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弱勢群體,銀行不可能隨心所欲,所以我們要理性看待。假如你的存款超過50萬,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放心大膽的買房了。因為在國家嚴格調控下,房價很難出現大漲,未來5年,你的存款越多,買房越輕易。當然,這里的存款指的是活期存款,也就是定期存款。
建設銀行行長說銀行在社會地位上處于弱勢群體,真的是這樣嗎?
當銀行處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中時,它們僅針對兩種類型的人:一種是可以向銀行提供評估指標的機構或人。另一個是當銀行做錯事時可以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利的公司。還是人除了這兩個類別,銀行絕對是一個強盛的群體。實際上,認為自己很虛弱是一種好態度。我們每個人都應當考慮自己,以便我們能謙卑地對待我們的合作同伴并負責任地對待自己的事情。人類是一種社會動物。團結與合作是人類發展的問題。通過推動和升高他人來維持自己在社會社會中的生存是困難的。
1.當面對可以向銀行提供評估指標的機構或個人時,銀行的態度十分十分好。假如您僅在銀行存款,那么銀行十分好而且十分薄弱。當他需要向銀行貸款時,他變了臉。當一家銀行開展業務并產生比其他業務更多的利潤時,它就是弱者。當他面對繁瑣且無法賺錢的生意時,他的態度很差。但是,當您面對一家中心公司或上市公司并且您的商業安全性相對較高時,您的態度就會很好。當面對私營或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時,他們感到風險相對較高,并且態度較差。在這個時分,信息是十分主導和強盛的。
2.銀行里有許多員工。假如培訓不到位,他們常常會犯這么小的錯誤,給客戶帶來肯定的損失。假如客戶不了解監管要求或不明白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則銀行也可以運用內部流程來指責擁堵并設法掙脫自身的錯誤。因此,在個人和小型客戶以及微型企業面前,常常運用的一些詞語是:“我們的內部流程就是這樣,假如您不提供,您就不會這樣做。” “這不是我們的責任,必須通知相關部門。” “那名雇員是他的個人行為,與我們的銀行無關。”
3.銀行是一種特別的公司,國家實際上給予了一些特別的保護和法律保護。這確定了銀行的內部心態也在遭受苦難,無法糾正其自身的商業服務心態。此外,過去,銀行都是國家所有的。盡管它們已經是混合所有制的公司,但是這種思維轉變仍需要一段工夫。
建設銀行行長說銀行在社會地位上處于弱勢群體,你怎么看?
幾年前我參加了一場國有大行二級支行行長安排的飯局。
我是讓一下屬公司的業務老總拉過去的,因為請客的行長之前也算熟悉,礙于情面只好去了。
一進酒店就有點后悔,做東的參加人有十個,我們這邊才三個人,正常拼酒鐵定躺著出去。
好在公司賬上有點錢,銀行有求于人,我不喝他們也不好強求,來人敬酒我一半一半的喝也混過去了。
業務老總是軍人出身,好喝能喝,場上段子亂飛,酒到杯干,氣氛熱烈。他也看人,小兵來敬就小杯意思一下,行長來了就換大杯,喝差不了就開始盯著行長一對一的干,那行長是南方人,酒量一般,那頂得住二兩一壺的炸呀,喝到后來有點罩不住了。
能喝酒的這時總要表現點優越感,不斷拿話擠兌,什么正處級看不起人啦,喝酒不給面子啦之類,行長招架不住,眼看就要溜桌。
他那些下屬想擋酒也不行,只好向我使眼色求助,后來說打牌吧才算解圍。
經歷了不少酒場,像這樣以一對十,反客為主,把主人喝成這樣的實不多見。
上廁所時行長向我示意感謝,并大吐苦水:現在銀行是完全市場化了,競爭激烈,行長不好干,是弱勢群體之類。
