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債是由市縣級政府融資平臺發行的一類債券,也有很多投資者直接將城投債視為政府發債,可見城投債的信用等級是比較高的,不過城投債也并非絕對安全,那么城投債有哪些風險呢?
一、城投債有哪些風險
1、技術性違約
技術性違約是指地方政府平臺在產品到期時未能及時籌措資金進行兌付,導致逾期或延期兌付。不過對于技術性違約,地方政府平臺仍會在一定期限內完成兌付,并不會產生實質上的違約。
城投債技術性違約的概率較小,違約之后的償還意愿通常也較強。
此前“16呼和經開PPN001”曾出現延期兌付的情況,不過相關負責人有對外表示稱,已經償還了部分違約資金,剩余未兌付的簽署了展期協議。

2、實質性違約
實質性違約一般發生在行政級別低、地區財政實力不足且負債率較高的地區,或是低等級、中低等級城投債中。
城投債是由各級政府的地方性融資平臺發行的,在銀行間和交易所發行和流通的債券。從發行主體來看,城投債的發行主體以省市級為主,債券等級也大多為AA+及以上等級。
此外,城投債大多為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如果出現違約,那么對政府信譽二回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整體來說城投債的風險性是比較低的,違約風險要小于產業債。產業債已出現多次實質性違約,而城投債實質性違約幾乎還未出現過。
以上關于城投債有哪些風險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