再加上一些平臺運作不規范,使得風險進一步加劇。P2P收益率在10%左右,屬于高風險投資,資金流動性一般。
10、民間借貸:安全等級:極低;利率等級:高;流動性:低
民間借貸屬于最古老的理財方法,民間俗稱“高利貸”,又叫“驢打滾”,運作極不規范,近期國家對民間借貸發文進行約束,但是由于民間借貸具有非常強的隱蔽性,監管十分困難。民間借貸風險非常高,利率也高的嚇人,最好不要參與。
上述產品評價是我根據自己理解做出的,僅供粉絲們參考,不具有投資指導意義。
二:固收加基金有哪些
導
語
2021年A股震蕩市之下,“固收+”基金成為投資優選,規模節節攀升,逼近兩萬億。與此同時,2021年超九成的“固收+”取得正收益,平均最大回撤與平均年化波動率均優于同期滬深300指數表現。
規模
1
“固收+”規模驟增逼近兩萬億
持有戶數增長近4倍
作為備受追捧的公募產品之一,“固收+”基金2021年實現規模、收益“兩開花”。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根據最新披露數據,“固收+”規模達到1.95萬億元,較2020年底的1.41萬億元猛增38.81%,是2018年6月的1.98倍。持有人戶數方面,“固收+”總持有人戶數2577.79萬戶,較2018年6月大幅增長3.83倍。
收益方面,作為“固收+”代表的二級債基、偏債混合2021年平均回報率分別為8.59%、6.25%(單只基金僅計入A類,剔除C、E類等;同時選取已披露2021年度完整業績的基金),雙雙跑贏上證指數、國債指數同期4.8%、4.24%的漲幅。
“固收+”作為一種投資策略,多指一級債基、二級債基、QDII債基和偏債混合等含權債基。由于二級債基和偏債混合可以綜合、全面地運用各類資產配置工具,因此成為“固收+”的主要產品形式,兩者最新規模合計占到“固收+”總規模的90.53%。
近些年,全球處于低利率水平,資金對于風險的承受意愿普遍下降。2018年以來,國內債市持續向好,股市也自2019年起結構性上漲,“固收+”的投資特性與這一市場環境十分契合:“固收”大比例配置債券資產,分享穩健回報;“+”靈活參與股市投資,提升整體收益彈性。同時,“固收+”能夠滿足資金科學多元配置的需求;“+”可加資產或策略,借助彼此之間弱相關性分散單一風險,平滑收益率曲線,為資金提供風險收益更為適中的選擇。
表現
2
“固收+”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
不同于權益類基金高風險高回報,“固收+”基金更強調風險控制,通常作為投資“壓艙石”對沖權益資產下行風險,同時保障一定流動性。由于更看重穩健表現而非高增長,在市場處于震蕩或下行區間,“固收+”產品具有優勢。
數據寶統計,除去2021年內新成立基金,截至12月31日,全市場可統計的827只“固收+”基金中,90.69%實現正收益,平均回報率6.54%,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10個點以上。其中,前海開源可轉債、華商豐利增強定開、廣發可轉債等回報率居前,均逾40%。“固收+”中長期業績成效顯著,部分存續時間較長的基金近三年、五年、十年的平均年化回報率依次為9.38%、5.85%和7.12%。
風險方面,2021年“固收+”基金整體控制較好,走勢平穩。數據寶統計,截至12月31日,“固收+”平均最大回撤4.9%,平均年化波動率6.14%,明顯優于同期滬深300指數18.19%的最大回撤和18.51%的年化波動率。將時間拉長,過去三年、五年乃至十年,“固收+”的平均最大回撤、平均年化波動率均低于9%,表現相較滬深300指數占優。
二級債基
3
二級債基50強名單出爐
33只回報率逾20%
2021年,除去年內新成立基金,335只二級債基斬獲平均8.59%的回報率;321只基金獲得正回報,占比95.82%,其中33只基金回報率逾20%。從風險控制來看,二級債基平均最大回撤4.88%,平均年化波動率6.65%。
勇奪2021年二級債基業績冠軍的是前海開源基金曾健飛管理的前海開源可轉債,回報率48.63%;厲騫管理的華商豐利增強定開緊隨其后,回報率45.23%;其管理的另一只基金華商信用增強也進入榜單,位居第八名,回報率33.49%;第三名是吳敵管理的廣發可轉債,回報率42.88%。另有天弘弘豐增強回報、大成可轉債增強、南方昌元可轉債等6只基金回報率在30%以上。
9只基金近三年回報率超過100%。鵬華可轉債、南方希元可轉債、前海開源可轉債位居前三,回報率分別為136.83%、131.75%、114.27%;上述廣發可轉債和華商豐利增強定開也均進入近三年回報率逾100%的基金之列。
