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想先跟大家梳理下ETF都有哪些投資策略,之后的課程會對主流策略或者大家比較多感興趣的策略進行專題介紹。采用不同的策略交易,選取的ETF標的也是不同的。
我把ETF的交易策略做了歸納,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 交易類 適合 喜歡交易,有時間交易,對大盤和行業判斷有基礎的投資者
包括:
網格交易
輪動策略
動量策略/反轉策略
金字塔買入策略
網格化交易就是將價格劃分成均勻分散的網格,當價格在網格之間上下波動的時候,進行低買高賣,從而實現盈利。網格化交易最大程度上減少了交易過程中的人為干預和主觀判 斷,使交易變得簡單化、程序化。
輪動策略,有大小盤的輪動,就是指在大盤股與小盤股中間不斷切換,輪流持有,因為A股市場大小盤輪動風格比較顯著,所以使得這個策略相對有效;
行業輪動,是利用市場趨勢獲利的一種主動交易策略,通俗講就是根據不同行業的表現進行輪動配置,期望抓住區間表現較好的行業、剔除表現不佳的行業;A股是行業、主題、熱點驅動的市場,同一區間段行業之間收益率的差異可能非常大。
通過經濟周期研究,以及行業基本面分析,或者運用量化模型、技術分析均線等指標構建行業輪動模型,找到當前看好的行業進行投資。
動量策略和反轉策略
動量效應,股票的收益率有延續原來的運動方向的趨勢,即過去一段時間收益率較高的股票在未來獲得的收益率仍會高于過去收益率較低的股票。
操作方法:每月月初以月初首日收盤價買入上個月漲幅榜前五的ETF基金,等權配置并持有一個月,月底以最后一日收盤價賣出;
反轉效應,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表現差的股票在其后的一段時間內有強烈的趨勢經歷相當大的逆轉,要回復到正常水平(reversal to mean),而在給定的一段時間內,最佳股票則傾向于在其后的時間內出現差的表現。
操作方法:每月月初以月初首日收盤價買入上個月跌幅榜前五的ETF基金,等權配置并持有一個月,月底以最后一日收盤價賣出
這兩個策略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市場環境。
金字塔買入策略,簡單地說,我們把資金分成4份,分別是10%、20%、30%和40%,逐層遞進,形成一個金字塔。可以在下跌和上漲等不同的市場環境中使用。
第二類 配置類 適合 上班族,沒有太多時間或者精力分析市場變動的投資者

包括:
ETF的定投
BHR買入持有再平衡策略
核心衛星策略
大類資產配置
定投,是一種淡化擇時難題的長期投資方法,往往要經歷一個以上的牛熊周期,以時間換空間,在熊市中攫取更多份額以攤平成本。定投省心省力,準入門檻較低,非常適合缺乏經驗的投資者。
買入持有再平衡策略,是指創建一個跟蹤不同指數的ETF基金投資組合,并且長期持有。使用這一投資策略時,無須去預測市場收益,無須通過轉變投資風格以追求大于市場平均收益的額外收益。
核心—衛星策略將資產分為兩大類:核心資產和衛星資產。核心資產保證核心投資部分不落后于市場平均收益,以穩妥為主,跟蹤低成本市場指數ETF,如跟蹤藍籌指數的ETF。衛星資產可投資風險收益水平較高的、相對看好的資產類別,也可采用主動投資策略。
大類資產配置,在于利用ETF的豐富性,進行跨境品種、大宗商品、債券貨幣等不同類型資產的配置。
第三類 套利類 更適合交易經驗豐富,甚至需要掌握量化交易知識的專業投資者
具體策略包括:
折溢價套利,利用的是ETF二級市場價格與一級市場凈值的價差,存在正向和反向兩種方式。折價套利(反向套利):當ETF市價小于凈值時,買入ETF,贖回ETF得到一籃子股票,然后賣出一籃子股票;溢價套利(正向套利):當ETF市價大于凈值時,買入一籃子股票,申購ETF份額,然后賣出ETF。
瞬間日內套利門檻較高,資金需要百萬元以上,還要考慮相關手續費、停牌股票和沖擊成本等因素,一般為專業能力較強的投資者用來進行套利操作。
期現套利,是股指期貨合約被高估時,投資者可以賣出該期貨合約,買入現貨ETF,進行風險對沖,是正向基差套利。
當某個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被低估時,如果該ETF允許融券,投資者可以買入該期貨合約,融券賣空對應的ETF,進行反向基差套利。
事件套利,指在ETF跟蹤的指數成份股出現漲/跌停、停牌等事件時,通過ETF的申購/贖回機制變相實現“買入”或“賣出”原本不能通過二級市場交易得到的股票。從而根據事件對股價影響的好壞,進行套利。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大家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和交易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本條內容所涉及的相關標的,僅作為案例講解使用,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