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率怎么算?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末,我國城鎮化率為60.6%,這意味著全國大約有1.5億人生活在城鎮。換句話說,我國城鎮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39平方米。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擁有兩套房子,那么他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套房子。然而,現在房價非常高,許許多人買不起房子。即使他們有能力買房,他們也不敢輕易買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選擇租房生活。畢竟,他們可以節省很多錢。
一、人均用水量標準?
我國對人均日用水量沒有確切標準,各地氣候條件不同,用水量不能一概而論。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報告期生活用水總量/(報告期用水人數×報告期日歷天數)×1000
2017年01月住建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城鎮節水工作指南》要求各地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近十年來,全國城鎮化率提高了15個百分點,城市用水人口增長了75%,但城市居民人均日生活用水量降低了24%,城市年用水總量僅增長12%,基本穩定在500億立方米,約占全國總用水量的1/10。
二、鄭州為什么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優質答案1:
首先要說明的是,鄭州還不是國家中心城市。
在國家發改委的相關文件中,相關的表述最核心的一句是:支持鄭州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言外之意,給鄭州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表示認可,從政策和措施上給予支持。
國家中心城市有具體的要求和指標。從鄭州市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來說,還是屬于二線城市,或者叫新一線城市,距離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而言,差距還是相當的大。換句話說,國家中心城市的牌子基本上可以一線城市掛鉤,鄭州市目前還是不夠格的。
但是鄭州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優勢得天獨厚,在中原地區的腹地,依靠河南省甚至中原經濟區的人口、資源、經濟基礎,具備了沖擊國家中心城市的潛力。我國經濟的發展強調的是協調發展,在廣大的中原地區確實需要一個中心城市作為領頭羊和發動機。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的省會,2019年經濟發展方面GDP已經突破了一萬億大關,人口也突破了一千萬,人均GDP突破了十萬元,而且后勁十足,作為競爭國家中心城市的候選人,還是有比較深厚的資本的。
因此,鄭州市必須抓住現在的機會,傾盡全力,爭取國家的支持政策,發揮自身的優勢,全力以赴沖刺國家中心城市。現在鄭州市和鄭州市民都以此為榮,也以此為目標,信心滿滿地努力工作加油干,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真真正正在各個方面達到國家中心城市的條件和標準之后,鄭州市將會迎來歷史上的高光時刻,被國家正式認定為當之無愧的國家中心城市。
優質答案2:
國家中心城市,鄭州應占一份。其一天地之中在鄭州,這叫地利(地理)。其二天地交通樞紐在鄭州(有歷史啦)。其三這些年鄭州是中部崛起的領頭羊,所以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優質答案3:
城市實力之爭從來都不曾停息,但在中部地區,雖然武漢一直作為領頭羊角色遮蓋了長沙和鄭州的光芒,但是鄭州市卻在厚積薄發、奮起直追,被國家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就是最好的證明。鄭州雖貴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都城和現如今中國人口第一大省的省會(廣東省是常住人口第一大省),但論歷史名氣,它勝不過省內兄弟城市開封和洛陽;論如今的城市發展和經濟實力,它在中部地區趕不上武漢、長沙。因此,鄭州這一座“米字型”交通大樞紐城,未來發展潛力如何,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期待。
鄭州市在中部地區和交通幾乎是鄭州最突出的優勢,鄭州能夠榮膺國家中心城市其列到底意味著什么呢?所謂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和全國社會經濟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具有綜合功能或多種主導功能、起著樞紐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但是,國家把經濟總量并不領先、行政級別偏低的鄭州列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列,自有其道理,應該有著全局的、戰略的、長遠方面的考量?
鄭州最突出的優勢:
1. 【鄭州擁有“米”字型高鐵運輸網】過去的500年里,世界貿易中陸權一直從屬于海權,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但隨著高鐵和重載鐵路的發展,陸上運輸正在重新占據主動。可以判斷,未來高速鐵路和重載鐵路相結合,不但運量大、運費低,比海運更高效、更安全。陸上運輸技術的重大變革,正在顛覆幾百年來主要靠海運進行國際貿易運輸的現實。鄭州擁有“米”字型高鐵運輸網,是全國高鐵布局最密集的區域,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區位優勢,決定了鄭州在全球海權向陸權轉變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2. 【 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確立】從綜合交通條件、信息技術和新業態對區位的影響考量。除風靡全國的高鐵外,高速公路網的完善也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傳統的時空概念正在被顛覆。加上資源、市場、環境容量等因素,近年出現了沿海產業向內地大轉移的風潮,內陸地區正在成為海外投資的重要選擇。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新的業態如跨境電商等,做得好不好與內地還是沿海沒有必然聯系。就鄭州來說,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確立,鄭州機場客貨運增速持續保持全國大型機場領先位置。中歐班列(鄭州)運行幾年來,憑借貨運總量高、承運貨類全、開行頻次密、市場化程度高等綜合實力,在全國30多家開行的中歐班列中持續領跑。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E貿易)業務量增長迅猛,在全國試點城市和跨境綜試區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3. 【從國家實施擴大內需的戰略要求來認識和考量】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速不斷下滑,出口的貢獻率不斷下降。要確保中國經濟穩中有進,必須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而其重要舉措就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在位于經濟地理版圖中心位置培育若干大城市,吸引來自國內和全球的要素,用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鄭州腹地市場廣闊,2010年商品零售總額1678億元,位列全國第17位,2015年達到3294億元,位列全國第12位。以鄭州為中心的“1小時高鐵圈”覆蓋河南省18個省轄市,人口數量達1億人;“1個半小時高鐵圈”覆蓋中原城市群所有城市,人口數量達1.8億人。目前,該區域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市場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4. 【從新的三大戰略國家的影響和需求考量】“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中游經濟帶發展這新的三大國家戰略,對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河南地處中原,是橫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的唯一省份,與新的三大國家戰略高度契合和融合,中原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彰顯。鄭州是“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上的主要節點城市、中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內陸進出口大市,中央對鄭州發展寄予厚望。在新的形勢下,鄭州有望在內陸地區開放、內陸中心城市國際化、綜合樞紐建設水平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指導工作時明確要求,把鄭州“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
5. 【從國家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需要來考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2016年底,中國城鎮化率已經超過56%。順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律和趨勢,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一批中心城市,強化區域服務功能。大中城市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延伸面向腹地的產業和服務鏈,形成帶動區域發展的增長節點。”為落實中央戰略部署,住建部于2016年初啟動了《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編制,提出構建“十百千萬”的城鎮體系。鄭州是國家重點培育的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同時又位于“兩橫三縱”發展格局陸橋通道和京哈京廣通道的交叉點,提升鄭州的輻射帶動能級,推動與周邊城鎮基礎設施連接和公共服務共享,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建設,是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布局的客觀要求。
【概述總結】總之,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黨中央、國務院基于鄭州所具有的綜合優勢、潛在優勢和發展前景,著眼全局和未來,深謀遠慮做出的重大決策。盡管鄭州現在經濟體量還不大,建設水平還不高,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家賦予鄭州新的重大歷史使命,為了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鄭州必須有更大的作為和擔當。
由此也可以認識到,國家是否支持一個城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并不是僅僅看某個城市現在的經濟規模、產業基礎、國際影響、行政層級等,還要立足全國大局和未來發展需要,著眼國家級城市群的構建和核心城市的培育,綜合現有基礎、空間布局、區域協調、發展潛力等因素后才能做出決策。就是說,不僅要看這個城市的現有基礎和條件,更要看這個城市的未來前景和擔當。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