前海開源可轉債凈值于12月31日創下歷史新高。截至三季報,該基金共持有債券總市值7.9億元,占比基金凈值92.26%。其中,持倉占比首位的G三峽EB1于同日創下歷史新高;二位的核能轉債和四位的石英轉債價格也均于近日創下新高,三者合計占比基金凈值17.03%。
該基金表示,經濟增速回落,全球供需錯配、航運堵塞、供應鏈紊亂,各國碳中和政策導致要素價格上行的綜合影響帶來相當不確定性。但國內經濟的韌性和制度優勢較大,新材料、高端制造和新興產業等領域國產化實力逐步增強;政策穩健,市場始終有結構性機會,中長期堅定看好中國資產。

偏債混合
4
華商基金拿下偏債混合業績冠軍
偏債混合業績冠軍花落華商基金,為胡中原管理的華商雙翼,回報率達38.43%;另一只回報率超過30%的基金為易方達基金旗下楊康管理的易方達鑫轉增利,回報率為38.19%。負收益的偏債混基中,匯添富年年泰、中銀順興回報一年持有、西部利得新瑞等6只基金跌幅居前,均不足5%。
相較于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回報率略低。除去年內新成立基金,359只基金平均回報率6.25%;但風險控制更為優秀,偏債混合平均最大回撤與平均年化波動率分別為4.48%、6.15%,均優于同期二級債基表現。
回撤
5
多只QDII債基凈值大跌
2021年業績大跌的“固收+”基金前20名中,QDII債基占據19席。上半年地產投資債,下半年地產高收益債風險輪番暴露,市場擔憂情緒迅速擴散。在中資美元債持續下跌的背景下,全部49只QDII債基中,僅有7只實現凈值正增長,其余凈值變化全部得負或為零。
截至12月31日,鵬華基金尤柏年管理的鵬華全球中短債人民幣、鵬華全球高收益債人民幣、鵬華全球中短債美元現匯、鵬華全球高收益債美元現匯等4只基金全年跌幅均在45%以上,坐穩業績表現最差前四。
基金凈值大打折扣主要系地產債接連暴雷所致。以跌幅最高的鵬華全球中短債人民幣A為例,該基金凈值同期下跌48.97%。截至三季報,持有債券前五名分別為中梁控股、佳兆業集團、禹洲地產、當代置業等清一色房地產開發企業,且均為B級債券,合計占比基金凈值23.95%,基金最新規模1.33億元。
受“房住不炒”及未來房地產稅等長效調節機制的壓制,以及資管新規即將落地的影響,房地產增值效應將顯著下降,保本理財時代也面臨終結,且直接參與資本市場投資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仍有一定的門檻。未來十年,在追求跑贏通脹的同時又不承擔太多風險,穩健型公募基金或將是居民資產配置的必備選項之一。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導
語
2021年A股震蕩市之下,“固收+”基金成為投資優選,規模節節攀升,逼近兩萬億。與此同時,2021年超九成的“固收+”取得正收益,平均最大回撤與平均年化波動率均優于同期滬深300指數表現。
規模
1
“固收+”規模驟增逼近兩萬億
持有戶數增長近4倍
作為備受追捧的公募產品之一,“固收+”基金2021年實現規模、收益“兩開花”。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根據最新披露數據,“固收+”規模達到1.95萬億元,較2020年底的1.41萬億元猛增38.81%,是2018年6月的1.98倍。持有人戶數方面,“固收+”總持有人戶數2577.79萬戶,較2018年6月大幅增長3.83倍。
收益方面,作為“固收+”代表的二級債基、偏債混合2021年平均回報率分別為8.59%、6.25%(單只基金僅計入A類,剔除C、E類等;同時選取已披露2021年度完整業績的基金),雙雙跑贏上證指數、國債指數同期4.8%、4.24%的漲幅。
“固收+”作為一種投資策略,多指一級債基、二級債基、QDII債基和偏債混合等含權債基。由于二級債基和偏債混合可以綜合、全面地運用各類資產配置工具,因此成為“固收+”的主要產品形式,兩者最新規模合計占到“固收+”總規模的90.53%。
近些年,全球處于低利率水平,資金對于風險的承受意愿普遍下降。2018年以來,國內債市持續向好,股市也自2019年起結構性上漲,“固收+”的投資特性與這一市場環境十分契合:“固收”大比例配置債券資產,分享穩健回報;“+”靈活參與股市投資,提升整體收益彈性。同時,“固收+”能夠滿足資金科學多元配置的需求;“+”可加資產或策略,借助彼此之間弱相關性分散單一風險,平滑收益率曲線,為資金提供風險收益更為適中的選擇。