我笑笑沒說什么,這位行長之前打過交道,有一次去他辦公室辦事,遇到一位小姑娘在哭求,大意是她們公司之前有一筆貸款到期了,說好只要還上舊債就可續新的,公司資金緊張,為了能續上,就臨時借高利貸還上了借款,滿心希望再借錢了,結果銀行拿了錢就翻臉不貸了。小姑娘說現在市場不太好,沒了這筆錢可能會倒閉,行長之前允許續貸,希望不要反悔。行長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說什么發審會的決定,他也沒方法。
其實我明白這都是借口。銀行就是這樣,最喜歡有錢還貸款的公司,最不喜歡沒錢想貸款的公司。說銀行是弱勢群體,這得看對誰,你越有錢,它越弱勢;你越沒錢,它越強勢,就這么事實。
為什么許多創業者都喜歡風投,以至稱投資人為天使,寧可失去控制權也要融資?因為他們明白自己從銀行借不到錢。口號上都說要支持創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可實際上呢?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
近些年中小企業的生活越來越困難,與銀行等金融行業把大量資源向大型國企集中有關。需要錢的你不借,不需要的你玩命給,還說自己是弱勢群體。
補充:
我明白許多業內人士會說:小公司風險大,銀行不是辦慈善,行長有使命,壓力大之類。
這都是現實,但畫風不對呀,臺上你們不是這么說的
這個問題要辯證的來看:
1.從建行員工的角度來講。是的,銀行基層營業網點的員工,客服的員工都是弱勢群體。因為是服務行業,天天面對的客戶形形色色,因為監管要求(反洗錢等)、行內操作風險防控需要(死扣實名制要求等)、網點營銷需要(為了實現指標,存在違背專業精神和客觀公正精神的現象)、客戶自身狀態(憤怒、恍惚等)等原因,在業務辦理中產生矛盾后,基層員工要面對不對等的對待,要為客戶的專業水平差、自身素質不高、銀行上級的指標壓力等造成的客戶矛盾進行買單,收夾板氣。同時,因為監管要求和我國司法導向的規定,銀行和個人客戶間的矛盾,都基于個人客戶為弱勢群體的角度進行評判。所以說建行行長說銀行是弱勢群體。
2.從利益的角度來講。不是,銀行在我國是受到國家政策嚴格保護的,沒有外國金融機構沖擊和競爭。面對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經濟紅利,可以說是行業壟斷,躺著掙錢。個人客戶都是按照監管要求下,各家銀行制定的 游戲 規則進行投資理財,接觸不到真正的資本市場,只能在可選的范圍內進行挑選,沒有完全的知情權和自主權。所以個人客戶在利益方面和信息方面是被銀行把控的,銀行在利益角度并不是弱勢群體。
混蛋的沒法再混蛋的說辭了,銀行是國家的,它要是弱勢群體,那這個 社會 上還有強勢群體嗎?店大欺客的事,你建設銀行可是天天都在演出呢!依仗是國家的大銀行,違法違規的事你們可沒有少干,也沒有看到你建設銀行有幾個敗訴的案例,天天都在欺負顧客的單位,還在大喊我是弱勢群體,簡直就是笑話,黑白顛倒。
我覺得這位行長講的有肯定道理。銀行工作人員天天工作環境極度惡劣冬暖夏涼,整日不見太陽,長期坐著辦公對身材十分不好還要忍受不良儲戶的惡意刁難,現如今經濟形式又不好還要下戶去辦業務。不過用弱勢群體來形容似乎不是很適合,公務員,公安,教師,律師,醫生等都可以說自己是弱勢群體。那我不禁要問我一個出租車司機算什么。一個高大上的職業嗎。我笑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笑了。
聽聽鳥叫吧!我上午剛去建行用定期存單取出利息,明明2017年存的一年定期存單,到現在應當是兩年利息,可是只給按一年利息,說是電腦自動算的,他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能是我的存單上沒有自動轉存吧,還真沒有,我記得當時我特殊訂嚀了營業員他說電腦里有,存單上不用打了,可是現在說不清了。在新存單上可又訂嚀要打上自動轉存,他允許了,可是?來一看,又沒有打上,過幾年我又找不到依據了,不本來想與他們講清晰,但一想年紀大了,息事寧人,少生點氣吧。
商業銀行在 社會 上正逐漸變為弱勢群體是不爭的現實,作者作為資深銀行工作人員,也可以說是親身見證了這種改變,當然這是 社會 進步必然會帶來的!
