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付率為0.98%,環比下降0.02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6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86.6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1個百分點。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4萬億元,同比多增469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7萬億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
一、存款預備金是為了預防擠兌風險嗎?
優質答案1:
單刀直入的答案給你:
是,但還不僅是這一個目的!
【釋義】存款預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預備的在中心銀行的存款,中心銀行要求的存款預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預備金率(deposit-reservation)。
解釋下:定義中提到的目的有2個,保證客戶提取現金,和資金清算。客戶提取現金很好理解,銀行存取自由嘛,當然得留點錢準備給客戶取款而不能全部放貸出去;
資金清算,是指別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受理了從本行付出的錢之后來找你要錢,那你當然也得給。這個辦理過程在銀行內部習慣都叫做“人行交換”,即天天至少一次由指定人員拿著“找別家行要錢的單據”去人行提交清算,同時清算并帶回“別人找本行要錢”的單據。
為什么要設置存款預備金
【解釋】如果在存款預備金10%的制度下,存入100元本金,銀行理論上可以放出90元的貸款,而這90元的貸款發放到社會之后后如再存入銀行,銀行又可放出81元的貸款……股,理論上,每一筆100的“原始”存款可能派生出近1000元的資金(如果不考慮存貸比的話),這1000元有大約900元存在銀行,100元作為備付金存放于央行,這時分的局面是:
只受理了100元的“原始本金”,卻有約900元的存款有面臨隨時需要支付的可能。
存款預備金起什么作用當備付金以國家的宏觀角度集中治理之后,這個“資金池”就會顯得總量很大了。站在這個層面,備付金有如下職能:第一,緩沖職能。通過設立存款預備金制度,有助于在流淌資產狀況發生變 動時穩定隔夜利率;第二,流淌資產治理職能。為中心銀行提供了預備金需求的一個來源,從而可以補償通過自發性因素產生的流淌性資產供應;第三,貨幣控制職能。可以被作為一種控制貨幣總量的手段;第四,收入或稅收職能。可以被認為是中心銀行收入的一個來源。

打個比方:各項經濟數據顯示,市場比較缺錢的時分,央行便可能作為“升高多少個點存款預備金”的決定,這樣,專業銀行可以運用、可以放貸的錢就變多了,從而流向市場……同樣,加大存款預備金比例,則可以減少社會的資金總量。
不過,存款預備金只是調控社會經濟的手段之一,其他還有“利率”、“債券”、“回購”等等,可以在專家團隊的分析之后,作出最為合適的運用選項。
經濟是個巨大的復雜體,也許正因于此,才會在多黨制國家常常出現“為理論為看法爭吵不休”以至“大打出手”的奇觀。
優質答案2:
是的,實行存款預備金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商業銀行在碰到忽然大量提取銀行存款時,能有相稱足夠的清償能力,但是現在存款預備金的功能可不止于此。
目前,存款預備金已成為中心銀行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是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央行通過上調或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預備金率以保持金融體系流淌性合理富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過度增長,為供應側結構性改革營造相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升準”or“降準”
當經濟過熱時,央行通過提高存款預備金率往返收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錢回到銀行,市面上的錢就少了,比如2008年的多次升準。
然而,當央行降準的時分,銀行上繳的錢就少了,有多余的錢拿去放貸,市面上的資金也就多了,每次降準,可以釋放萬億的增量資金。
“存款預備金”是典型的規模可測、可控資金,只要 “機構專業”,“規模合理”,“科學運營”,就會施展既能控制“ 熱錢”、“準熱錢”,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獨特作用。
如今,存款預備金在市場上施展著它獨特的作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