表現
2
“固收+”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
不同于權益類基金高風險高回報,“固收+”基金更強調風險控制,通常作為投資“壓艙石”對沖權益資產下行風險,同時保障一定流動性。由于更看重穩健表現而非高增長,在市場處于震蕩或下行區間,“固收+”產品具有優勢。
數據寶統計,除去2021年內新成立基金,截至12月31日,全市場可統計的827只“固收+”基金中,90.69%實現正收益,平均回報率6.54%,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10個點以上。其中,前海開源可轉債、華商豐利增強定開、廣發可轉債等回報率居前,均逾40%。“固收+”中長期業績成效顯著,部分存續時間較長的基金近三年、五年、十年的平均年化回報率依次為9.38%、5.85%和7.12%。
風險方面,2021年“固收+”基金整體控制較好,走勢平穩。數據寶統計,截至12月31日,“固收+”平均最大回撤4.9%,平均年化波動率6.14%,明顯優于同期滬深300指數18.19%的最大回撤和18.51%的年化波動率。將時間拉長,過去三年、五年乃至十年,“固收+”的平均最大回撤、平均年化波動率均低于9%,表現相較滬深300指數占優。
二級債基
3
二級債基50強名單出爐
33只回報率逾20%
2021年,除去年內新成立基金,335只二級債基斬獲平均8.59%的回報率;321只基金獲得正回報,占比95.82%,其中33只基金回報率逾20%。從風險控制來看,二級債基平均最大回撤4.88%,平均年化波動率6.65%。
勇奪2021年二級債基業績冠軍的是前海開源基金曾健飛管理的前海開源可轉債,回報率48.63%;厲騫管理的華商豐利增強定開緊隨其后,回報率45.23%;其管理的另一只基金華商信用增強也進入榜單,位居第八名,回報率33.49%;第三名是吳敵管理的廣發可轉債,回報率42.88%。另有天弘弘豐增強回報、大成可轉債增強、南方昌元可轉債等6只基金回報率在30%以上。
9只基金近三年回報率超過100%。鵬華可轉債、南方希元可轉債、前海開源可轉債位居前三,回報率分別為136.83%、131.75%、114.27%;上述廣發可轉債和華商豐利增強定開也均進入近三年回報率逾100%的基金之列。
前海開源可轉債凈值于12月31日創下歷史新高。截至三季報,該基金共持有債券總市值7.9億元,占比基金凈值92.26%。其中,持倉占比首位的G三峽EB1于同日創下歷史新高;二位的核能轉債和四位的石英轉債價格也均于近日創下新高,三者合計占比基金凈值17.03%。
該基金表示,經濟增速回落,全球供需錯配、航運堵塞、供應鏈紊亂,各國碳中和政策導致要素價格上行的綜合影響帶來相當不確定性。但國內經濟的韌性和制度優勢較大,新材料、高端制造和新興產業等領域國產化實力逐步增強;政策穩健,市場始終有結構性機會,中長期堅定看好中國資產。
偏債混合
4
華商基金拿下偏債混合業績冠軍
偏債混合業績冠軍花落華商基金,為胡中原管理的華商雙翼,回報率達38.43%;另一只回報率超過30%的基金為易方達基金旗下楊康管理的易方達鑫轉增利,回報率為38.19%。負收益的偏債混基中,匯添富年年泰、中銀順興回報一年持有、西部利得新瑞等6只基金跌幅居前,均不足5%。
相較于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回報率略低。除去年內新成立基金,359只基金平均回報率6.25%;但風險控制更為優秀,偏債混合平均最大回撤與平均年化波動率分別為4.48%、6.15%,均優于同期二級債基表現。
回撤
5
多只QDII債基凈值大跌
2021年業績大跌的“固收+”基金前20名中,QDII債基占據19席。上半年地產投資債,下半年地產高收益債風險輪番暴露,市場擔憂情緒迅速擴散。在中資美元債持續下跌的背景下,全部49只QDII債基中,僅有7只實現凈值正增長,其余凈值變化全部得負或為零。
截至12月31日,鵬華基金尤柏年管理的鵬華全球中短債人民幣、鵬華全球高收益債人民幣、鵬華全球中短債美元現匯、鵬華全球高收益債美元現匯等4只基金全年跌幅均在45%以上,坐穩業績表現最差前四。
基金凈值大打折扣主要系地產債接連暴雷所致。以跌幅最高的鵬華全球中短債人民幣A為例,該基金凈值同期下跌48.97%。截至三季報,持有債券前五名分別為中梁控股、佳兆業集團、禹洲地產、當代置業等清一色房地產開發企業,且均為B級債券,合計占比基金凈值23.95%,基金最新規模1.33億元。
