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以后,股市隨便拿錢,風險股民承擔,你看老干媽咋不上市,行業預估基本靠吹
1、老干媽什么時候上市的?
老干媽在2021年還沒有上市。
截至目前為止,老干媽并沒有上市。老干媽的創始人陶華碧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了,我來還債,我才不干呢。”
近年來隨著陶華碧年事已高,老干媽的日常事務已逐步由兩個兒子接手。而在最新的老干媽股東榜上,陶華碧所持股份也已完全退出,交給下一代。老干媽最后到底要不要上市?這還得看老干媽第二代掌門人如何決定。
還沒有上市
一直以來,關于老干媽上市的傳聞不斷,但最終未能成真。而它的創始人陶華碧曾放話:“不要貸款,不要參股,不融資,不上市,這樣子好,我有多少錢就做多少。”
老干媽不上市的原因,陶華碧擔心上市以后陷入股市的麻煩事中,同時上市意味著將要公布一部分機密信息、面臨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這是陶華碧不愿意看到的結果。還有就是陶華碧根本不缺資金流,老干媽的客戶都是被要求現金提貨,從不賒賬,這就能讓老干媽的流動性很好。
2、在海內外大受歡迎的“老干媽”,為何堅決不上市?
老干媽堅決不上市有她自身的多方面原因決定的:
第一,老干媽不缺錢,現金流控制得好,既不欠人錢,又不允許別人欠她錢,所以不需要融資上市來發展企業。
第二,老干媽自己一直就不看好企業上市,她是老一輩的創業者,風險意識強,知道上市有她的好處,也有她的風險之處,好處是上市可以圈資金,壞處就是不懂運作也許落得一地雞毛,跟炒股票似的,自己本來很穩健的資產,變成了忽上忽下的浮動股票市值,如果用她的那種老模式管理上市公司,跟廣大的投資者打交道也許并不是很好用,所以就堅持堅決不上市。
第三,老干媽屬于傳統行業,運作成本相對不高,并不需要太多的運作自己,用自己的流動資金就能發展得不錯,所以也就沒有壓力非要讓公司上市不可。
現在老干媽對外宣稱堅決不上市,但是至于以后會怎樣也不好說,也許將來等她兒子完全掌握公司,也不排除要上市,這個情況,以前順豐王衛也說過不上市,現在不是也上市了。好了,謝謝大家閱讀我的回答,歡迎點贊和轉發,再次感謝。
陶華碧就一民營企業家,且兒子都很糟糕,沒辦法現代化,這樣挺好。
3、老干媽再次拒絕上市,說明什么?
什么叫“拒絕上市”?難道是企業都必須上市嗎?企業上市的目的是什么?“拒絕上市的企業”就不是好企業嗎?拒絕與流氓無賴同流合污的人,就不是好人了嗎?
老干媽不上市取決于創始人陶華碧的態度,陶老太太可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的經營理念非常獨特,以不受制于人為根本原則。因此她提出不上市融資,不向銀行借貸,而這兩點恰說明老干媽這個品牌如今發展的是響當當,有底氣,保持著健康發展的態勢。
老干媽不上市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一但上市就會被一些金融投機者盯上,指不定哪天把你做空,而不上市恰好可以避開這些投機者的禍害,也可以說是最好的自我保護措施。對于老干媽不向銀行借貸,說明自身資金鏈運行的非常好,有足夠的現金流確保整個企業良性運行。而這兩點,對一家企業來講,是非常難得的。
老干媽現在之所以一家獨大,處于行業內絕對壟斷地位,并且還把業務拓展到多個國家,是因為競爭對手太弱,大都形不成氣候。假如真要是像其他行業競爭那么激烈,融不來資就會存活困難,恐怕到時也自然會打上市的主意,只是在陶老太太這輩子不太可能,因為她就是那么執著的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說明:
踏踏實實,謀發展!
認認真真,做自己!
酒若真香,巷深不怕!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老干媽做到了,名揚海內外!
4、老干媽堅決不上市,陶碧華為何底氣如此足?
老干媽不差錢現款現結資金回籠快擴大生產也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上市了企業就不由她一個人說了算,還有其它的股東,因為老干媽自己不缺錢,企業能正常運轉,如果一上市,就沒底氣說話了
5、為什么華為、娃哈哈、老干媽這些企業選擇不上市?
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在這幾家企業中,我覺得華為是最會堅持不上市的企業,他不需要上市,且上市的難度非常大,為什么呢?且聽我一 一道來。
一、華為為什么不上市?
1、我們先來看看上市有什么好處?