遠的不說,2013年作者剛上班的時分,雖然實習期工資很少、績效也沒有,但恰好趕上了中秋和過年,光過節禮物就讓作者大開眼界。因為過節前半個月,銀行的貸款客戶就會陸續來給銀行送過節福利,他們會先打電話過來詢問支行一共有多少員工,按人頭預備禮品,雖然行長也會極力拒絕,但是架不住貸款客戶量大,最終大家還是會收成20來份過節禮品,一般都要用車拉好幾次才行。
但是伴著監管部門進一步的嚴格要求,同時銀行與客戶之間角色的逐漸轉變,過節不再是銀行收取客戶的禮品,而是銀行預備好禮品一家家的去貸款客戶那里進行走訪,有時分還得不到他們的笑容相迎,作者當時作為零售客戶經理也親身感受過那種尷尬,但是沒方法,誰讓銀行現在是弱勢群體呢?
當然,銀行的弱勢地位還體現在許多方面,例如柜面接待的客戶一旦進行投訴,不管柜員有沒有理,都必須向客戶主動道歉以及承認錯誤,客戶即便諒解也會受到行內的經濟處罰,客戶若不諒解柜員以至會十分的麻煩。若你家里有干銀行柜員的女性親屬,試問她們哪個沒有過幾次偷偷抹眼淚的情景,心里的委屈又能向誰訴說?
送他兩個字,放屁

銀行行長能說出這樣的話,我覺得就是為博眼球的。假如說日進斗金的銀行是弱勢群體,那農村老百姓是什么群體?農夫工又是什么群體呢?
銀行就是一個躺著賺錢的行業,日不曬雨不淋的,天天都是在坐在辦公室,吹著空調,玩電腦,玩手機這樣的職業還叫弱勢群體嗎?以低利息攬儲存款,然后以高利息放貸出去,這種不出一點汗水,從中就吃了不少差價,這樣的錢賺的多輕松,還說弱勢群體相信大家都不允許。
銀行行長能說出這樣的話,你給農村的人怎么評價呢?農村人賺點錢才真不輕易,天天背朝天面朝地,日曬雨淋,辛勞一年賺個幾千元只能維持生計。還有就是那些農夫工,工作在最前線,最辛勞的人,這些人賺的每一分錢都是用血汗換來的!這些人的錢確實來之不易,跟銀行來的錢是沒有可比性,簡直不在一個層次,銀行行長說這話還有臉面嗎?
可以證實銀行并非是建設銀行行長口中的弱勢群體的是,“離柜概不負責”,這種明顯就是霸王條款。如果老百姓從銀行去取錢,如果銀行給儲戶多拿幾百元,之后都會聯系儲戶要求歸還。反之如果銀行少給儲戶幾百元,而儲戶沒有方面點清錢,離開柜臺之后,銀行是不認賬的,也不會付責任的,這就是銀行的霸王條款,從這個條款看出儲戶才是真正的弱勢群體。
再有一點就是儲戶去銀行存錢,而銀行為了自己更大的利益,或者為了造成考核使命,把儲戶當中傻子來用。忽悠儲戶去購買一些理財產品,去購買一些保險公司的保單業務。等儲戶發現問題之后去找銀行,銀行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把自己憋的清清晰楚,這些問題找其他金融機構,找銀行是沒用的!這就是銀行做大爺的規定,又怎么是弱勢群體呢?
總之銀行是穩賺不賠,而且是暴利行業,銀行平均天天都是凈利潤以億元為單位的,這種利潤還說是弱勢群體特殊的無語,相信大家都不允許的。
銀行是弱勢群體???高高在上,霸氣無比,多少霸王條款……說銀行是弱勢群體真讓人無語發笑……
我有點兒臉紅了,心里五味雜陳,一個闊佬,在街邊擺了一個要飯攤兒,嘴里說給點兒錢吧,見沒有人的時分,從屁股兜里掏出一沓錢,說看老子有的是錢,老子只不過是裝可憐,想多弄點兒而已。這是什么污七八糟的 社會 ?
