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準利率從字面上也很好理解,即基礎的利率,其他利率或金融資產價格根據基準利率水平來確定,是金融市場上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率。在我國金融市場中,常見的基準利率包括“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和“國債收益率”,被選為基準利率應具備市場性、基礎性、穩定性等特點。
一、基準利率在我國的發展情況
隨著我國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先后放開貨幣市場利率、債券市場利率、外幣存貸款利率、人民幣貸款利率,初步形成了以基準利率為基礎、體現風險溢價因素的多元化市場利率體系。其中關于基準利率,有2個重要里程碑的事件:
1.2012年《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提出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基準作用,擴大其在市場化產品中的應用。
2.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提出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
從我國金融改革的總體思路來看,“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和“國債收益率”將在我國未來基準利率體系中起到核心作用。
二、基準利率應當滿足的條件
一般來講,基準利率應具備市場性、基礎性、穩定性等屬性,具體如下:
1.市場性
基準利率并非人為規定,而是根據市場供需關系決定的。一般而言,基準利率應當通過廣泛性交易,市場交易行為越普遍,基準利率越能夠代表市場意愿。

例如: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是由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根據16家商業銀行的報價,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報價,對其余報價進行算術平均計算后得出每一期的利率,并于11:30通過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網對外發布。
2.基礎性
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都通過控制或影響基準利率調節整個利率體系,基準利率是其他利率的核心,其他利率圍繞著基準利率向上或者向下進行波動。
3.穩定性
基準利率必須具有穩定性,不能因為基礎利率的大起大落,而引發其他金融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引發市場恐慌。因而需要將基準利率控制在一定的波動范圍內,使整體呈現相對穩定的狀態。
總結
因為基準利率具有市場性、基礎性、穩定性等特點,基準利率在整個利率體系中起核心作用,是其他利率的標桿。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