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抓我一人,相稱于端掉了后面十萬騙子的飯碗。”中國股市“黑嘴”產業鏈頂級團伙頭目、曾逃亡境外的吳承澤,一審獲刑19年,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2021年8月,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訊決認定,吳承澤團伙通過搶帽子交易、利用資金優勢操縱股票等方式,兩年多工夫非法獲利超過5億元。主犯吳承澤數罪并罰一審獲刑19年,并處罰金7903萬元,團伙其余14人亦獲不等刑罰。
這起案件被稱為中國證券史上操縱市場案中獲刑最高的案件。不過,知悉案情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吳承澤不服一審訊決,目前已提起上訴。這意味著吳承澤的刑期仍有肯定幾率發生改變。
操縱股票非法獲利逾5億
“天天11點半統一推同一只股票,而且會說下午1點一定會漲,下午一看果然漲了。3點收市了,還會統一推薦一只股票,第二天早上就肯定會漲。作為證監會專業的監管干部,我們都覺得十分神奇,哪里來的這樣的大神。”就吳承澤一案,證監會稽查執法人員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如是示意。
證監會經過進一步的調查,發現這些“肯定會漲”的股票其實是“盤后票”。“盤后票”又稱“搶帽子”,即指幕后黑手提前大量買入股票建倉,后通過對該股票進行公開猜測、評價的方式,誘騙投資者跟風買入,等到股價被拉高后,借機反向交易獲利,導致其他投資者蒙受損失。
證監會調查發現,吳承澤團伙先后搭建了7個境外網站,這些網站在平時顯示為黑屏,在股市收盤后,吳承澤團伙會隨機選用其中的網站發布“盤后票”股票代碼,并且股票代碼“閱后即焚”,在網頁上僅顯示短短的幾分鐘。
浙江金華警方人士在接受央視采訪時透露,由于信息發布在境外,一度給警方造成很大的障礙,但警方在通過多種數據的疊加、分析,包括資金鏈的穿透等,幕后黑手最終指向了吳承澤。
吳承澤發布的“盤后票”,主要集中于市場上成交低迷的小盤股,“盤后票”信息一經發布,總是能應驗漲停。吳承澤為了擴大影響力,還讓自己的朋友經營了幾家投資顧問公司,專門成立薦股團隊,通過社交平臺招攬粉絲,效仿電信詐騙,精心打造黑色違法鏈條。
據《證券日報》報道稱,在成立初期,吳承澤團伙主要是想利用資金優勢操縱市場。判決書顯示,2017年1月份至6月份期間,吳承澤、馬允飛等人經事先合謀,控制運用多個賬戶,以李俊等人提供的資金及配資,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指揮操盤手,采用連續買賣、對倒交易等方式交易7只股票,影響股票價量,獲利2.64億元。
伴著搶帽子操縱越來越順利,吳承澤團伙逐漸習慣了靠這種方式“躺贏”。不過,盡管影響力越來越大,狡猾的吳承澤并沒有“竭澤而漁”。

有關部門調查發現,在2016年10月份至2019年3月20日的595個交易日期間,吳承澤總共發布了1100多次“盤后票”,但是他和同伙搶帽子只搶了465次。頗為審慎的吳承澤,通常每次獲利幾個點便走。兩年多工夫,以此非法獲利2.7億元。加上利用資金操縱獲利,吳承澤團伙合計非法獲利逾5億元。
不服一審訊決已上訴
據《第一財經》等媒體報道,吳承澤出生于1977年,陜西西安人。2003年他曾因盜竊被捕。2009年因涉嫌“搶帽子”操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后潛逃境外。
2016年初,因父親病危,吳承澤回國自首,此后因操縱證券市場罪,被南京中院判處罰金2760萬元。2018年證監會啟動一項有關“問題賬戶”的調查時,吳承澤接到監管部門電話后再度潛逃境外。
浙江金華辦案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2019年3月,吳承澤回國,自深圳入境后行蹤就始終被公安部門把握。2019年3月20日,金華市公安局組織192名警力,會同證監會稽查人員69人,分赴成都、西安、南京、重慶、深圳、河南上蔡、廣東汕頭、江蘇宿遷等八地,對5處疑似操盤窩點、3處黑嘴窩點及18名預抓捕對象開展聯合收網行動。當天上午,18名預抓捕對象到案17名。
2021年8月,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訊決,吳承澤犯操縱證券市場罪,一審訊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6000萬元;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800萬元;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處罰金人民幣7903萬元。
此外,吳承澤團伙中的另一位重要分子馬允飛因犯操縱證券市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萬元。團伙中另有6人被判有期徒刑實刑,另有7人被判有期徒刑緩刑。
吳承澤案,被稱為操縱市場及其衍生違法犯罪類案中獲刑最高的一起案件。不過,一位知悉案情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金華中院作出一審訊決后,吳承澤不服,已提起上訴。這意味著吳承澤的刑期仍有肯定幾率發生改變。
近年來,有關部門對操縱市場犯罪的打擊懲戒力度持續加強,證券市場違法犯罪成本不斷提高。
證監會網站9月16日披露,為落實中辦、國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部署,證監會已牽頭成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并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強化大要案懲治,繼承聚焦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行政與刑事執法司法合作,加快構建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互銜接、互相支持的立體追責體系,進一步推動形成“零容忍”的強盛震懾。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