銀行真的是“弱勢群體”嗎?
這是一個事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行行長張建國4日下午在發言時說到“銀行是弱勢群體”時,引得包括總理在內的人員哄堂大笑。難道銀行真的是弱勢群體么?
從傳統認知以利潤論權力的角度來看,銀行顯然不是。去年銀監會發布數據顯示,商業銀行凈利潤超過萬億大關。從數據上來看,銀行不僅不是弱勢群體,而且還是相稱強勢的一個巨頭企業。那么為什么銀行行長會說自己是弱勢群體么?
自余額寶的橫空出現,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在大陸各地綻放開來。一工夫互聯網金融、P2P、眾籌等模式成為投資者追捧的對象。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不僅蠶食了以銀行為首的傳統金融企業的利益,同時也給銀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伴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在移動支付端的使用,越來越多的人倒向客戶體驗度更好的互聯網金融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底,以余額寶為首的寶寶類貨幣基金總數量達165只,總規模達19623.22億份,凈值達19642.20億元。這一快速的增長趨勢,對于銀行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
蠶食銀行的不僅僅有余額寶,還有P2P。P2P的出現可以說是對我國傳統金融領域的有效補充,同樣也搶占了銀行未來的客戶資源。伴著國家經濟從投資和出口拉動增長到生產拉動增長的轉變,金融市場也將從地產等重資產為中央轉化為以加工類企業為中央的轉變。這就意味著現有的銀行固定思維無法持續下去,為順應國情的發展以及市場的變動,他們的服務重心不得不進行轉移。但P2P的出現卻給銀行轉型帶來了肯定的困難,以阿里小貸、錢多多、銀湖網為首的P2P企業已經提前在該領域實現相應的布局,與此同時也設立了一套不可復制的金融體系,這就意味著銀行在該方面未戰先輸的局面。
銀行是弱勢群體 是什么梗
“銀行是弱勢群體”并非新鮮提法,但卻始終較難被接受。因為在多數人看來,擁有雄厚資產且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銀行真實與“弱勢群體”畫不上等號。
當前銀行碰到巨大挑戰——存款者要求高收益,但這會間接推高全社會融資成本;需要資金的則批評貸款難、貸款貴。多重壓力之下,銀行也成了“弱勢群體”。
伴著金融改革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銀行金融機構不得不面對貸款增速回穩、存貸利差收窄、社會融資方式轉變、不良貸款反彈等多重挑戰。
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會伴生三個問題:
① 一是銀行存款成本上升,進而推動全社會融資成本上升或居高不下;
② 二是銀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
③ 三是風險偏好變化與信用風險爆發的幾率增加。
為了保證利率市場化改革順利進行以及更好地保護銀行業自身發展:
① 首先應加快設立存款保險制度,防范系統性風險。
② 其次,強化融資主體自我約束,增強利率敏感性。要強化國有企業預算約束,增強利率敏感性。要弘揚契約精神,營造誠信環境,強化民營企業信用約束和社會責任,對惡意逃債、賴債行為加強法律制裁。要強化居民風險意識,使其熟悉到追求高收益必須承擔相應的高風險。
③ 再次,提高商業銀行風險定價能力,創新利率風險對沖工具。
采納哦謝謝
為什么說銀行是弱勢群體
銀行不是弱勢群體,銀行這樣說只是想表達國有大型銀行壓力很大,許多問題自身難以解決。
銀行之所以說自己是弱勢群體,有三點原因:
1.伴著互聯網企業開始玩起金融,銀行業內憂外患不斷。
2.中國的銀行缺乏獨立性,各方面行動都受制于行政束縛,很難做出合適自己的市場化調整和做出見風使舵的市場決策,只要央行一紙命令下來,捂著荷包不想給人貸款都不行!
3.民眾一邊倒呼吁讓銀行降薪銀行成為眾矢之的。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