1)獲得固定的融資渠道
上市公司可以獲得政策上非常大程度的支持,除了IPO發行股票融資外,比如允許上市公司發行債券,使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市值作為質押物向銀行融資貸款。
2)增加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證券市場在經過長達20年的發展之后,上市公司也是非常稀缺的資源,一家公司上市必然也能夠成為媒體以及股票投資者關注的對象。
3)使股東的價值最大化
在上市之前,股東原來擁有的資產也只能夠通過資產評估的價格來反映出價值,但是上市后,股票的價格就能夠直接反映出股東的價值,股東價值也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4)兌現管理層及雇員的期權/激勵。
比如說小米科技,當初很多員工選擇的第一種薪酬模式,手上揣著小米的股權,當小米上市成功時,造就了1000多名千萬富翁。
方式一:2/3的報酬+股權;
方式二:1/3的報酬+股權;

方式三:要求全部拿現金。
2、為什么說華為不需要上市,華為是如何通過自己的方法來實現上市企業的利好的呢?
1)融資渠道
1990年開始,華為推行大面積員工持股計劃,自2004年開始至2011年,華為控股工會和任正非兩家股東新增持股63.74億股,總計增資275.447億元。
2004年至今,華為員工以購買虛擬股的形式通過華為工會增資超過260億元。
反觀華為公司的直接競爭對手中興通訊,其在A股上市以來累計募集資金不過24億元。2004年在香港上市,融資不過21億港元。
所以,華為采取的員工持股計劃為華為的發展融得了巨大的資金,華為不缺營運資金。
2)企業知名度
雖讓華為沒有上市,在市值排名榜單上沒有名號。但當提起世界500強時(以營收為第1排名指標),華為卻排在了阿里巴巴、騰訊的前頭。
雖然華為沒有上市,但靠產品、經營說話,它的企業知名度已經與阿里、騰訊齊名。所以,企業的知名度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產品好、靠經營的好。
3)管理層、員工激勵
華為全球員工有18萬人,其中持股成為事業合伙人的員工約有8萬人。與其它企業的事業合伙人制度不同,華為的合伙人持股平臺是工會委員會。由工會委員會作為持股平臺統一管理。
2008年至2011年,華為的股東權益回報率分別為21%、42%、40%和17%。因為華為是根據凈資產作價配股,所以華為員工在華為公司的虛擬股的年回報率與上述股東權益回報率應當基本一致,這個回報率確實不可謂不高。
同時,員工還可以享受到公司凈資產增加而帶來的股份增值。所以對員工的激勵性非常大!
華為員工出名的高工資的大部分就來自于股權計劃。所以,華為雖然不上市,但對員工的股權激勵比很多上市企業做的更加全面,力度更大。
二、華為短期內很難上市
這樣說的原因有3點:
1、華為技術公司目前只有單一股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如果有限公司股改為股份有限公司,至少需要2個股東。如果上市,需要對公司的許多信息公開化與透明化,比如財務、工會持股平臺信息等。對華為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2、目前華為公司員工手中持有的是虛擬股, 如何再回頭轉化為實體股會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這使得華為公司整體上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有華為中高層人士認為,華為公司可以將旗下的部分資產單獨剝離出去,融資甚至上市,但問題是,此前該業務板塊中的員工虛擬股部分如何處理,他們會繼續延續虛擬股的激勵方式還是會采取類似于公開市場中的期權激勵?
3、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可以上市嗎?
從上面的圖上,我們可以知道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只有兩個股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和任正非。
據有關法律規定,工會不可以作為上市公司的股東,相關部門也不受理工會作為股東或發起人的公司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
因此,如果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須要更改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東,這是涉及華為最頂層權力的改革。
但是工會可以作為非上市公司的股東,因此,華為的工會已依法登記取得法人資格,可以行使法人的權利。
薪酬績效、股權合伙人難題,請加關注并私信胡老師交流。
私信胡老師“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6、70歲的國民女神“老干媽”,一手創造了年收40多億的公司,為何堅持不上市?
一般情況下,一家公司上市進入資本市場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最多的一種情況是企業經營資本金不如,要想更好地發展,需要到資本市場融資。融到的資本金用于項目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缺口,償還金融機構短中長期債務。股市融資最大的好處是融資成本相對較低。
2.有些企業進入股市融資并不是缺錢才上市的,主要目的是擴大企業在行業、國內外市場中的影響,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
3.作為一種公司財務管理的手段之一,使上市公司能在外界公眾的關注下,在股東們的監督和參與下,更加規范化,同時也能使公司的治理結構科學化、合理化。
4.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圈錢,通過造假,虛構等手段謀求上市,上市后根本無心經營,只是一味地套現,完全置光大的股東和股民的利益不顧!這樣的公司存在從一定意義上敗壞了整個上市公司的聲譽,使有良心的準備上市的企業也心存顧忌!
我想,象老干媽這樣的企業之所以不上市,可能會有這樣的顧慮吧!
我想這個問題用陶華碧的一句話就可以很好的回答:“我堅決不上市,那是騙人家錢”。
老干媽要保持傳統風味十分必要。
老干媽要創新品種也是十分必要。
7、國民辣醬老干媽不上市,上市不好嗎?你怎么看?
老干媽根本不缺錢,好的公司上市給散戶帶來利益,業績不穩定的公司上市,卻給散戶帶來割菲菜
不合賭徒打交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