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基金的名字越來越長,你都看懂了嗎?前面我們討論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投資指數基金會是更普適的策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三種指數基金的異同,分別是ETF、ETF聯接和 LOF。讓大家在選擇時能從基金名稱上 懂基金的內涵。-ETF全稱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它在成本和跟蹤誤差上幾乎做到了極致。交易周期比較多為T+1,也就是說可以當天買入后下一交易日可賣出。如果是跨境/黃金/債券/貨幣基金ETF實行T+0。在場外的申購和贖回更適合機構投資者,因為基金公司一般設有100萬以上的資金門檻。而我們普通投資者主要通過場內買賣。場內基金的最低門檻是一手(100 份基金份額),但由于基金凈值一般都在0-3,所以買一手基金只需要大概幾百元,投資門檻比股票更低。-ETF聯接簡單來說:ETF跟蹤指數,而ETF聯接跟蹤ETF。交易周期通常是T+3。一般投資者通過場內交易ETF,但許多投資者沒有證券賬戶,或不習慣像買股票一樣在證券賬戶里買賣ETF,且所有場內基金都無法設置自動定投功能。于是有了ETF聯接基金。ETF聯接基金90%以上的資金按規定必須買對應的ETF,10%以內的倉位可以主動管理。因此ETF聯接跟蹤指數準確度比ETF略低一點,每天反映一次凈值變化。-LOF全稱是上市型開放式基金(Listed Open-Ended Fund),也就是場內場外都能交易的基金,每天反映一次凈值變化。交易周期通常是T+1。與ETF本質上是被動型的指數型基金不同,LOF基金有被動跟蹤指數的指數型基金,也有主動管理型的股票基金。那么如何區分呢?很簡單,如果是被動跟蹤指數的LOF指數型基金,那么在基金信息里肯定會有“跟蹤標的”,如滬深500、上證50等字樣,反之就是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選擇哪一種?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LOF基金的限制比ETF基金小,而且購買與贖回相對更方便。如沒有股票賬戶,則可以選擇ETF聯接基金,因為是通過基金銷售平臺參與交易,還可以設置為定投。對于專業投資者來說,ETF基金可以更快的反應基金凈值的變化,可以進行短線操作,對投資者的專業性要求更高,而LOF基金一天反應一次凈值變化。筆記靈感 投資 #基金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6月28日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布聯合公告稱,為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決定批準兩地交易所正式將符合條件的交易型開放式基金,簡稱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互聯互通下的ETF今天(4日)開始正式交易。其中,滬股通ETF53只,包括上證50ETF、金融ETF、紅利ETF等;深股通ETF共30只,覆蓋創業板ETF、滬深300ETF等核心寬基產品,以及生物科技、家電ETF、碳中和ETF等代表性行業主題產品,主要集中在先進制造、數字經濟和綠色低碳等領域。港股通ETF共4只,包括盈富基金等股票ETF。
什么是ETF?如何互聯互通?
根據滬、深、港交易所的最新公告,首批納入滬深港通ETF的標的共有87只,其中內地投資者可買到4只港股ETF,香港投資者可買到83只A股ETF。ETF作為備受關注的基金產品,此次納入互聯互通意義重大,我們先來了解一下ETF的特點。
ETF基金通俗來說,就是包含一籃子股票的指數基金,這一籃子股票如果是某一行業的就是行業ETF比如醫藥ETF,如果一籃子股票是大盤前多少名的股票那就是寬基ETF,比如上證50ETF。A股目前的ETF基金已超過五百只,涵蓋的行業也越來越多。
互聯互通則比較好理解,指的就是滬深市場和港股市場互通這一機制,包括陸股通和港股通,互聯互通機制就像一座橋梁,通過港股通,內地投資者可以投資港股市場,流入的資金叫南向資金,通過陸股通,香港和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流入的資金叫北向資金。這個通道2014年就開通了。此次ETF納入滬深港互聯互通意味著兩地投資者可以投資對方市場的ETF產品,具有深遠意義。
交銀國際董事長 譚岳衡:從2014年滬港通的開通,2016年深港通的開通,2017年債券的北向通,2021年債券市場的南向通,再到去年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的試點,一直到今天ETF,互聯互通一直在向外延和內涵拓展。機制在逐漸改善,品種在不斷地增多,渠道在不斷地深化。
交易港股通ETF投資者門檻50萬元
對于想參與港股通ETF交易的新投資者,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投資門檻,我們來了解下具體情況。
首先,已有港股通交易權限的老投資者,無需新開立賬戶,可直接交易港股通ETF。而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ETF交易需要具備賬戶內不低于50萬元證券資產,并與證券公司簽署風險揭示書等。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納入互聯互通項目的ETF在設置門檻方面也頗有考慮。包括過去6個月日均資產規模達15億元人民幣;聯交所ETF過去6個月日均資產規模達17億元港幣等硬性要求。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 朱寧:一方面是對于ETF指數型的基金,管理規模的一個要求,要求是規模相對比較大的基金;另外一方面也希望基金成立的時間相對比較長,同時跟蹤的指數相對存在時間也比較長,讓投資者可以投資到相對比較穩健和成熟的標的產品。

香港證券學會專業委員 溫天納:不同的ETF有不同的投資主題,含有不同的權重股或龍頭股,投資概念清晰,讓投資者在多元化投資的同時,便利風控管理。
港交所ETF無漲跌幅限制
此外,香港股票市場在交易規則等方面也與滬深交易所存在較大差異,投資者要特別注意。
滬深交易所的股票ETF采用T+1交易機制,香港聯交所股票ETF采用T+0交易機制。另外,滬深交易所的股票ETF漲跌幅限制比例通常為10%,而香港聯交所股票ETF沒有漲跌幅限制。滬深港每日通還有額度方面的限制,港股通股票及ETF每日額度為420億元人民幣,滬股通和深股通股票及ETF每日額度均為520億元人民幣。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張躍文:港股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有時市場波動會比較大,導致ETF凈值也出現相應波動。其次,由于ETF跟蹤的指數出現較大波動,而ETF的凈值可能無法及時反映指數波動,會形成滯后效應,導致投資者資產價值變動。最后,與港股通相關的匯率風險和交易額度風險,也是內地投資者需要注意的。
香港聯交所于1999年推出首只ETF,目前是亞洲最重要的ETF市場之一。截至2022年3月,香港市場共有160只ETF(包括杠桿及反向產品),市值規模達4306億港元。其中,港股ETF有23只,市值規模為2199億港元,占香港ETF產品總規模約51%;A股 ETF有37只,市值規模為615億港元,占香港ETF產品總規模約14%。
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
此次ETF互聯互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是互聯互通機制首度擴展至股票交易以外的領域。專家表示,這將進一步拓寬A股、港股投資渠道,提升資本市場開放水平。
首先,ETF互聯互通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保障兩地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促進資本市場和資管行業的健康穩定和高質量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 朱寧:把ETF納入互聯互通,會進一步地推動整個中國資本市場雙向對外開放,進一步地提升海外投資者對于中國企業投資的強度和興趣,能夠進一步地降低中國企業融資的成本。
證監會官網數據顯示,目前外資通過滬深港通累計投入A股超過1.6萬億元,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場的占比約為5%。此次ETF納入互聯互通,北向資金來A股買賣需要使用人民幣結算。從中長期來看,有望進一步提高人民幣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
交銀國際董事長 譚岳衡:體現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信心是堅定的;第二個,是體現中央對于提升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堅定支持;第三個體現了金融管理部門踐行新發展理念,引導資本市場向新興的戰略產業資源轉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