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季度我國工業經濟“成績單”出爐:規劃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6.5%,高于2021年四季度2.6個百分點,呈現出逐季上升的杰出態勢。
全面看,這個6.5%的增速來之不易。當時我國經濟開展面臨的需求縮短、供應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工業范疇仍然杰出,康復不均衡不穩固應戰仍舊存在。再加上3月份以來,國內疫情多點發出、地緣政治抵觸加重,工業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面臨更趨雜亂的國內外不確定性要素,咱們堅持把工業穩增加擺在愈加杰出的方位,各項方針靠前發力,才促成了工業經濟的局面穩,連續了安穩康復的好氣勢。
雖然動態看,工業經濟穩增加繼續承壓,但調查經濟運行狀況,既要辨清數據升降之形,也要掌握長時間開展之勢。事實證明,雖然爬坡過坎的難度加大,但我國工業經濟穩的底盤仍然堅實。
看需求,工業進步潛力大。我國工業系統齊備,具有聯合國工業分類悉數工業類別,這既是工業鏈安穩的底氣地點,也形成了制造業進步的巨大潛力。一季度,我國制造業出資同比增加15.6%,比2021年全年加快2.1個百分點,跟著制造業“十四五”規劃嚴重工程和項目加快落地,一大批節能降碳嚴重技術改造項目深化施行,將進一步發揮拉動效果。另一方面,傳統工業不斷加快轉型晉級腳步的一起,新式消費潛力也將繼續開釋,這都意味著工業經濟增加的平穩性進一步增強。

看動力,立異驅動潛力足。新工業加快奔馳,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加14.2%,新能源轎車、太陽能電池等新式產品產量別離增加140.8%、24.3%;新技術繼續賦能,全國“5G+工業互聯”在建項目總數到達2400個,工業互聯已經在45個國民經濟大類中得到使用。跟著立異更快更好擁抱千行百業,這些活力煥發的動力因子將成為工業經濟實實在在的“加分項”。
看底牌,方針給力東西多。上一年四季度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連續出臺了許多工業穩增加的方針行動,本年3月以來,應對新問題新應戰,樹立要點工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準則、推進執行已出臺的助企惠企方針……系列行動初顯成效。國家統計局對全國近11萬家規劃以上工業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現,一季度,企業對各項優惠方針的滿意度環比進步2.7個百分點,同比進步4.0個百分點。企業穩則經濟穩,應對當時超預期沖擊,我國正點著更多方針“火炬”,溫暖市場主體,安穩開展預期。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局面平穩中,亮點不能忽視,難點也不用避忌,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時間向好的基本面并沒有改動,支撐工業經濟平穩增加的積極要素在不斷堆集。機會與應戰交錯,動力與壓力并存,只需咱們堅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化危為機,助力工業經濟劈波斬浪、行穩致遠。(韓鑫)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