受“房住不炒”及未來房地產稅等長效調節機制的壓制,以及資管新規即將落地的影響,房地產增值效應將顯著下降,保本理財時代也面臨終結,且直接參與資本市場投資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仍有一定的門檻。未來十年,在追求跑贏通脹的同時又不承擔太多風險,穩健型公募基金或將是居民資產配置的必備選項之一。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三:場內固收基金有哪些
固定收益證券主要是指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債券又可以分為很多種,按照發行主體來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發行的是政府債券,也即國債;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的是金融債;公司和企業發行的是公司債。不同的債券信用等級和風險都不同,收益也有差異。貨幣市場市場工具是指期限在1年以內、具有高流動性的證券。具體看來,包括短期資金,短期政府債、短期金融債券、中央銀行票據,商業票據、商業匯票、大額定期可轉讓存單和銀行貸款。我國的貨幣市場工具包括同業拆借的短期資金,1年以內(含1年)的銀行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剩余期限在397天(含397天)以內的債券,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債券回購,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中央銀行票據等等。貨幣市場基金主要投資的就是貨幣市場工具。最常見的貨幣市場基金就是余額寶。
四:哪些固收+基金好
1、“固收+”基金不僅要看基金經理的能力、產品的配置情況,關鍵還是要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理念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2、博時樂享的季季享最初就定位為一款中短期債券型的基金,它的久期相對較短,因此在絕大多數的市場情況下都可以較好的控制組合回撤。策略上也是以獲取較為穩定的票息收入為主,極少參與利率債的波段操作。季季享持有人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大多數風險偏好不高,對回撤敏感,因此基金經理黃海峰在組合操作中將控制組合波動及回撤放在了較為重要的位置。市場上與“固收+”相關的基金有2300多只,是想要在“固收”的基礎上實現“+”的表現,還是要在已經持有的基金上“+固收”,這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非常關鍵,雖然超額收益是在“+n”的階段實現的,但債券的部分占比非常高,是整個“固收+”產品的基礎,想要實現資產的合理優化配置,就要把基礎打牢。需要對比基金經理所在的公司的管理規模、團隊研究能力等等來做出初步判斷。比起基金經理,產品本身也很關鍵,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也可能出現不同的凈值走勢。比起股票型基金,“固收+”債的屬性更加明顯,所以更適合投資風格較為穩健的選手。除了風格適配,還要“貨比三家”來選擇具體產品。例如,要比較基金規模,如果規模過于小,也有可能面臨清盤的風險。此外,基金的費用需要比一比孰高孰低、基金是否具有封閉期、有個別基金可能有起購金額或者限購的情況,這些也是需要注意的。基金和股票不同,本身的屬性就適合長期持有。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基金定投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錢袋子”。市場總是不斷波動的,我們無法準確預測市場的變化,但做好股債配置,讓基金經理成為我們的“工具人”,比起一味地追逐市場的變化,順應變化才是好的對策。投資,不僅靠信仰,更要靠長期的修煉,一步一個腳印,行穩致遠!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